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的九頭蟲——一個不合格的梟雄

導讀:每一個有實力的人都不會甘於寂寞,想要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同時也希望得到其他人的認可。不過這些人卻往往都會做出不一樣的選擇,畢竟世間大道三千,有光明坦途,也有崎嶇小路。

《西遊記》中的九頭蟲,則毫無疑問選擇了後者。他的所作所為,非常符合一位梟雄的潛質,但是與此同時他又是一個不太合格的梟雄。正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就像《三國演義》中的劉備那樣,既拿得起也放得下,但九頭蟲顯然沒有做到這一點。

《西遊記》中的九頭蟲——一個不合格的梟雄

他雖然懂得藉助別人的力量,可是卻不能正確地判斷局勢,儘管邁出了成為梟雄的第一步,卻無法在這條路上走到巔峰。或許在他的心裡更想讓自己成為一個英雄,然而他所做出的一系列行為,卻已經與此背道而馳。

從一開始他就選擇了一條不太光彩的道路,可後來卻又在極力挽回形象,不過到最後依然沒能掩蓋住自己的本性。這個妖怪的內心裡存在著兩種相互矛盾的思維,從而使其一直都在左右徘徊苦苦掙扎。

也正因如此,他既沒能成為亂世中的梟雄,也沒能做成受人敬仰的英雄。因為人這一生只能選擇一個方向,左顧右盼的徘徊,只會拖累前進的腳步,最後兩邊都是一場空。

九頭蟲——一個有實力、有野心的妖族青年

根據《西遊記》原著中的情節來看,九頭蟲的實力絕對不容小覷,不僅能夠和孫悟空大戰幾十回合不分勝負。而且還能在對方的眼皮子底下,將豬八戒生擒活捉。擁有這樣的戰鬥力,絕對能算得上是一號人物,註定不會平庸。

就像漢高祖劉邦在《大風歌》中所言:“大風起兮雲飛揚。”九頭蟲身懷如此強大的實力,當然不可能就這樣默默無聞的度過一生,他需要一個施展能力的平臺,讓人們看到自己的鋒芒。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這是每一個熱血青年都曾經歷過的狀態,此時他無疑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需要選擇未來的道路。然而這也正是體現本性的時刻,究竟是做英雄還是做梟雄,都在一念之間。

《西遊記》中的九頭蟲——一個不合格的梟雄

不過九頭蟲所選擇的顯然是一條梟雄之路,主動投靠了亂石山碧波潭的萬聖龍王。其實以他自身的能力,完全不必寄人籬下,去走這樣的捷徑。大可以像當年的孫悟空那樣,憑藉一身本領收服72洞妖王,然後做自己的主人。

但是九頭蟲不是孫悟空,俗話說人各有志,他在做出抉擇的同時,也體現出了自己的本性,這就是英雄與梟雄的區別。儘管孫悟空當年的行為非常魯莽,甚至曾經惹怒過玉皇大帝,以至於最後失去了一切。可是在人們看來他依然不失為一個英雄,因為他的所作所為始終光明磊落,是一條鐵骨錚錚的漢子,擁有一種值得尊敬的精神。

此時再看九頭蟲,一開始就選擇藉助別人的力量,投靠在萬聖龍王的麾下,成了對方的駙馬。這也就意味著他在一定程度上放棄了人生的主導權,這樣做的好處也非常明顯,就是能夠在短時間內獲得對方的大力支持。

可見在他的內心裡確實擁有成為梟雄的潛質,懂得如何借勢而為,同時也可以為此付出一些代價。但如果站在長遠角度考慮,這種做法卻未必是一件好事。因為最初的選擇就等於是人生的根基,倘若根基不夠堅實,恐怕日後也難成大器。

而像他這樣藉助別人的力量,其實無異於把自己的人生,建立在了萬聖龍王的土壤之上。一旦對方出現什麼變故,那麼他辛辛苦苦建立的一切,也將會隨之轟然倒塌。

所以人生的根基,只能靠自己慢慢打磨,才能更加牢靠。世界上本不存在所謂的捷徑,機關算盡反倒不如穩步前行。一步登天只是不切實際的幻想,步步為營才是成功的不二法則。梟雄終歸不是英雄,兩者之間存在著本質性的區別,既然選擇了前者,就很難再成為後者。

