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有人把“道氏理論”講明白了,簡單實用,值得深讀十遍

思維的漏洞

在美國的西部地區,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測試題。

一位培訓師給學員講課時,提出了一個問題:“一家體育用品店來了一個聾啞人,要買一副滑雪杖,他便衝售貨員做出滑雪的姿勢,售貨員遞給他一副滑雪板,他搖了搖頭,又做出手拄滑雪杖的樣子,售貨員這才明白過來,就給他拿了一副滑雪杖。那聾啞人走後,又進來了一個盲人,他是來買一個拉力器。我的問題是,這人買一個拉力器,使用什麼方法,是最快捷、最明瞭的呢?”

“他雙手做出抻拉狀就可。”一個學員回答道。

“這樣比劃,一看就明白了。”其他的學員也表示贊同。

“其實,這盲人買東西,只要開口說一下就行了,因為他是盲人,又不是聾啞人,是能開口講話的。”培訓師望著那些學員,笑了笑,說:“你們這就是落入慣性思維的窠臼,而慣性思維會把人帶入死衚衕,對事物的看法和認知都會受到束縛。”

可見,在一些事情上,我們因受心理因素的影響,大腦也會出現思維的漏洞,往往容易進入思維的死角,也就避免不了會對事物做出錯誤的判斷和選擇。

投資者賠錢的原因 根本原因:沒有正確的交易理念,沒有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沒有執行交易計劃,靠預測想象交易,通常掙一點就平倉,賠了遲遲不止損。掙小賠大,違背了成功的根本原則。

投資者常常是資金少,頭寸大;急於掙錢,入市越頻繁,賺錢越艱難。

冒大風險卻搶蠅頭小利,註定是要踏上虧損之路。

追求完美,把自己當神仙,總想搶頂或者搶底,那是不可能的。抓到趨勢的一段足夠了。

許多投資人是用感覺和情緒交易,而不是用大腦去交易,用交易系統交易。

滿倉操作,極小的波動,也可能損失很大,心理壓力大無法止損,最終被迫斬倉出局。

一年中大的機會就幾次,一天中主要的波動幅度就在十幾分鍾內完成,交易大多本身就是風險。

生活從來就不是一條直線。第一個成年人都知道這一點,可是,當我們在觀看圖表時太容易被引導得忘掉這一點。對市場寬容,市場也會寬容我們!過分追求投資機會和價格的完美,只會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損失。

通常情況下,市場不會朝任何方向直來直去。

所謂市場趨勢,正是由波峰加波谷依次上升或下降的方向所構成的上升、下降、橫向延伸三種趨勢。

市場上大多數時候,大多數投資者都是錯的,錯誤主要是被回調波動誘導。

看對趨勢的人多,但是想到趨勢可能回調,而平倉或做反向操作,忽視趨勢的人更多。

要想抓住趨勢,就得放棄小的波動;找到趨勢的工具也很重要。相信感覺不如相信眼睛。

大多數技術工具和系統在本質上都是順應趨勢的,其主要設計意圖在於追隨上升或下降的市場。


終於有人把“道氏理論”講明白了,簡單實用,值得深讀十遍

股市,要笑得出來的人很難得的,能笑得出來的人都是經過相當的煎熬的,期間的心路歷程,絕非三言兩語可以道盡,箇中滋味只有走過的人才可以明瞭。

為什麼這裡是賣點? 對了!高不過前天的高,低破了前一根k線的低嘛。這就是起跌k線。至於要跌多少?就看何時出現止跌和起漲了,買賣的技巧其實是很簡單的,衝浪的方法也不難,不需捨近求遠, 想了老半天、思考了老半天, 最後還是無語問蒼天!

