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車託庫拉村楊書記變主播,講述“我們村”的新變化


莎車託庫拉村楊書記變主播,講述“我們村”的新變化

天山網訊(文/記者 秦金俐 圖/視頻 由採訪對象提供)近日,楊帆最新上線的vlog ,展示了莎車縣米夏鎮託庫拉村1000畝套種小茴香的色素辣椒地宏大的播種場景。他在播種機旁邊走邊拍,時而與農戶蹲在地裡嘮嗑,時而將村裡的春耕娓娓道來:巴旦木如何授粉、複合式播種神器如何工作……

楊帆,自治區市場監管局駐莎車縣米夏鎮託庫拉村第一書記,最近他成了“網紅”。由他拍攝、製作並出鏡的三期vlog“楊shu記帶你看農村”,讓大家認識了一個與眾不同的“第一書記”,熟悉了南疆的那個小村子。

莎車託庫拉村楊書記變主播,講述“我們村”的新變化

楊書記的vlog不僅語言接地氣、拍攝手法多樣,還處處流露出幽默風趣。“在古時候你可以叫它'萬金油',如今一定要叫它‘複合型人才’,因為這東西太全能了。只要有拖拉機牽引,就能帶著‘車輪一響黃金萬兩’的氣勢走來。”第三期vlog中,他這樣介紹既能鋪滴灌帶、地膜,又能播種的現代化播種機械。

這些vlog在抖音、莎車零距離、小疆有話說等平臺發佈後,很多網友留言點贊,閱讀量超過10萬。“書記太可愛了吧”、“一個有本事有知識的書記”、“這個書記很接地氣”、“農村新貌是很多人付出的結果”……大家紛紛表達對vlog的喜愛和對新農村的稱讚。楊帆因此也成為了大家“心心想念的楊書記”。

2018年初,楊帆來到這個有著260戶1100多人的貧困村擔任第一書記,當時七成村民都是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發展經濟,2019年底,該村退出了貧困村行列。“兩年的奮鬥,有太多感觸,2020年,希望通過這種方式為我的駐村工作留下些紀念,也為宣傳我們村做點事。”他說。 為此,喜歡攝影的他還自費買了全景相機和無人機。

其實楊帆拍攝託庫拉村的想法從剛來時就有,由於一直抽不出空就擱淺了。今年2月底的一天,他在工作中突發心梗,在當地醫院住院治療後需要修養一段日子,“正值春耕,村裡處處生機勃勃,我發現可拍的東西太多了,正好我也有時間了。”他扛起相機就來到田地裡。

莎車託庫拉村楊書記變主播,講述“我們村”的新變化

3月初拍攝的第一期,楊帆選擇在村裡套種小麥的巴旦木果園。此時,蜂農已經把蜂箱擺進了果園,巴旦木花含苞欲放,蜜蜂飛舞。選擇這裡拍攝,是因為過去兩年他和同事們為巴旦木付出了太多心血,值得紀念。託庫拉村有1940畝是巴旦木,在 2018年前,由於巴旦木品質差、品種雜亂,幾乎不能帶給鄉親們多少收益。

2018年初,楊帆和同事們一來就發現了林果存在的問題。“品種改良迫在眉睫。”他說。工作隊立即請來縣裡的專業林果服務隊對巴旦木果樹進行改良嫁接,同時利用株間田埂種植食用玫瑰。2019年,巴旦木果園實現提質增效,畝均收益達到600元。

走在果園的田埂上,耳邊是嗡嗡的蜂鳴,隨風而來的巴旦木花香,讓楊帆的拍攝十分放鬆。“熟悉這裡的一草一木,所以拍攝的時候毫不緊張,就跟說自家的事一樣。”他說,拍這些承載著村民增收希望的粉紅、碧綠時,他會不由自主想起那些與果農們一起“一腳泥一腳土”的日日夜夜。

莎車託庫拉村楊書記變主播,講述“我們村”的新變化

楊帆的二、三期vlog拍攝,都選在了村裡一片1000畝集中連片的土地上。鏡頭中春耕的拖拉機翻起層層“波浪”。這片土地隨後就要種下色素辣椒和小茴香,開啟託庫拉村特色種植的新篇章。 鏡頭裡, 走在鬆軟的土地上,楊帆向大家展示春耕宏大的場面,語氣充滿自豪。

他的這份自豪來自工作隊今年對土地流轉的成功實施。 2019年秋,工作隊計劃2020年對村裡的土地進行流轉,引進承包大戶,以此提高村民的土地收益。剛開始給村民做思想工作四處碰壁,疑惑、猶豫、拒絕,大部分村民對工作隊的建議並不接受。楊帆和同事就一次次上門跟鄉親們談心、算經濟賬。

楊帆已經不記得那段時間當著鄉親們的面拍了多少次胸脯,一遍遍承諾,一戶戶寫保證書,兩個月後終於做通了所有鄉親工作。2019年12月30日,鄉親們拿到了他承諾的2020年土地租金時喜笑顏開。“我要用鏡頭記錄下這片田地的日新月異,記錄下鄉親們為之付出的努力和寄予的希望。”他說。

引進電暖氣設備加工廠、種植萬壽菊、建設門面店鋪……兩年來,工作隊做的事一件又一件,帶領著鄉親們一步步走出貧困。楊帆說,這些背後都有工作隊隊員和鄉親們的汗水和奮鬥故事,都值得紀念,也都是他後面要拍攝的內容。

他計劃今後每週推出一期vlog,講村裡的變化、講鄉親們越來越好的日子,講他對這片土地的熱愛,讓更多人瞭解、喜歡上託庫拉村和這裡的鄉親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