《西遊記》中的九頭蟲——一個不合格的梟雄

可是九頭蟲的問題就在於太過急功近利,甚至有些膽大包天。區區一個亂石山碧波潭根本無法讓他滿足,反而把貪婪的目光投向了另外兩處地方。與此同時也就在無形中體現出了,他是一個有實力,更有野心的妖族青年。

不過他的野心卻逐漸演變成了一種貪心,所採取的行動也越來越大膽。自身的實力,儼然成為了肆意妄為的工具,不但把自己推上了風口浪尖,同時也連累了萬聖龍王。

九頭蟲的過分之舉

九頭蟲來到亂石山碧波潭之後,便聯合萬聖老龍王一起偷走了祭賽國的國寶——舍利子。而龍女為了配合他的行動,也私入大羅天偷來了王母娘娘的靈芝仙草,用來溫養那顆舍利。

此舉無疑是一種損人利己的方式,他們依仗自己的實力將國寶據為己有,可是卻害苦了整個祭賽國。尤其是金光寺的那些僧人,更是受其連累,經歷了許多痛苦的折磨。這時候九頭蟲的梟雄本性可以說是顯露無遺,為了成全自己而不擇手段,完全將他人置於不顧。

可與此同時,他的做法中卻也存在著許多缺陷和漏洞,未曾考慮到這樣做的後果會有多麼嚴重。譬如那顆舍利子,雖然一直都存放在祭賽國的金光寺中,但那終歸是佛教的至寶,又豈能一直被妖怪掌握在手中?這樣下去佛教的顏面何存!

所以說九頭蟲雖然看似只是偷了一顆舍利子,但事實上卻已經在無形中得罪了整個佛門。就像孫悟空後來找上門的時候,也是打著為那些和尚出頭的名義,前來找他算賬。

此外還有偷盜靈芝仙草之事,一旦被人發覺,恐怕也將會為他們招來滅頂之災。區區一個妖怪膽敢擅入天宮作亂,真當玉皇大帝是好欺負的嗎?

《西遊記》中的九頭蟲——一個不合格的梟雄

想當年孫悟空也是因為偷吃蟠桃仙丹,從而被玉帝發兵圍剿,最終的下場是自己被壓在五行山下,花果山也幾乎被付之一炬,付出了異常慘痛的代價。再看如今的九頭蟲,即便他擁有媲美孫悟空的實力,但也不可能與天庭和佛教正面抗衡。

這兩股勢力不論哪一方面找到他的頭上,都足以讓整個碧波潭徹底覆滅。只想著一口吃成胖子,不懂得給自己留下後路,這樣的梟雄的確很不合格。他的舉動已然為將來埋下了禍根,完美詮釋了“富貴險中求”的負面作用。

冒險精神本來非常值得敬佩,但如果建立在一個錯誤的出發點上,那麼一切都將失去原有的美好,反而還會給人造成一種貪得無厭的感覺。特別是像這種不計後果的冒險,則更不可取,也不會擁有完美的結果。

所以不管從哪個方面來看,九頭蟲的舉動都已經非常過分。只知道盲目發展到處侵吞別人,卻不曾想過自己究竟能不能承受,那一系列的後續連鎖反應。一個人要想真正在世間立足,就必須學會規避風險,否則即使能夠僥倖成功,也只能如曇花一現,很快就會走向凋零。

畢竟凡事都要因情況而定,不是所有時候都適合破釜沉舟,在大多數情況下都需要穩紮穩打。像他這樣不計後果的貿然行動,註定無法長久。選擇走上梟雄的道路本來就已經是一個錯誤,現如今更是錯上加錯。

與孫悟空的對抗,讓他走向了最終的失敗

漢代的枚乘曾在《上書諫吳王》一文中說過:

“欲人勿聞,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為。”

九頭蟲偷了祭賽國的舍利,就肯定會有東窗事發的一天,畢竟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更何況他還遇到了孫悟空這麼精明的對手,所有的真相都被對方在一夜之間揭開。舍利子的下落再也不是什麼秘密,碧波潭的安穩日子也終於過到了頭。

