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畫家評畫:遠觀一朵花,近看一個疤;原來是幅畫,哎呀我的媽

民國時期大師輩出,他們成就斐然,受人敬仰,而私下裡,各自也是十分的有趣。

吳敬恆作為民國時期的教育家和畫家,在評年輕畫家的畫作時,卻十分幽默。

當時,有一位從歐美留學回來的畫家,想要開畫展,很是仰慕吳敬恆,特意拿了一幅得意之作請他點評,不料吳敬恆卻題詩一首:遠觀一朵花,近看一個疤;原來是幅畫,哎呀我的媽!

民國畫家評畫:遠觀一朵花,近看一個疤;原來是幅畫,哎呀我的媽

一、有趣的點評

吳敬恆的一生十分傳奇。

他出身貧寒卻立志苦讀,一生為國卻不願任官職,最後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授予“世界文化學術偉人”的稱號。

一生之中,吳敬恆有無數次可以任官職的機會,卻被他一一回絕了。因為他認為自己長得醜,又愛笑,平日裡衣著簡樸,不適合出席隆重的場合。

此外,吳敬恆學富五車,事業有成,卻有一個不識字的妻子。為此,他在很長的時間裡,倡導國語注音和國語活動。

民國畫家評畫:遠觀一朵花,近看一個疤;原來是幅畫,哎呀我的媽

他之所以這樣熱衷,是因為他的工作需要常年在外,只能和妻子借書信互傳相思。為了能夠和不認字的妻子寫信,他發明了一種便於辨認的“豆芽菜”文字,也就是注音符號。

這種符號,至今在海外華僑之間很流行。

吳敬恆也是繪畫界的泰斗級人物,他還因為畫,發生了一件趣事。

民國畫家評畫:遠觀一朵花,近看一個疤;原來是幅畫,哎呀我的媽

當時,有一個從歐美留學歸來的美術生,打算辦一個個人畫展。因為他很是仰慕吳敬恆,便從自己的畫作中,精挑細選出一幅最得意的,去拜訪吳敬恆,想讓他幫忙題詞。

不料吳敬恆對西方的抽象畫不是很瞭解,看來看去也看不出什麼名堂。於是,他就賦打油詩一首:遠觀一朵花,近看一個疤。原來是幅畫,哎呀我的媽!

二、不畏權貴,謙虛幽默

除此之外,吳敬恆還有一件趣事。

在孔廟的下馬碑前,讀書人是必須下馬下驕,以示尊重的。然而,滿族官僚、江蘇學政溥良,坐著驕子路過孔廟,十分傲慢,不願下來。

民國畫家評畫:遠觀一朵花,近看一個疤;原來是幅畫,哎呀我的媽

這一幕剛好被吳敬恆看見了,他十分氣憤。於是,他撿起小磚石子,就胡亂向驕子裡面砸去,把溥良的帽子都砸歪了,十分狼狽。

溥良惱羞成怒,就命下人把吳敬恆抓了起來,送到南菁書院審問。因為院長黃玄同很是欣賞吳敬恆的尊孔精神,便只是羈押了他三天。

聽說吳敬恆處罰如此輕,溥良十分不爽,但是他又怕鬧大了,對自己的名聲不好,便也只是囑咐幾句嚴加管教後作罷。

民國畫家評畫:遠觀一朵花,近看一個疤;原來是幅畫,哎呀我的媽

不過這件事之後,人們背地裡都叫吳敬恆“吳瘋子”。

吳敬恆很小就開始學習大篆,是當時首屈一指的篆體大家,但是每次說起這事,他都特別謙虛。

他考中科舉後,親人朋友都來祝賀他,對他的才華讚歎不已。

但是他卻說,實際上中舉是自己騙來的,因為他考試的時候,寫的文章特別短,而且都是用大篆體去寫的,因為考官看不懂字,只覺得字寫得還不錯,就給他錄取了。

民國畫家評畫:遠觀一朵花,近看一個疤;原來是幅畫,哎呀我的媽

三、家世貧寒,苦學成材

吳敬恆出生於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在他六歲時,母親便因病去世,與人照顧。外祖母見他可憐,就帶在身邊扶養。

雖然家中十分困難,但是外祖母深知讀書的重要性,所以一直堅持供吳敬恆上學。

吳敬恆從小就天資聰穎,又勤奮好學,有著常人沒有的堅毅。平時讀書,總是穿著破破爛爛的衣服,時不時就得餓肚子,然而,他從未放棄過。

民國畫家評畫:遠觀一朵花,近看一個疤;原來是幅畫,哎呀我的媽

十八歲時,吳敬恆終於憑藉自己的能力,得到了一份老師的工作。因為穿得太破爛不好意思上臺講課,還是祖母典當外衣給他買了一件新衣服。

之後,吳敬恆一邊上課,一邊自學,最後考中了秀才,得到在江陰南菁書院學習的資格。

因為拜見書院山長黃以周時,看到院長的桌上刻有“實事求是,莫作調人”八個大字,內心很受觸動,後來一生就不曾忘記這八字的啟示。

民國畫家評畫:遠觀一朵花,近看一個疤;原來是幅畫,哎呀我的媽

隨後的時光裡,吳敬恆從沒停止過學習,後來慢慢接觸到維新革命思想,從而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他是一個堅定的無政府主義者,一生淡漠名利,簡衣疏食,最珍貴的東西就是自己兩萬多冊的藏書。

吳敬恆憑藉著巨大的成就和獨特的人格魅力,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100個文化名人”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