操作股票不必預設立場,也不要自認非凡能預知高低點,完全依法定法定點操作,就是贏家。莊家沒說賣出之前,我們就繼續和他玩,莊家的訊號知道吧,如果還不知道,再回去畫圓圈,要能瞭解莊家的語言,才能和莊家愉快的共舞。

空頭的浪加起跌k線,是簡單的放空原則。簡單兩句,如此而已。況且空頭趨勢已經形成,順勢而為,如果你做多,老是在停損出場,也應知道已離空頭不遠,要獲利,此時選股做空,不失一策,股市是殺戮戰場,對敵人不可太仁慈。

做股票不但要會買,還要會賣。短線盛行,上漲的時間很快且短,股價一旦反轉,速度,幅度也很驚人,介入股市,就要隨時準備接受震撼教育。

多頭格局,投資人波段找會漲的中小型股做多,但是空頭格局,怎麼辦呢?尤其是大盤走空之時,怎麼辦呢?對一般只會作多的散戶,我的建議是:休息,觀望。

投資不過是一場關於如何衡量勝算的遊戲,你所要做的是計算每一筆交易的風險報酬比,並判斷這筆交易是否划算,然後投入你所能承受風險的資金。記住永遠給自己留下下一次交易的機會。30%交易技術+30%風險控制與資金管理+30%紀律+10%運氣=投機成功。

交易之道在於,耐心等待機會,耐心等待最有力的風險報酬比,耐心掌握機會。

小資金沒有戰略建倉的必要,不需要為來年未知行情提前做準備。不需要和主力患難到底。明顯下跌趨勢中,20-30點的小反彈,根本不值得興奮和參與。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行動多並不一定就效果好。有時什麼也不做,就是一種最好的選擇。不要擔心錯失機會,善獵者必善等待。在沒有大機會的時候,要安靜如一塊石頭。

投機的核心就是儘量迴避不確定走勢,只在明顯的漲勢中下注。並且在有相當把握的行動之前,再給自己買一份保險(止損位擺脫出局),以防自己的主觀錯誤。

當你感到困惑時,不要做出任何交易決定。不需要勉強進行交易,如果沒有適當的行情。沒有勝算較高的機會,不要勉強進場。股市如戰場,資金就是你的士兵。在大方向正確的情況下,才能從容的投入戰鬥。要先勝而後求戰,不能先戰而後求勝。

做交易,必須要擁有二次重來的能力,包括資金上,信心上和機會上。你可以被市場打敗,但千萬不能被市場消滅

我們來到這個市場是為了賺錢,但是這個市場卻不是全自動提款機。進入股市,就是要搶劫哪些時刻準備搶劫你的人。股票投機講究時機和技巧,機會不是天天有,即使有,也不是人人都能抓住。要學會分析自己擅長把握的機會,以己之長,攻彼之短。有機會就撈一票,沒機會就離開。如果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擅長什麼,就不要輕舉妄動。與鱷共泳有風險,入市撈錢需謹慎。

做交易,最忌諱使用壓力資金。資金一旦有了壓力,心態就會扭曲。你會因為市場上的正常波動而驚慌出局,以至事後才發現自己當初處於非常有利的位置。你也會因為受制於資金的使用時間,在沒有機會的時候孤注一擲,最終滿盤皆輸。

資金管理是戰略,買賣股票是戰術,具體價位是戰鬥。

在十次交易中,即使六次交易你失敗了,但只要把這六次交易的虧損,控制在整個交易本金20%以內,剩下的四次成功交易,哪怕用三次小賺,去填補整個交易本金20%的虧損,剩下一次大賺,也會令你的收益不低。


技術鼻祖教你看懂趨勢——道氏理論

這套理論可了不得了

被譽為股市技術分析的源頭

分析源頭的鼻祖

終於有人把“道氏理論”講明白了,簡單實用,值得深讀十遍

道氏理論主要有三個要點

1、市場的平均指數包容和消化

一切因素和信息(除了上帝的行為)

2、任何走勢都有三種運動方式構成

3、確定趨勢

第一條用在咱A股就是十個字:

股票指數反映一切信息

終於有人把“道氏理論”講明白了,簡單實用,值得深讀十遍

而且大指數與小指數要方向一致

才有參考價值

終於有人把“道氏理論”講明白了,簡單實用,值得深讀十遍

持續上漲表示情緒高漲

反之則表示市場情緒低落

很難在指數持續大跌中賺到錢

傾巢之下無完卵的道理都懂

終於有人把“道氏理論”講明白了,簡單實用,值得深讀十遍

但還是會有人僥倖認為

自己的股會是那一兩個沒摔碎的

終於有人把“道氏理論”講明白了,簡單實用,值得深讀十遍

確實,哪怕大跌也有漲停的股票

但是跌停的更多

所以第一條再說直白一點就是

順勢而為,不要與趨勢做無謂的鬥爭

第二條是說,任何走勢都不會

一直漲或一直跌

終於有人把“道氏理論”講明白了,簡單實用,值得深讀十遍

說的好專業,其實你都懂

主要趨勢運動就是股市整體趨勢

終於有人把“道氏理論”講明白了,簡單實用,值得深讀十遍

也就是所謂的牛市或者熊市

雖然在咱大A還有猴市...

終於有人把“道氏理論”講明白了,簡單實用,值得深讀十遍

次級運動方式就是

在大走勢中的次級走勢

其實就是反彈和回調

終於有人把“道氏理論”講明白了,簡單實用,值得深讀十遍

日間運動就是小的週期走勢

也是就是更小的起伏波動

終於有人把“道氏理論”講明白了,簡單實用,值得深讀十遍

他們合體也就變成了這樣

終於有人把“道氏理論”講明白了,簡單實用,值得深讀十遍

確實,除了這三種

還真沒別的形態了

第三條,確定趨勢就是

如果上升走勢能夠不斷突破前期高點

回落時不低於前低點

這就是被判斷為牛市

終於有人把“道氏理論”講明白了,簡單實用,值得深讀十遍

反之,下跌走勢不斷突破前低點

回漲不高於前高點

這樣的市場就是熊市

終於有人把“道氏理論”講明白了,簡單實用,值得深讀十遍

而且趨勢必須要得到量的確認

也就是說上升趨勢中

成交量一定是漲放量,跌縮量

終於有人把“道氏理論”講明白了,簡單實用,值得深讀十遍

反之 漲縮量跌放量

終於有人把“道氏理論”講明白了,簡單實用,值得深讀十遍

道氏理論還認為,只要不出現拐點

那麼就要默認行情的繼續

那什麼是拐點呢?

道氏理論中拐點分三步形成

1、 趨勢線被突破

終於有人把“道氏理論”講明白了,簡單實用,值得深讀十遍

2、上升趨勢不再創新高

或下降趨勢不再創新低

終於有人把“道氏理論”講明白了,簡單實用,值得深讀十遍

3、在上升趨勢中

價格向下穿越先前的短期回檔低點

或在下降趨勢中

價格向上穿越先前的短期反彈高點

終於有人把“道氏理論”講明白了,簡單實用,值得深讀十遍

這三步相當於道氏理論

對趨勢發生翻轉式的判斷認定

可以大概率判斷出趨勢的當前狀態

以及操作時機

這套理論不僅能用在大盤上

在個股上也可以很好的體現出來

我們用個股舉個例子

終於有人把“道氏理論”講明白了,簡單實用,值得深讀十遍

首先先畫出該股的次級運動形態

並畫出它的趨勢線(如何畫線點擊回顧)

