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泗縣:當“羊倌”、做“塘主” 走出精彩脫貧路

剛吃完早飯,王九法和妻子就帶著工具出門了,兩個人一前一後,有說有笑的,在早春朝陽的映襯下,影射出一對長長的倒影。

“我現在是村裡的光伏電站管護員,俺家屬是村裡的保潔員,所以每天早上七點多就得準時出門幹活。家裡還養了30多隻羊,有一隻母羊快要產崽了,等下還得去羊圈看看,現在天天都不閒著。”王九法樂呵呵地向我們聊起自己的生活。


安徽泗縣:當“羊倌”、做“塘主” 走出精彩脫貧路


今年62歲的王九法家住黃圩鎮王宅村,妻子郭芹患有肢體殘疾,行動有些不便。他們原本有一個健康可愛的兒子,但是由於小時候的誤診,導致兒子的右腿不幸落下病根。三口之家,兩個人身體有殘疾,突如其來的災禍讓一家人陷入了絕望。

“原本活蹦亂跳的小孩突然就不能走路了,那幾年俺心裡又自責又難受,經常偷偷掉眼淚。可是三口人要吃飯,日子還得繼續過下去。”談起那幾年的日子,王九法不禁感慨萬千。因為妻子行動不便,到處都找不到活幹,全家人的生活重擔便全部壓在了王九法一個人的身上。王九法是一個不服輸的人,為了借錢給孩子治病,他跑遍整個王宅村。經過治療,兒子的病情得到有效緩解,漸漸也能走路了,但他也因此欠下不少的外債,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脫貧攻堅的號角吹響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攻堅戰,一家三口的生活也迎來了轉機。2014年,經過村裡民主評議,王九法一家成為了建檔立卡貧困戶,不僅享受到了低保,村裡還給妻子和兒子辦理了殘補,看病吃藥也基本不用再花錢了。隨著兒子病情逐漸穩定,王九法開始琢磨起致富的新路子。“剛開始成為貧困戶的時候,特別害怕大家在背後議論,畢竟這樣的身份還是讓我覺得挺難為情的。所以我就想一定得使勁幹,爭取早點把貧困的帽子摘掉。”王九法說。


安徽泗縣:當“羊倌”、做“塘主” 走出精彩脫貧路


2016年,在小額扶貧貸款的助力下,王九法購買了第一批羊羔,搞起了養殖。他把這些小羊羔當成自己的心肝寶貝,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小羊羔逐漸長成了大肥羊,並且不斷有羊羔出生。經過三年多的繁育,養殖規模已經由當初的幾隻擴大到了近40只,逐漸形成了規模。除了當“羊倌”,王九法還做起了“塘主”。

王九法家所在的王宅村郭場莊四組有一處六七畝的水塘,因為面積小,所以多年來一直“無人問津”。每天路過這裡,他都在心裡盤算著:自己平時沒什么事,不如把水塘“盤”下來,養一些魚,多多少少能掙點錢。於是他找到村委會,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正巧,村裡也急著給水塘找個“買主”。考慮王九法的家庭情況和魚塘的實際面積,村裡決定不收取他的承包費,改為給村民小組每人每年提供一斤魚的方式抵消租金,既盤活了村裡的水域資源,也讓村民得到實惠,實現了一舉多得。隨後,王九法又在魚塘裡餵了幾十只大白鵝,這樣一來,他的增收渠道再一次被拓寬了。

當上“羊倌”、做起“塘主”,特色種養殖的收入逐漸讓王九法有了脫貧的底氣。“養羊加上承包池塘一年能收入三萬多塊錢,低保、殘補、公益性崗位一年是八千多。現在兒子在附近的服裝廠上班,一個月能掙到兩千多塊錢,家裡還種了10多畝地。粗略地算一下,我們家一年下來純收入預計在五萬塊錢左右,早就夠脫貧的標準了。”在自家的羊圈外,王九法給我們算起了脫貧的細賬。

2017年,王九法成功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並獲評“脫貧攻堅示範戶”,曾經破敗的院子在兩口人精心打理下也掛上了“美麗庭院”的標識。一家三口人用勤勞的雙手,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脫貧致富道路。(姚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