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無聲處:小生的重頭戲《轅門射戟》(上)

於無聲處:小生的重頭戲《轅門射戟》(上)

小生的重頭戲《轅門射戟》(上)

 

 不知道為什麼,近來似乎很少聽到小生戲《轅門射戟》了,北京的包飛、上海的金喜全,似乎都沒有演出過這個戲,令我頗為懷念。

在傳統京劇的“三國戲”裡,以小生行當應工的兩個最主要的人物,是呂布和周瑜,後來北京軍區京劇團編了個新戲《白衣渡江》塑造了一個陸遜,也很成功。這三個人都是年青的軍事將領,其中呂布武藝高超,周瑜足智多謀,共同點都是心胸狹窄,剛愎自用,因此一個被殺,一個被氣死。

其實,在我看來,呂布還不如周瑜,雖然有本事,但是個狂妄、驕傲、有勇無謀的匹夫之輩,貪杯好色,膽小怕死,竟然兩次把自己需要的人認作乾爹。可是有時候他為了自己的利益,也擺一擺姿態,《轅門射戟》就是展示呂布心智和武藝的一個片斷,為了使袁術和劉備兩方和解,呂布把自己的武器—— 方天戟,插在軍營的門外,相隔一百五十步射出一箭,竟然中的,可見其身手不凡,虎牢關和轅門射戟大概是呂布最得意的事情了吧?

按說袁、劉交戰,並沒有涉及呂布,他為什麼要出來充當和事佬呢?這是因為呂布知道,如果袁術、紀靈打敗了暫居小沛的劉備,那麼,袁術就要集中進攻自己所駐紮的徐州了,徐州距離小沛是很近的,所以他為了保住自己的實力,就決定出來調解。

這個情節,取材於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第16回“呂奉先射戟轅門”,是一出小生唱工的重頭戲,是我崇拜的小生名宿葉盛蘭的常演劇目。深為遺憾的是,我沒有看過葉盛蘭和葉少蘭在舞臺上演出的這個劇目,我只在八十年代看過於萬增先生的這出戏,我過去經常聽的,是戲曲廣播節目裡播出的葉盛蘭的演唱錄音,還聽過廣播裡梅蘭芳青年時期反串小生唱的此劇錄音。

  葉盛蘭在富連成科班學藝時,就以嗓子好、扮相好、做戲真實,受到內外行的賞識。早年他與馬連良、言慧珠藝術家分別合作時,我沒有看過。我看他的戲最多的,是與杜近芳合作的“對兒戲”,除了享有盛譽的《白蛇傳》、《柳蔭記》外,還包括《蝴蝶杯》、《周仁獻嫂》、《呂布與貂蟬》、《桃花扇》、《佘賽花》等新編或改編戲,以及傳統的《碧玉簪》和《三堂會審》。


他們二人唯一不是扮演情侶的戲是《桃花村》。此外,葉盛蘭與李和曾合演的《臥薪嚐膽》,與袁世海合作的《九江口》,與李世霖、李金泉合作的《金田風雷》,與張君秋、杜近芳同臺的《西廂記》,和馬連良、譚富英、襲盛戎、袁世海聯袂的《赤壁之戰》及現代戲《白毛女》、《林海雪原》、《軻山紅日》都給人難忘的印象。他在舞臺塑造的最後一個人物,是在李少春的《滿江紅》中扮演的宋高宗趙構,可惜我沒有看過該戲的舞臺演出,當年只聽了廣播電臺對於此劇演出的劇場實況轉播。

我曾經讀過著名作家劉紹棠專述葉盛蘭的文章,非常贊同作家對於他的評價。葉盛蘭不僅生來扮相英武俊美,而且嗓音寬亮清甜,用內行的話說是“龍、虎、鳳”三音俱全。因此他在演唱中,不僅能夠吸取前輩小生名宿“龍鳳音”的神韻,而且還加上“龍虎音”的潤飾,形成了清剛、婉轉、豐腴、壯美的演唱風格,被推崇為葉派。《轅門射戟》也可視為葉派的一部代表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