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是怎樣的一個人生哲理?為什麼?

野駱駝9005184025938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從古至今,這八個字激勵著無數仁人志士在逆境中奮起、在風雨中前行,北宋文壇領袖歐陽修在《五代史伶官傳序》中亦有“憂勞可以興國,逸豫使人亡身”之句,其中的哲學道理是一致的:

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憂患與安樂、生與死是矛盾的雙方,轉化的條件是愈是困難的條件下,人愈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臥薪嚐膽拼搏奮起,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所謂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是也!

當然,現在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各方面的條件都比以前優越多了,因此有人對這句話會產生一定的誤解,從這個角度出發,愈是優越的環境裡,就更需要來準確理解和把握。

其實,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並非讓人們去放棄好的條件,並非讓人們去節衣縮食之類,在這裡艱苦奮鬥更多的代表著一種可貴的意志品質,這種品質讓你在優越的環境裡也能時刻保持憂患意識、危機意識,這樣才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十九世紀末,美國康奈爾大學做了一次有名的“青蛙實驗”,也就是眾所周知的“溫水煮青蛙”的例證,道理相似,然而我更加佩服兩千多年前孟子的偉大,更加堅定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





橫舟待故人


這句具有強烈憂患意識的著名論言,語出《孟子·告子下》。孟子的這一句話,是在歷述聖賢面對艱難困苦、憂患重重的情況下,如何以正確態度與處理方法取得成功,最終得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結論,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

人生一世,為什麼要經歷這麼多的艱難困苦,讓人憂患?因為“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的“憂樂觀”,深刻體現了雙方的互相轉化,這是中國哲學辯證法最閃光的觀點。此之哲理,與老子“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物壯則老”“多易必多難”相通相同。

宋朝時期,范仲淹揮如椽巨筆,更是書寫出激勵仁人志士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儒家悲天憫人的憂樂情懷,自古以來,心繫天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位卑未敢忘憂國,這也正是我們炎黃子孫愛國愛民、矢志不渝的偉大精神和高尚情操。

時至今日,“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句話,更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世人應該從中悟明其中的哲理,依理而行,不至於誤入歧途。

古之君子,恪守“為他人著想,即是天下第一等學問”的原則,憂道不憂貧,憂國憂民而不憂己,如此之憂,乃是仁愛之心,合乎天道,天必助其生,所以“生於憂患”。他們更是居安思危,終日乾乾,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不敢苟且偷生。

而當下,人之所憂者,都是為了自己患得患失,甚至怨天尤人,所以,禍及自身,因終日憂鬱而患抑鬱症者,大不乏人。也有飽食終日者,胸無大志,整天吃喝玩樂,不求上進,貪圖安逸,如此苟且偷生,“老而不死是為賊”。

正如詩人所言:“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一真講堂


先講一個小故事:有人做過這樣的實驗,將一隻青蛙丟進沸水中,青蛙怕燙,奮力一蹦就跳出來了。再將青蛙放入溫水中,青蛙感覺很舒服,然後將溫度慢慢升高,青蛙慢慢適應,最後竟然被煮死了。這就是“溫水煮青蛙”的故事。 這個故事就說明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道理。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出自《孟子·告之下》。文章通過列舉舜、傳說、膠鬲、管夷吾、孫叔敖、百里奚,六位經過困難、挫折、磨練而成就大事的人,和一個國家衰亡的原因,然後得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結論——憂慮禍患能使人或國家生存發展,而安逸享樂會使人或國家走向滅亡!

文章進一步指出:

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意思是:上天將要下達重大使命給一個人,一定要先使他的思想受折磨,使他的筋骨受到勞累,使他的身體受到飢餓,使他這個人身受貧困,在行事上使他受到擾亂和不順,通過這些來讓他的心驚動,使他的性格堅強起來,增強他過去做不到的能力。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句話告訴我們,優越的條件容易消磨人的意志,使人喪失上進心;艱苦的環境能夠磨練人的意志,增強人的上進心。但凡成大事者,都歷經磨難!從古到今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

《紅樓夢》代表中國古典文學的最高成就。然而“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曹雪芹晚年家族落魄,過著“舉家食粥度日”的艱難生活。這部鉅著耗盡了他畢生的心血,“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書未成,芹為淚盡而逝。”全書尚未完稿,他就因愛子夭折悲傷過度而一病不起,“淚盡而逝”,終年還不到五十歲。


三尺講臺兩袖清風


我只覺得是生於安樂,死於憂患。因為自從生下來就是安樂的,那慢慢也覺得安逸生活無憂無慮的,沒有血性沒有那種野心,哪天外國勢力入侵,而是我們習慣了好的生活沒有了抵抗就憂患而死了,就像古時候的每個朝代都是先安樂百姓過得太好了,最後都是憂患而遭滅亡的,想想是不是啊,國家都覺得安樂和平好,百姓自然也是這樣的了,可是到最後不也要換朝代了嗎,所以我們不要太多的和平特別是要時刻保持憂患的存在



紅木祖祥


《生於安樂死於憂患》告訴我們人要學會在逆境中成長,對於強者來說,逆境總比順境好。我覺得這句話和“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一樣,只有困難才能磨練你的意志。

