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的三沙市為什麼不開發成像美國夏威夷那樣的旅遊勝地?

總有大v想害朕


這個問題挺有意思的。2011年,本人因為一個特殊的淵源,曾經乘坐軍艦去西沙群島採訪,後來才建成了三沙市。

首先西沙群島的海域海水質量非常非常的好,海洋的清潔程度,觀賞程度,沙灘的感覺,包括氣候,超過夏威夷。因為遠離大陸,有一種特殊的海島的味道。在西沙的深航島、永興島,曾經有一個說法,有一位潛水員在距離海平面以下20米的地方,可以藉助自然的光線看清一張解放軍報上的印刷字體,這說明海水的清潔程度非常之高。有的人在岸邊或者船上,也能看到海底搖曳的古代的瓷碗或沉船,以及遊動的海生物等等。

最近兩年三沙市建設之後,在海南西沙群島上修建機場,民用客機停泊已經不是問題,從海南到三沙的遊船也開通。三沙島嶼作為休閒島嶼,在資源質量上是絕沒有問題的。

最大的問題有兩個,第1個,三沙海域實際上,生態環境非常的脆弱,一旦有大量遊客的湧入,製造大量的生活垃圾,很可能會讓這一片琥珀一樣純淨的海域,變得不是那麼的乾淨。屆時難免會引起一些國際上的議論,也不好看。除了海島及周邊12公里的主張,其餘的海域屬於公海。另外,畢竟西沙在南沙是中國海域中最清潔的海水,是屬於未來,值得程序利用的戰略級資源。

另外一個撓頭的問題就是與南海諸國之間的關係。眾所周知,西沙群島在上世紀70年代還因為主權原因,中越兩國發生激戰。目前南海的很多島嶼容,佔據在外國手裡。而這些島嶼的主權應屬於我,只是因為歷史的原因導致今天的現狀。菲律賓等國家也有主權的聲索。加之背後有大國的背影,像美國,俄羅斯,印度,日本等等。使得這片海域變得非常的敏感,矛盾錯綜複雜,暫時不宜於進行像夏威夷那樣的開發。

南海海域實際上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大通道。有種說法,世界上70%的物資,都從這片海域經過。是鎖住日本國運的咽喉,因為日本高達百分之七八十的物資,都是從這個通道進行國際貿易運輸。因此中國作為一個日漸強大起來的準超級大國,在南海海域的一舉一動都受到世界各國的密切關注,也是可以理解的。

當然,也不排除隨著中國在南海佔點越來越多,堡壘越來越紮實啊。再加上中國經略南海,越來越有自信心,贏得越來越多的支持和理解,屆時將不排除拿出幾個島嶼,或某片海域,發展像夏威夷度假那樣的世界級高端度假項目。這樣也可以向世界各國宣示中國的主權存在。


老喬遊記


我是鬼行僧,我來嘗試回答一下題主的問題。


1、安全因素。現在的中國相對美國,海軍力量還相對捉襟見肘,三沙市距離海南島的航程距離還是相對較遠,且周邊海域均處於爭議區域,貿然發展旅遊可能導致遊客在面臨突發危機時,無法提供必要的救助。


2、時間因素。三沙建市僅僅數年時間,不可能要求其城市配套設施能夠快速到位。根據去年“曉說”節目在三沙拍攝的情況來看,目前三沙還處於城市建設的初級階段,其上除了滿足駐軍的日常所需,尚無力解決其它外來遊客所需。所以只有慢慢來,不可能和已經發展了上百年的夏威夷相比。


3、氣候因素。三沙市及周邊島礁,處於季風帶上。風季時,10級以上大風時常光顧,若參照馬爾代夫模式開發旅遊,投資商將面臨淡旺季明顯且維護成本高昂的局面;以至於最終的市場定價可能高於馬爾代夫。這種尷尬的局面導致三沙旅遊成規模發展受阻。


以上是我的一點個人觀點,歡迎拋磚。


鬼行僧


這個是軍事意義的地方 就好比美國的珍珠港


一股暖流在心中


小!政府,公共設施,海軍佔了大部分,可以搞旅遊,但是潛力不大,沒地方。


James6713


1.單島的面積小,夏威夷等面積大的多,能提供足夠的住宿和娛樂設施;2.實際控制島嶼的數量太少,零星幾個,不像麻袋有幾百上千的島嶼選擇;3.政治因素;4.周邊東南亞國家類似海島多如牛毛,且都可以在當地國家城鎮作為中轉或住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