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會找回屬於自己的“么雞”


3月25日,成都天府新區公安局興隆派出所民警把裝有麻將牌“么雞”的信封,交給前來領取的群眾,還囑咐他們,打麻將的時候要注意個人防護。



3月25日,隨著四川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變為三級,“經營性麻將館”可以開業,這些“么雞”也回到了群眾手中。


當成都人開始打麻將了,就意味著生活真的恢復常態了。外地人很難理解成都人打麻將的熱情,但一地有一地的風俗。對成都人來說,在河邊喝茶、掏耳朵、打麻將,才是最日常的節奏。


日常生活本身就意味著力量。昨天,有媒體在武漢街頭拍到有人遛狗,照片給很多網友以鼓舞。對武漢人來說,“可以遛狗”不僅意味著人們可以更自由地出入小區,也意味著生活變得更正常、更豐富。人們從這樣的細節中看到的是一個更廣闊的世界。


在成都,餐館恢復堂食意味著一個階段。全國各地的餐館都相繼恢復堂食,但是餐廳生意普遍不好。因為政策雖然已經到位,但是信心和習慣的恢復仍然需要時間。為了增加人氣,成都城市管理部門允許一些臨街餐館可以在不影響交通的情況下“佔道經營”,很多街道瞬間就多了“煙火氣”。


“煙火氣”很難用經濟學公式來衡量,它或許是生活中最神秘的部分,有了煙火氣,也就有了歸宿感和安全感。對成都人來說,能夠喝茶打麻將,比吃路邊攤更進一步,是真正的“到位”。


因此,“么雞”就成了正常生活的象徵物。缺了“么雞”,麻將就莫法打。它在麻將牌中是最小的“條”,但也是不可或缺之物。在所有的麻將牌中,它的圖案又是最特別的。警察當時拿走“么雞”而不是“一萬”和“一筒”,可能只是下意識動作,但也是深諳成都生活的精髓,“么雞”就是麻將的靈魂。


長達一個多月的居家,導致很多人的生活節奏都亂套了。生活變得沒有規律,早睡早起的人開始熬夜煲劇;平常很講究的女孩,一週都不用一次口紅;喜歡看書的朋友,也有不少感嘆只能看最輕鬆的——他們都失去了一點什麼,就像麻將失去“么雞”一樣。


每個人都需要自己的“么雞”,這個“么雞”就是日常生活的節奏。一個熱愛跑步的人,當他能在路上奔跑,他就找回了自己的“么雞”。準時的公交車,小區門口的早點,單位附近常吃的館子,總有一些特別的、對個人來說更重要的“細節”,需要找回和激活。人們通常會用“等完全自由了,我們就……”這樣的句子,來表達那個願望。


網紅酒館開始排隊、星巴克人聲鼎沸,人們大聲談著夢想或者盈利模式,熟悉的生活已經回來。在這個意義上,警察還給群眾的“么雞”,真是一個標誌性時刻,有點像麻將桌上那一聲興奮的“胡了”。第一聲春雷已經響起,每個人都會找到屬於自己的那張牌。


特約評論員:張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