屈原被放逐後寫出了文學著作《離騷》。司馬遷受宮刑而作《史記》。貝多芬耳聾後寫出了命運交響曲。諾貝爾發明炸藥多次被炸傷……

大家都知道。貝多芬是世界著名的音樂家。他的命運非常糟糕。貝多芬十二歲作曲,十四歲參加樂團演出,補貼家用。說貝多芬命運不好一點也不為過。他不僅僅是童年悲慘,實際上他最大的不幸莫過於酷愛音樂的他二十八作文https://www.zuowen8.com/歲那年的耳聾。他的的耳朵先是日夜作響,繼而聽覺日益衰弱。在這樣悲痛交加的日子,他並沒有因此而放棄。他勵精圖治,振作精神,創作了著名的《命運交響曲》,因為他堅信:音樂可以使人類的精神爆發出火花!所以,他的堅持沒有白費,他是成功的那個人。

放眼望去,古今中外,哪一個有傑出創作的人沒有接受過命運的洗禮?沒有遭遇過不公平的對待?你征服了挫折,你就會成為破繭成蝶的那一個,你向命運低了頭,你便會如枯萎的花朵,悄然而逝。

逆境是阻擋弱者的大山,更是砥礪鋒芒的磨刀石。困難如彈簧,你弱它就強。


布醫學子龍龍


這句話的意思是憂患苦難可以使人生存,安逸享樂會使人走向死亡。 孟子這句話闡述了人不能過於安逸享樂,而應該經受痛苦磨難才能戰勝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難的道理。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都是經過十磨九難的生死考驗。唐僧九九八十一難才從天竺取得真金,司馬遷也歷經磨難才完成"史家之絕唱"的歷史著作《史記》,毛澤東也是歷盡幹辛萬苦,經過二萬五千裡艱苦長征,才使中國革命逐漸走向勝利,建立了新中國。人生道路漫長,遭遇挫折很正常,也只有經過挫折才能實現人生輝煌。



戴訓德退休教師


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是人生的大哲理大境界,它常常提醒人們,要有憂患意識,幹事業兢兢業業,做學問認認真真,人們常說,人無遠慮 必有近憂,縱觀歷史,每一個成功人士都是非常敬業非常勤奮非常謹慎的,反過來,當一個人專注於吃喝玩樂不思進取的時候,他就距離敗落不遠了!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紂王,隋煬帝,等等都是如此,可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看到有很多的人,他們有好的房產土地,當稍微有點成功或者有點積蓄後,就逐漸變了,他們喜歡娛樂,如打麻將,蘭州人打雙扣,四川人鬥地主,有的狐朋狗友一起吃吃喝喝尋歡作樂,可以預見,這樣的人不走下坡路可能嗎?人們常說,當你努力奮鬥的時候,你可能覺得很累,那是你在走上坡路,當你覺得很輕鬆的時候,你已經在走下坡路了!謝謝提問!


蘭州四月天


這句話一開始是寫一個國家的,或者是說給帝王聽的,"入則無法家拂土,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如果一個國家長時間沒有內憂外患,那麼這個國家一定會走向滅亡。這個哲理的深度幾乎可以解釋歷代王朝的更替,即所謂天下之勢久分必合,久合必分,如此循環交替。這在歷代王朝中不可改變的興衰變遷中反覆上演,讓人不得不相信由盛至衰是封建王朝的必然命運。而造成這種命運似乎跟人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即決定著王朝命運的一個又一個的皇帝。

  • 就拿大明王朝來說,朱元璋出生農民,所以他十分了解民生疾苦,作了皇帝之後,也自然關注民生,作了一系列利於百姓休養生息的改革,使得百姓很快能恢復生產,推行吏治,他非常痛跟貪官汙吏,因為他的父母就是被前元的小吏給逼死的。但是他殺功臣,建立藩王制,把朱姓王分封到全國各地,想借此來達到其王朝延續千秋萬代的目的,可正因此為他子孫後代埋下了禍害。明末李自成農民起義席轉全國,朱姓皇族人員被斬盡殺絕,不下百萬!朱由檢倒是歷精圖治,不可謂不憂患,可他也再難挽大廈之將傾,不得不絕望地吊死於煤山。其原因是朱元璋的子孫帝王,這些富二代們,失去了憂患意識,變成一隻只溫水中的青蛙,對老百姓變本加厲地橫徵暴斂,激起民變,最終斷送了自己的大好江山。

今天,把這種"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思想推廣到我們普通百姓中,也不失為一種勵志的意義,畢竟未雨綢繆,防患未然是每個人需要明白的人生哲理。


珩璐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出自《孟子·告子下》。


孟子要告訴我們的是:一個人只有經受艱苦的磨鍊,才能成就偉大的事業。從而啟迪我們,不要被艱苦的環境所嚇倒,艱苦的環境更能磨鍊我們的意志,增長我們的才幹。


古語云:“逆境出英雄”、“自古英雄多磨難”。也就講的這個道理。


當今社會紛繁複雜,競爭激烈,我們無論身處何時何地,就要不畏懼錯誤,“畏懼錯誤就是毀滅進步”;不要拒絕風雨,“風雨讓我們更加堅強。”


龍棟文苑


這個問題每一個人心裡都有數,就連上學的小孩子都知道這句話的意思

也算不上長篇大論的去解釋

說白了吧,你想安樂的時候,你自己琢磨琢磨

工作踏實麼?錢夠花嗎?孩子學費怎麼辦?老婆,還要買個包呢,房貸車貸等著你還呢

父母每個月的生活費給了嗎?

誰不想安樂?誰又願意一輩子跟一條傻狗一樣?

都想活的舒服點

安樂沒毛病,關鍵是你安樂的起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