《西遊記》中的九頭蟲——一個不合格的梟雄

可是面對前來興師問罪的孫悟空,九頭蟲卻表現得非常慷慨激昂,似乎想要當一回“英雄”,直接披甲上陣,要以一己之力維護碧波潭的安寧。不過這種逞英雄的姿態,顯然沒有任何意義,既然已經決定做一個梟雄,那麼就該把這個角色扮演到底。

正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這時候最重要的事情不是維護自己的英雄形象,而是找到一個最穩妥的辦法,讓損失降到最低。

縱然他有能力對付孫悟空,但是並不意味著可以高枕無憂。比如萬聖龍王的老朋友牛魔王,當初也能夠和孫悟空打成不分勝負的局面,可最後依然沒能逃脫被降服的命運。因為在對方的背後,還有佛教和天庭作為支撐,如此強大的勢力沒有哪個妖怪能夠與之抗衡。

可是九頭蟲卻並沒有從牛魔王的身上吸取教訓,反而大張旗鼓地與之展開戰鬥,死活不肯交出舍利子。此舉根本無異於螳臂當車,顯得是那麼狂妄而又無知。

亂石山碧波潭終究只是一隅之地,在偌大的三界當中根本不值一提。他們這些人與孫悟空背後的勢力相比,更是如同九牛一毛,完全不足為慮。這一次孫悟空並沒有去天庭或者佛教搬救兵,只是在半路截住了打獵歸來的二郎神,在雙方的強強聯手之下,亂石山碧波潭徹底變成了一片廢墟,九頭蟲也身負重傷落荒而逃。

倘若他是一個能夠看清局勢的梟雄,或許還能改變最後的結局,不至於落得一敗塗地的下場。然而他卻並不是一個合格的梟雄,無法秉承“識時務者為俊傑”的原則。在最關鍵的時刻,採取了最錯誤的行動,結果給萬聖龍王一家惹來了滅頂之災,也讓自己失去了原有的一切。

《西遊記》中的九頭蟲——一個不合格的梟雄

從這些經歷當中可以非常明顯的看出,九頭蟲從一開始就做出了一個不太明智的選擇,想要藉助萬聖龍王的家族勢力,為自己開闢一條通往成功的捷徑。這樣的觀念本身就存在著投機取巧的成分,是一種不值得提倡的做法。

再加上他後來的行為又過於冒險,不曾考慮到事情的嚴重後果,只是一味的盲目索取和掠奪。這就已經為最後的失敗埋下了伏筆,逐步把自己推向了毀滅的邊緣。

至於最終的結局,只能說他是咎由自取。因為他雖然有幾分實力,但是卻無法彌補眼界和格局上的不足之處。他認為孫悟空的實力不足為懼,卻不知道自己所看到的只不過是冰山一角,現實的局勢要遠比想象中更加複雜。

而九頭蟲這個野心十足的妖族青年,顯然沒有認清西遊世界的全貌,更不曾明白自己應該以什麼樣的姿態生存。也正因如此,才會敗得這麼徹底。同時這也就更加證明了,他是一個不合格的梟雄。

可見人的格局足以影響一生的命運,只有把目光放的更加開闊,才能夠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的選擇。“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當一個人的目光足夠長遠的時候,就不會再犯那些原則上的錯誤。

結語

其實《西遊記》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有自己獨特的定位和人設,譬如九頭蟲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些設定雖然只存在於虛幻的精神世界,但是卻攜帶著實實在在的人生價值,總是能夠引起人的共鳴或者反思。他們的故事也總是暗藏深意,讀來就像是一段無比真實的往事。

整部《西遊記》就像是一個真實的大千世界,包羅著世間的一切。而書中那些人物,則如同一個又一個鮮活的生命,詮釋著形形色色的人生。

這樣的感覺頗有一種“虛實相生”的玄妙之意,達到了精神與現實相互交融的境界。這種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意境,需要在品讀的同時去默默感受,無法全部用語言表達出來。正如陶淵明在《飲酒》一詩中所說:“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