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一道菜在你孩時是特別有意義的?

Madge


說起來都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我們國家還是各種票證時代,我的家鄉阿爾山在大興安嶺的高山密林裡,各類衣食住行的物資更是極度匱乏,記得每人每月一斤大米,蔬菜基本上就是土豆白菜加海帶,一年到頭也吃不上幾頓白米飯,記得有一年夏天的傍晚,媽媽告訴我晚飯是大米飯,茄子燉土豆,哪個興奮開心啊,跑到院子裡堆放的,用來燒火做飯的木頭堆上撒歡,上上下下不知道跑了多少次,至今記憶猶新,永生難忘。

估計只是白米飯,少年的我也不會興奮到那個程度,還是那個菜土豆燉茄子,最吸引我,東北地區有句俗語“土豆燉茄子、撐死你家老爺子”,由此可見,東北人對土豆燉茄子的喜愛有多深,現代版的地三鮮,也是從土豆燉茄子演變而來吧,直到如今,我自己做過無數次土豆燉茄子,不斷的完善,總結經驗,有了一定水準,現在輪到我做給八十多歲的老媽吃,固執的老人家,也說我做的好吃,愜意的生活,不過如此。


曬紅茶之家


對我來說,特別有意義的,肯定是爺爺做的豬油炒飯了。

做法很簡單,味道很香,哪怕這麼多年過去了,每當回想起來的時候,鼻尖方式還能聞到那股豬油的香味。

可惜時光荏苒,歲月如梭,斯人已逝,徒呼奈何。

這麼多年,我一直在嘗試做豬油炒飯,卻一直找不回當初的味道。

有些東西過去,也就永遠過去了。

這兒分享我的做法。

用料

隔夜米飯(偏幹)

豬油 適量、鹽 適量

做法

1、冷鍋下豬油(鍋要乾的,不能有水);

2、待豬油融化後,加鹽;

3、待鹽融化之後,下米飯大火翻炒,一直炒到粒粒分開,帶微微的焦黃感即開出鍋。

備註: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加雞蛋、火腿、香腸、豌豆等等。


辛未十三郎


你好,我是老陳,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在我孩時特別有意義的一道菜就是鹹食。因為奶奶那時候守山,經常給我做鹹食吃,後來我上大學期間,奶奶腦梗,已經不是以前麻利健康的奶奶了,我也沒再吃到過奶奶做的鹹食。鹹食對我來說,特別有意義的原因如下:

1.鹹食作為簡單的一道菜,雖然不是大魚大肉,但是煎鹹食或者炸鹹食的時候,放很多油,90年代,自家的雞鵝下的蛋,大人捨不得吃,就給我們煎鹹食,奶奶爺爺他們吃不放雞蛋的鹹食,所以吃起來很香,長大後念念不忘的還是那時噴香的鹹食。

2.長大後,除了在家能吃飯草雞蛋和鵝蛋,在外工作的時間基本上都是洋雞蛋,所以即使自己煎或者炸鹹食,都出不來那個味道。而且做飯的過程,也不會再使用自家的花生油,基本上是成桶的油,沒有老家自己種花生,自己壓榨的花生油的香味,自然出不來小時候吃過的鹹食味。

3.慢慢長大就會發現,最想念的一道菜還是小時候家人做給自己吃的菜,那時的美味一輩子都沒有機會再重新複製。因為老人已經老了,自己也不是小時候的無憂無慮,註定回不去,更不會再有機會品嚐那時候的味道,更多的是思念記憶裡的味道,和那份濃厚的親情。

所以,鹹食這道菜在我孩時特別有意義,現在對我來說也特別有意義,那時奶奶的愛,是親人無私的奉獻,把最珍重的母雞下的蛋,都留給孩子的沉重的愛。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沂蒙老陳


