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雲港將打造全國一流智慧環保項目

“要確保技術和平臺的先進性,加大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的應用;要深入挖掘解決實際問題,多出成果,期望通過本次項目建設,爭取把連雲港市環境信息化建設成全省領先、全國一流水平!”連雲港市生態環境局調研員黃宜鶴,在3月27日由連雲港市生態環境局機關各處室、直屬單位負責人,項目組成員以及承建方深圳中興網信科技有限公司以及監理方南京協久信息化服務有限公司等人參加的,《連雲港市環境信息化暨監測監控能力提升工程項目》啟動會上表示。

連雲港將打造全國一流智慧環保項目

2020年中央強調要加快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連雲港市環境信息化暨監測監控能力提升工程項目是環保領域的新基建。利用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地理信息等新技術,為連雲港市量身定製智慧環保綜合解決方案,總體概括為“一張網、兩平臺、兩應用、一門戶、多用戶、兩體系、一機制”。

連雲港將打造全國一流智慧環保項目

(總體架構圖)


一張網即連雲港市生態環境感知監測監控網絡建設,形成“全要素、全覆蓋、全天候、全過程”的生態環境感知監測監控網絡。

兩平臺即連雲港市雲平臺和大數據平臺,作為項目運行的兩大支撐平臺。

兩應用包括場景化業務綜合應用和生態環境大數據應用,其中場景化業務綜合應用包含12個不同應用場景,9大業務綜合管理平臺;將建立環境智能分析、生態環境大屏可視化、環境物聯視覺智能管理與分析等一系列大數據應用系統。

一門戶即一個智慧環保綜合門戶,為用戶提供應用系統單點登錄、消息推送功能。

多用戶

指項目建成後,可向市委市政府領導、市生態環境局、各區縣環境保護局、工業園區管委會、排汙單位、運維單位和社會公眾等多類用戶提供統一服務。

兩體系:結合國家、江蘇省相關的環保信息化標準,建立連雲港市環境信息化設計、建設、運維、安全等相應的標準和規範,從制度及機制上保障數據的安全、系統的穩定運行。

一機制是生態環境大數據管理工作機制,包括數據共享開放、業務協同等工作機制,以及生態環境大數據科學決策、精準監管和公共服務等創新應用機制。

據瞭解,項目將重點推進連雲港市生態環境感知能力、汙染源監控能力、工業園區環境監控、生態環境監測預警、重點汙染防治、環境應急、環境服務、生態環境監控中心、信息安全等領域建設,全面完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增強現代化治理能力,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建設“強富美高”新港城注入新動能,奠定堅實基礎。

via:交匯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