次級形態下穿趨勢線意味著

大趨勢可能會出現變動

終於有人把“道氏理論”講明白了,簡單實用,值得深讀十遍

下穿趨勢線後的回漲並未創新高

就緊接著回落

終於有人把“道氏理論”講明白了,簡單實用,值得深讀十遍

回落破前低點後

確認行情反轉

終於有人把“道氏理論”講明白了,簡單實用,值得深讀十遍

上面是上升趨勢的例子

再來一個下降趨勢的

終於有人把“道氏理論”講明白了,簡單實用,值得深讀十遍

我就不多說了

3步確認拐點

終於有人把“道氏理論”講明白了,簡單實用,值得深讀十遍

值得一提的是

由於人的性格不同

也會導致拐點判斷的不同

比如說激進派和保守派

在同一走勢中就會選出兩個不同的拐點

終於有人把“道氏理論”講明白了,簡單實用,值得深讀十遍

這個沒有對錯

但不論是激進派還是保守派

都要以區分趨勢還是次級走勢為重要目標

不過這個理論也存在缺點

比如滯後性

漲了三分之一,才提示能入場

跌了三分之一,才提示要出場

終於有人把“道氏理論”講明白了,簡單實用,值得深讀十遍

終於有人把“道氏理論”講明白了,簡單實用,值得深讀十遍

但純技術面的第一追求就是概率

所以不要去糾結怎樣賺大錢

而是思考怎樣不斷的賺錢更有效

終於有人把“道氏理論”講明白了,簡單實用,值得深讀十遍

它大面積涵蓋了技術面的基礎內容

但不管任何一種技術和理論

都要系統深入學習,才能發揮到極致

千萬別略知皮毛就放手去幹


務必以風險為考量,你的策略必須經的起考驗,別讓自己承受過大風險。

判斷的目的,在於讓部位以最小風險的方式來得到最大利潤,後勢的判斷就必須融入你的部位已發生的利潤或虧損,所以會較複雜。當部位出現利潤時,就讓利潤自行發展,只要自己設定個出場時機,決定在何種情況下“獲利出場”,那這筆交易就算成功,並不需要一定要將入空頭部位在最低點出場才算對,多賺少賺都是賺;相反地,當部位出現虧損,此時,我認為並不是要證明自己看法一定對的時候,將虧損部位做出正確的處理才是當務之急,越堅定自己一定對,小心虧損會悄悄地以幾何的速度擴大,讓你因一筆交易永遠無法翻身。

“永遠不要加碼虧損的部位”, “永遠只加碼賺錢的部位”,這句話的精神就在於,“不讓你的虧損部位有機會呈倍數成長”,因為我們的資金是有限的,我們的判斷不可能100%正確,為了考量風險,我們必須如此做。

要往壞處想,要想想可能的風險,有虧損時,第一件重要的事是減少虧損。

一個是以風險考量,一個是以利潤考量。但想想,走勢不如預期時,怎麼辦?換言之,將一些利潤搬過來抵銷風險是不得已的做法,“因為我們的資金有限,因為我們可能會犯錯”。

那麼同樣的走勢,就會很多不同的操法,且每個人都不同,沒錯,這是操作較複雜的地方,必須考量利潤,又必須兼顧風險。這個人可能在此減碼,但有人可能在此加碼,沒有誰一定對或錯。

“預測行情”本來就是一個很大的迷失。將可能的走勢列出,再來擬策略對付。在我的觀念裡,“策略”才是賺錢或賠錢的關鍵,“預測”只是一種偏多或偏空的看法。

策略的擬訂是最多人忽略的,也是最難的。即使擬訂好策略仍要經過不斷的測試,不要去怪行情怎麼奇怪的那樣走,那是因為我們的策略經不起考驗,一個好的策略甚至於可以在準確率只有三成的情況下還賺錢!

不要去猜底部,這就是個很重要的策略。我看空並非我認為未止跌,而是沒有理由讓我看多。從萬點一路做空下來,很順利,那有什麼理由讓我改變去做多呢?只因為跌的夠多嗎?還是因為今天大漲?還是因為跌不太下去了?對空頭來說,現在只是一個如何獲利了結的問題,但對多方來說,還有很多不利因素在,所以策略上當然要保守。

不要被別人的偏多或偏空的看法影響了,“更不要被自己偏多或偏空的看法影響”。trader可以有偏多或偏空的看法,但操作時,請遵守中性的原則!

