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家之人》:战火中,没有童年,只有血泪

《养家之人》:战火中,没有童年,只有血泪

辛冶/文 源于网络/图

确凿无疑,这是一部反战题材的动画电影,剧情沉重而揪心,色调灰暗干枯,而主角小女孩所述故事里的世界,颜色鲜亮又富于童稚趣味,虽有恐惧和怪兽,与她身处的现实相对照,故事世界就如梦幻一般了。

如果你是个小孩子,尤其是女孩,你能想象自己身处一个被禁止外出玩耍,更不用说上学受教育,走在路上随时有生命危险的环境吗?如果你是个青年,你能想象自己受狂热的好战思想洗脑,对亲人和恩人施暴,向更弱的妇女儿童倾泻仇恨吗?如果你是位母亲,你能想象只有男性亲人陪同才能出门,每日备受心灵折磨地等待丈夫和孩子活着回家吗?如果你是位成了家的男性,你能想象自己毫无缘由被逮捕,此生怕是不复再见家人,或是妻子儿女日常出一趟门就要置身危险中的生活吗?

《养家之人》中小女孩帕瓦娜一家过的,就是这样的日子,天底下那些身处战乱中的人们,每天经历的就是这些。

战乱时,或极端恐怖主义统治下,社会生活被严重封闭,文明急遽倒退,尤为明显的,就是女性群体被完全剥夺了作为一个人的权利,被严格控制,被迫屈服于强力。一个聪明伶俐的小女孩怎能理解和受困于这样阴暗的世界规则?她是“火”,她要用弱小的身躯去对抗战乱世界的残酷,她要用自己变幻多姿的故事安慰家人朋友,以及安慰自己。

她很坚强,也很聪慧,可是一个孩子为了能吃饱饭,为了暂时活下去,为了救护家人,表现出的坚强和聪慧,是值得赞赏的吗?不,我想,是该让每一个正常生活的人、每一个在和平世界生活的人感到耻辱的。

卷入战乱之中,每个人都变成不得已的了,每个人都是受害者。《养家之人》故事结束,帕瓦娜的战乱生活才刚开始,他们只会变得更不幸,难以想象的不幸。帕瓦娜所编故事里的反派大象王,因她的美好意愿而有了不错的结局,可是在现实里,嗜血的、残忍的、好战的“大象王”,真的会被无辜者的牺牲和血泪故事感动吗?会吗?

看看这个时不时能听到他国战乱新闻的现实世界,就有答案了。此时此刻,有人正生活在《养家之人》所讲述的环境里,有很多小孩子正被血泪和战火浸泡着,那些出现在新闻图片里清澈又恐惧的眼睛,无声质问着、规劝着“大象王”们,但它们,不曾止步。

看完电影的人,受着触动,感慨一番,也就如此而已了,这样平静又和平的生活,有多么珍贵多么难得,恐怕都来不及好好想想。

有人说,只有人类这种动物,会残忍到同类之间大规模互相残杀,有人说,无论战争的理由正义与否,只要发动战争,就是错的,可是,被压迫被侵略者,为了种族自由而战,为了民族正义而战,为了以暴制暴,为了赢得尊严,有时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采取战争的形式来以热血博得生存的权利。

仿佛是个死循环,自古至今,人们离不开战争这架“绞肉机”,用它来彰显人性的深渊,凝视最阴暗最血腥的那一面,人的天性中隐藏着兽性和嗜杀之性吗?何其幸运,身处太平之世的人永远不会显露这性情,何其不幸,战乱之地的孩子从小目睹这血淋淋的残酷人性。

古时候,一将功成万骨枯,每一个声名震耳的将星背后都是累累如山的白骨,这白骨中,又有多少是小孩子的、无辜之人的呢?数千年时断时续的征伐,使得今人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看不见的鲜血,战乱之中,人间就是地狱,每个人都深陷其中自身难保,谁,来拯救和保护弱小的孩子呢?

所以,和平为何珍贵?因它是无价之宝,身处其中的人都可享有的无价之宝。

帕瓦娜讲的小故事里,大象王掠走了金灿灿的种子,我觉得,种子,是希望,是孩子的未来,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可是,血与火能让这种子健康茁壮地成长吗?它只能炙烤和毁灭种子,也就是,毁掉希望和明亮的未来。

天真勇敢的孩子们在战争的夹缝里艰难求生,环绕他们的是无尽的恐惧和黑暗,难保他们不被扭曲,不被黑暗吞噬掉,丧失曾经的美好。“滋养鲜花的是雨露,不是那滚滚雷鸣”,“雨露”让金黄灿烂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滚滚雷鸣”能做的是摧残、打击和灭亡它。雨露是必需,而雷鸣,还是离它越远越好。

我们这些大人,和平环境里的大人们,也许鲜少能为远方身处战乱中的孩子做些什么,那为何不让自己成为细微的却有力量的“雨露”,落在大地上,落在孩子稚嫩的心中,总有一天,它会到达更广阔的地方,更深远的角落,滋润一朵花的成长。


往期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