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精明人,遠離無效社交

有這麼一則寓言故事:有個砍柴的,特別羨慕放羊的,經常跑去跟放羊的聊天,結果如何呢?

砍柴的和放羊的本就不是一個世界的,聊了一天,放羊人的羊吃飽了,砍柴人卻耽誤了砍柴。


阿鋮是我一個朋友。初識時,覺得這人的情商不高,對人太過冷漠。他是個連寒暄都不願意寒暄的人。

所以給我的第一感覺並不好,哪比得上那些能在一起胡吃海喝,胡吹亂侃的朋友呢?換句話說,誰不喜歡笑臉相迎,稱兄道弟的人呢?

不過,這個世界往往是相反的,有些不太好相處的人,反而能成為朋友。反之,迎面就稱兄道弟的人,往往只是過客。這麼些年來,這句話屢試不爽。

所以,居然能跟阿鋮成為朋友。


我問阿鋮:你似乎不太喜歡與陌生人打交道?

阿鋮有著南方人特有的狡猾,他說:不是我不喜歡跟陌生人打交道,而是很多時候,純粹是浪費時間。一群人坐在一起嘴上稱兄道弟,各種恭維和假笑,但其實心裡各種不Care,這些人真能指望得上?既然指望不上,我又幹嘛要浪費時間呢?

聽完後,我腦海裡情不自禁的冒出了兩個詞:現實,精明。

這個時代,說一個人現實,也不是貶義詞。畢竟各種社交場合,誰不是抱著“多個朋友多條路”的想法呢?尤其是希望能夠結交上流人物。

我們經常會聽見有人說:“我跟某某大人物是朋友”。每次聽到這樣的話,我總是覺得“他”是個可憐人。其一,“他”肯定很努力的想結交大人物了。其二,“他”將某某大人物當成了社交貨幣。


阿鋮是個現實的人,在他看來,沒有利用價值的人,又何必結交呢?


可誰能想到,這麼一個身高一米八二,“冷若冰霜”的男人,居然是靠圈子和社交吃飯的呢?

匪夷所思嗎?是因為阿鋮知道自己是個“砍柴”的,所以他只願意跟“砍柴的”社交。對於“放羊的”,阿鋮覺得,不是一個圈子的,八竿子碰不到,合作機會渺茫,所以也自然就不願意浪費時間了。

這是真事,我多次親耳聽見,有人請阿鋮吃飯,阿鋮在電話裡,以“出差”、“陪孩子”,甚至“騎自行車”等等各種奇葩理由拒絕。

用阿鋮的話說:“跟不認識的人吃飯,你不覺得膈應嗎?”

確實。


很多人都想混進富二代的圈子。

我有個朋友文博就有這麼一個崇高的理想,跟富二代成為朋友,他堅信“人脈及錢脈”。論工作能力,文博還是不錯的。所以,他才有機會跟老闆的兒子走的很近。

文博覺得這是個機會,於是為少東家鞍前馬後,赴湯蹈火。少東家倒也很講義氣,給文博引薦了很多“揮金如土”的富二代們。隨即,文博扛不住了,他發現就他那點工資,根本不夠陪“朋友們”夜夜笙歌的。

我跟文博就是在一次飯局上認識的,所以很瞭解文博的心思,無非是想要“二代們”的人脈和資源。

我覺得不可能,因為根本不是一個圈子的,根本玩不到一起去。而且,以我對“二代們”的認識,這些人雖然沒讀過《厚黑學》,但個個都是個臉厚心黑的主。

文博很努力了,終於有個“二代”願意投資他,於是文博的朋友圈裡多了各種榮譽,各種合影。不過,我的一個朋友卻跟我說了另一個版本:

“那個富二代投資文博,其實就是想套牢文博,不發工資,讓文博義務打工。所以項目贏了,人家拿大頭。項目虧了也沒關係,誰會在乎那點錢?可是文博拿什麼虧?文博啊,人前風光,人後受罪。”

三年後的一天,文博跟我說:阿信,幸虧你沒往哪個圈子裡鑽,哥們,我是被徹底套牢了。

一語成讖!


說起社交這件事,大多數人都堅信“多個朋友多條路”的宗旨,所以在各種局中奔波勞碌。

曾幾何時,我也是如此,甚至樂此不彼。結果是“碩果累累”,手機裡躺著各種“董事長”、“總經理”、“創始人”、“KOL”們的聯繫方式,用一些朋友的話說,都是大能量的人物。

有時候跟這些人稱兄道弟,倒也有種莫名的幻覺,覺得自己也是個人物了,甚至恬不知恥的幻想著,能得到某個大佬的提攜,走上人生巔峰。

結果呢?兩個字“呵呵”。後來我想明白了,我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除非我能給他提供某種幫助,否則休想撈到半點好處。畢竟,老闆再大,錢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提攜和幫助是相互的。

有句話叫“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其實是不對的,“在家靠父母,在外靠自己”,因為你有了價值,才會有朋友可以依靠。

只有平等交換,互惠互利,才能互相幫助!


我們身邊總會有這麼一些人,他們會花很多時間參加各種局,美其名曰:交朋友,處關係,熱衷於張口閉口,我跟誰誰誰是朋友,感覺很有面子。

其實,掛在嘴上不是朋友,擱在心裡才是朋友。你不在別人心裡,別人也只存在於你的嘴上,又如何能稱之為朋友呢?

萍水相逢的點頭之交不叫朋友,叫路人。那不叫關係,更不叫朋友,只是過客。我們只是別人心目中的路人甲,別人亦只是我們人生中的過客。大多數時候,就如兩條平行線,不會有任何交叉點。


砍柴的和放羊的,道不同不相為謀,所以是“無效社交”,關鍵在於,雙方之間的關係不符合“利益之交”的要求:在事業或者具體工作上,他們並沒有獲得利益或者進行資源交換,所以這種關係大多是“無效”的。


因此,所謂朋友,就是在關鍵時候,我能幫你一把,你也能幫我一把,是一種公平利益交換,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人情往來”。


你要知道,能幫助你的人,不是你的人脈。你能幫助的人,才是你的人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