低質量的勤奮,比懶惰更可怕

一線城市的白領,月薪兩萬,單身3年。身邊人都結婚生子了,他卻始終不敢將結婚計劃提上日程。

我問他為什麼時,他回答說:

“在一線城市,2w的薪水算不上很多。然而這個年紀的人要談婚論嫁,沒車沒房沒存款,拿什麼作為說愛你的底氣啊?”

“婚前是一個人,婚後要承擔兩個家庭。逢年過節,生兒育女,孝敬長輩,家庭開銷……哪一樣不要花錢。”

“就算當下過得不錯,也不代表將來可以穩步增長,畢竟社會競爭如此激烈,上司難對付,我隨時有被淘汰的風險。”

因為出於生活成本的考慮,很多人活得小心翼翼:不敢輕易分手,不敢輕易換工作,不敢輕易花錢……

而讓他如此焦慮的關鍵,是他已經數年收入沒變化了。從他身上,我深刻地領悟到一個道理:

只有不停止成長,才能真正解決焦慮。

低質量的勤奮,比懶惰更可怕


01 低質量的勤奮,比懶惰更可怕

很多職場人是很勤奮的,別人朝九晚五,他們朝九晚九。

總是第一個到公司,最後一個離開公司,但是你再細細觀察,你會發現:

每天早上卡點上班,磨磨蹭蹭到快中午了才進入工作狀態。

工作時動不動刷下手機,事情等到不能再拖了,便開始毫無頭緒地處理工作。

結果一不小心就加班到了深夜,一不小心就成了最後一個打卡下班的人。

看似很努力,但是長期以往,不去思考總結,不去學習提升,也就鮮有突破成長,變成“職場老油條”。

看著年輕的新人,輕而易舉地取得好成績,不免開始發慌。

我想起了那句“低質量的勤奮,比懶惰更可怕”。

低質量的勤奮,比懶惰更可怕


02 與其不停抱怨,不如尋求改變

當我這個朋友,和我抱怨社會浮躁,抱怨競爭殘酷,甚至恐懼結婚時,

其實我的想法是:與其花時間抱怨,浪費時間憤怒,還不如去尋求改變,去給自己創造新的機會來得實在。

我向他提起我早年遇見的一個同事:認識她時,對方還是個初出茅廬的小姑娘。那年她在一個英語培訓中心當前臺。時隔5年再見到她,竟然一躍成為企業中層。

有一次約她吃飯,她和我娓娓道來這五年:

一開始因為學歷不高,又沒什麼技能,一個小小前臺根本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

有一次公司人事和員工面談職業發展規劃,她說自己的目標是想成為公司的課程總監。

這件事後來不知怎麼地被同部門的人知道了,大家開始當面調侃她,明嘲暗諷她不自量力。

但她沒有花心思在抱怨同事和環境上,而是選擇了開始制定自己的成長計劃。

首先是報名學習,通過技能的學習,實現轉崗;再繼續深耕,憑藉著優秀的綜合實力,突破自己的職業瓶頸;持續努力,自我迭代,一步步獲得升職、加薪、外派……

現在她的事業成績,令很多人望塵莫及。


低質量的勤奮,比懶惰更可怕


她說:

當有人嫌棄你一無所有時,你要做的不是費力討好,而是用實力證明自己;

當有人看輕你,你要做的不是和他爭辯,而是埋頭提升自己;

當有人蔑視你,你要做的更不是去憤恨去咒罵,而是將精力花在讓自己精進上。

人這一生,暫時的不成功一點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甘於永遠如此。

03 生活不易,好好努力

我們都曾有過兜裡沒錢,身邊沒人的黯淡時光,我們都有哪怕“月薪上萬,仍不敢結婚”的迷茫……

但越是明白生活不易,就越是要拼命好好活下去。

不要把精力消耗在沒有意義的抱怨、憤怒等負能量上,而是要去找方法,求改變。去學習,去超越自我……

星雲大師就說過一句話:

“在等待的日子裡,刻苦學習,謙卑做人,養得深根,日後才能枝葉茂盛。”

你要相信,熬過了這一段暗無天日的時光,你總會迎來柳暗花明。

總之,當才華配不上野心,就該靜下來學習。

比如提升學歷就是一個好選擇。 畢竟,學歷永遠是一個人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低質量的勤奮,比懶惰更可怕


而現在擁有一個好學歷,你可以:

①升職加薪,高學歷待遇好,升職快。

② 評職稱,高學歷所需工作年限比低學歷縮短4倍。

③城市落戶,高學歷成為許多城市落戶的指標。

④ 考研,無學歷沒有資格參加考研。

⑤ 考公務員,高學歷選擇的職位更多。

⑥ 考資格證,無學歷選擇行業少,高學歷選擇行業多。

除此之外,更希望你不管是多少歲,在什麼年紀,你都可以努力,成為一個自己喜歡的那種人。

是的,這個社會更喜歡努力的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