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狀元買馬,竟然來到了屠宰場,是伯樂識馬,還是知恩圖報?

李現十三歲的時候就已經踏上了逃難之路。

家住李家鎮,家庭情況一般,但是李現的父親為人老實,經常被外人欺負。但從李現七歲開始,就沒人敢欺負他父親了,原因無他,李現天生神力,七歲時候,鄰居家的牛發毛,所有人都多的遠遠的,唯恐踩踏到自己,但是李現小身板往前一挺,猛的跳起,雙手抓住牛角,一用力就將牛頭按到了地上。任憑大牛如何掙扎就是抬不起頭來,最後被眾人串上了鼻牽。

武狀元買馬,竟然來到了屠宰場,是伯樂識馬,還是知恩圖報?


此間事了,李現也是一舉成名。所有的人都知道了這孩子天生神力,不敢再無緣無故招惹李現一家,但偏偏就是有不開眼的。

牛二也是李家鎮的名人,和李現的出名不一樣,他的出名是因為他的流氓行徑,仗著自己身高馬大時常欺壓百姓。看到李現因為天生神力被眾人誇讚,牛二決定去找找李現的晦氣。結果那時十三歲的李現哪懂得手下留情,三拳一腳送走了牛二,攤上了官司,只得隻身一人開始了逃難之路。


李現是幸運的,逃難途中因為徒手撕裂了一頭野豬,被當時的軍中大將程世峰看上,當了個貼身侍衛,自此李現雖然跟著部隊四處打仗,但是也算是有了穩定的生活。

武狀元買馬,竟然來到了屠宰場,是伯樂識馬,還是知恩圖報?


兩年後,趕上三年一度的科考,因為年齡小就被程世峰送到京城準備歷練一下,畢竟再過三年,十八歲之後就要跟著程世峰上陣殺敵了,而不是在軍帳之中做些雜務。

什麼武功套路,什麼四兩撥千斤,在李現面前只有一句話:一力降十會!

憑藉著天生神力,李現輕而易舉的就奪得了頭名,成了當之無愧的武狀元。皇帝親口冊封的,而且把他喻為當代李元霸,並且賞了他一對雙龍鐵錘,本來汗血寶馬也準備好了,但是程世峰卻代李現回絕了。因為李現需要上戰場的,那麼一匹和他高度契合的馬就是很有必要的了。汗血寶馬雖好,但是未必就是適合李現的。

武狀元買馬,竟然來到了屠宰場,是伯樂識馬,還是知恩圖報?


李現什麼都聽程世峰的,皇帝又拗不過程世峰,只能賞下重金讓李現去尋找適合自己的戰馬。


程世峰已經傳出消息,三日之後武狀元要選戰馬,希望有好馬的都牽出來溜溜,選中了肯定好處是少不了的。

對於馬販子來說,這是個天大的喜事,錢不錢的都無所謂,主要還是名人效應,若是武狀元能選中自家的馬匹,那別人都知道他們家有好馬了,當時候肯定賺的盆滿缽滿。

馬市從來沒有這麼熱鬧過,這些人不是為了看馬,而是為了看人來的。都聽說武狀元年紀很小,都想看看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主兒,而後又能選到一匹什麼樣的馬。

武狀元買馬,竟然來到了屠宰場,是伯樂識馬,還是知恩圖報?


人山人海的馬市隨著李現的到來變得鴉雀無聲,都齊刷刷的跪在了地上。李現雖然是武狀元那見過這種場面,當時就懵了,還是旁邊的程世峰推了他一下,他才反應過來,趕緊讓眾人都起來。

李現看上去的確是個孩子,臉上還有些稚嫩的氣息,但這麼親民的行為讓眾人對這個武狀元印象不錯。

李現在馬市轉了很久,但是就是沒有他看上的馬匹。他是按照程世峰的方法來的,那就是得和這馬匹看對眼,說白了就是感覺對了才行,不然的話,上了戰場說不定就要了他的性命。

轉來轉去,也沒有找到合適的,正當李現要走的時候,忽然聽到了一聲嘶鳴,李現順著聲音就找了過去,眾人也是跟在後面。結果發現這叫聲不在馬市之中,而是在馬市旁邊的屠宰場裡。

李現沒有停留直接進入了屠宰場,走了不遠就看到了一匹被五花大綁的馬,而一旁站著的不是屠夫,竟然是劊子手,周圍還有不少官兵。

領頭的官員本來在凳子上坐著,但是看到李現的扮相一下子就認出來了這是武狀元,趕忙攜眾人前來相迎。

但李現根本沒搭理他們,反而直接奔著那馬匹去了,依舊是程世峰從後面趕過來緩解了尷尬。

誰最瞭解李現,那肯定就是程世峰了,看到李現和這馬匹相見恨晚的樣子,程世峰就知道該怎麼做了。結果程世峰一瞭解情況,眉頭竟然皺了起來。這馬或許還真的不適合李現,這是一匹兇馬!

趁著前主人一家熟睡之時,將一家人全部咬死,而且還踐踏了一遍。沒有冤情,官兵趕到的時候,馬嘴裡還有一節手指頭呢,如今這是準備將兇馬殺掉的。

本來武狀元想要這匹馬,縣令巴不得送個人情,但是又害怕這兇馬害了武狀元,這樣自己就難辭其咎了,因此他看出來武狀元喜歡這匹馬也不敢開口。

程世峰把情況告訴了李現,沒想到李現竟然說:“或許是受夠了虐待,沒辦法才反抗的!”

程世峰知道李現鐵了心要這匹馬了,於是就和縣令商量先不要斬了這馬,他會稟明聖上,然後再做定奪,縣令就喜歡這樣的結果,最起碼自己沒有責任不是。

武狀元想要,別說一匹殺人的馬,就是一個殺了人的人,皇帝也不在乎,一道聖旨就赦免了這匹馬,從而這馬成了李現的坐騎。

這馬有些營養不良,來到軍營之後,大多數時間都是李現在照顧著它,甚至都跟著住到了馬廄裡。

功夫不負有心人,這馬恢復了之後,神勇就展現出來了,雖談不上日行千里,但是馱著李現加上一對鐵錘速度依舊不輸。這也是讓程世峰感覺到欣慰的地方,畢竟李現選中了它,若是沒有那個能力,最後只能害了李現。

武狀元買馬,竟然來到了屠宰場,是伯樂識馬,還是知恩圖報?


三年後,李現上了戰場,人神馬勇,戰無不勝,所向披靡。身為武狀元的他堅持從先鋒做起,一步一步的升到大將軍,將程世峰頂了上去,程世峰被封為護國公。

沒有天妒英才,但是李現告老還鄉的特別早。一是如今已無戰事,二是坐騎的老去。沒有了那馬,李現就猶如沒了精氣神。程世峰依舊還在朝堂之上,李現就告老還鄉了。誰也留不住他,哪怕是生命的威脅。

聽說回鄉之後的李現還是住在自己的老家,而老家門前不遠的樹林裡,出了他父母的墳墓以外還有兩座墳,一座是坐騎,另一座則是牛二!


正所謂:

天生神力來人間,

地痞牛二不開眼。

三拳一腳逃難去,

幸得貴人世峰現。

十五奪得武狀元,

名騎陪伴去征戰。

老馬駕鶴歸西去,

告老還鄉全使然。


作者:星塵的夜空,專注民間故事,有好的故事也可以給我分享哦~點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