豆角炒肉絲,這道菜在我記憶裡是很特別的。

還小的時候,夠不著灶臺,端了張凳子站上去學炒菜,做的就是豆角炒肉絲。我媽教我怎麼醃肉絲,告訴我放鹽、生抽和油去醃製一下,是為了更入味,味道更香。手把手教我怎麼撕掉豆角的老筋,吃起來口感更好,還要用淘米水去洗乾淨和浸泡一下,為的是去掉豆角表面殘留的農藥。怎麼剝蒜頭和切辣椒圈,做足所有的準備功夫才能真正開始炒。

炒菜是有先後步驟的,需要先將肉絲煸炒一下,肉絲變色就可以盛出備用。鍋裡再倒油煸香蒜蓉和辣椒圈,放入豆角去翻炒,炒至七八分熟才能放入肉絲,熟了之後再放入鹽和生抽調味。

炒好一道菜需要做足準備功夫,還需要掌握竅門,這跟做好其他事有著一樣的道理,這都是那天我媽教給我的。這世間最難忘的味道是媽媽的味道,最樸實的道理是母親教予我的道理。



籬笙誌


如果說記憶中有一道菜特別有意義,那就是香椿炒雞蛋。原先討厭它的味道,現在是越吃越愛。現在我家做香椿有很多種,比如香椿拌豆腐,油炸椿芽魚,還可以用香椿和大蒜做成拌麵調料,比如香椿蒜汁,今天我要教大家做的這道菜是香椿炒雞蛋,非常普通的一道家常菜,它的味道極其鮮美,雖說是很簡單的一道家常菜,但是很多人在炒這道菜的時候省略了一個最重要的步驟,因而吃多了對身體不好,甚至還會引發疾病,可惜很多人不懂。那就是香椿一定要焯水,椿中含有亞硝酸鹽,香椿老葉中含量更高,食用不當會中毒,試驗證明,香椿用沸水焯燙1分鐘,可去除2/3以上亞硝酸鹽,還不影響色澤。我第一次吃香椿炒蛋是我媽燒的,當時覺得味道非常特別臭不愛吃,後來有一次在一個農家樂吃到香椿炒蛋,後面感覺越吃越香,於是向飯館廚師請教了,原來焯水還能去掉一些氣味,所以這道菜讓我在兒時記憶深刻。



迷路粑粑


外婆牌青椒土豆絲,可能叫青椒土豆條更合適。

小時候爸媽外出工作,是外婆帶大的,90年的,我印象中我小時候我們哪裡物資還是不要富裕的,吃肉大概是一個星期1-2次,那時候有一道菜幾乎天天都有,就是青椒土豆條。

在這之前我沒有吃過酸辣土豆絲之類的,不知道土豆還能切那麼細的絲,也不知道土豆絲也可以脆脆的。

外婆切的土豆跟薯條差不多大小,用的是我自己種的甜椒,油是自家榨的豆油,除了加鹽還會加糖,土豆要炒到吃起來軟軟糯糯的,那湯汁我能泡一碗飯。

外婆去世後就再沒遲到過一樣味道的,我媽嘗試過,我自己也嘗試做過,都做不出來那個味道。也許那是外婆的味道~

所以,有時候一道菜不僅僅是一道菜,更是一段記憶,一個人,一份感情。想外婆了。


楊曉槑


蒸雞蛋,小時候特別愛吃外婆做的蒸雞蛋,咋做的我不知道,反正就覺得好吃,每次外婆做好都不吃,我就問外婆為啥不吃,外婆就說我不愛吃,那時候還以為外婆真的不愛吃現在知道是捨不得吃,還好我現在還有機會給外婆做飯吃


修善業


那時候,我是上的寄宿制學校,每兩週回家一次,每次回到家都會第一時間吃一碗泡麵,那時候泡麵真的很美味,主要是那裡面有兩個星期的媽媽的愛


一碗倒扣的星辰


小蔥拌豆腐,這是奶奶做給我吃的,而且不是很經常做,小時候很喜歡吃,覺得很神奇奶奶也沒有放什麼調料但就是好吃。現在奶奶不在了,很懷念那個味道。


YF譽方醫管


有非常大的意義。以前總是喜歡吃外面飯館的東西。現在長大自身投入到這個行業中學習到了很多東西。瞭解中國的飲食文化。努力提升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