買進股票等它漲是件天經地義的事,但務必思考,如果不漲,該怎麼辦?這就是策略。

會不會破低點,其實對操作來說,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果破低點,你的策略是什麼?如果沒破,你的策略又是什麼?

量縮為空頭市場之特徵,但我不拿量來預測高低點,因為多頭市場,瘋狂後還有更瘋狂,

到底量縮止跌,還是量增止跌?

如果底部是出現所謂反覆打底的情形,那會在不斷的低檔震盪中,量越來越縮做整理,這時的底部會是量縮情形,人氣退潮、乏人問津,跌也跌不太下,漲也漲不太起來,通常較長線的底部都是這樣的情形,所以起漲時會緩緩的,眾人疑惑,但買盤慢慢加溫脫離底部;

還有一種底部,通常是一個大波段中的中波或小波,主力做出最後的趕底急殺,但另一手又將急殺籌碼接回,然後大量拉昇做v型反轉,急速上拉,這時反而會出現量增。這東東,就是主力操盤的手法。 

主力想上攻,拉昇的時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有時並非想拉就可以拉抬成功,錢多寡不是最重要的關鍵,而是靠頭腦。例如大殺有兩種極端的情形:

a. 一路向下殺,見漲就殺。這種想扭轉盤勢較難,因為一路都有人套牢,主力即使向上拉,套牢者都急忙解套,故反而在某個較大關卡形成一股力量,如主力買盤後繼無力,會被賣壓殺回原點,那主力的拉昇全部浪費。

b. 直接跳空向下大殺,殺幅驚人。這種情形,要v型反轉反較容易,因為跳空中間的價位無人套牢,拉昇無阻力,只是主力要不要拉的問題。

對長線看法上也是如此,殺幅及形態都是很重要的觀察重點。



永遠不要賠錢:控制風險

投資法則一:永遠不要賠錢。

投資法則二:永遠不要忘了法則一。 ——沃倫.巴菲特

“先生存,再賺錢。” ——喬治.索羅斯

保住資本永遠是地一位的!

投資大師:相信最重要的事情永遠是保住資本,這是他投資策略的基石。失敗的投資者:唯一的投資目的就是“賺大錢”。結果,他常常連本錢都保不住。

一般來看,保住資本就是不賠錢。它被看作是一種限制性策略,會限制你的選擇。但投資大師重視的是長期效益。他不會把他的每一筆投資都看成離散的、個別的事件。他關注的是投資過程,而保住資本是這個過程的基礎。保住資本已經內化到他的投資方法中,是他所作的每一件事的依據。

這並不意味這投資大師再考慮一筆投資時總會首先問:我怎麼才能保住我的資本?事實上,在做出投資決策的那一刻,他甚至可能不會想到這個問題。

在你開車的時候,你想的是如何從A點到B點,而不是保命。然而,保命目標卻是你開車方式的基礎。例如,我總會與前面的車保持一定距離,距離多長視車速而定。在這一規則下,我可能在必要的時候急剎車,避免撞到前面的車,避開對生命和肢體的危險。遵從這一原則意味這生存,但在我開車的時候,我根本不會想這些東西,我只是保持車距罷了。

同樣,投資大師不需要去考慮保住資本。在他投資規則下,他自然能保住資本,就像**保持車距來避免死於車禍一樣。

不管個人風格如何,投資大師的方法總是投資於巴菲特所說的“高概率”事件,他們不會投資於其它任何東西。

如果你投資於“高概率”事件,你機會肯定能盈利。而損失風險微不足道——有時根本不存在。

當保住資本內化到了你的系統中,你只會做這樣的投資。這就是投資大師的秘訣。

對投資大師來說,投資不是副業,而是他的生命——因此如果他賠了錢,他就失去了生命的一部分。

如果你損失了投資資本的50%,你必須將你的資金翻倍才能回到最初的起點。

如果你的年平均回報率是12%,你要花6年時間才能復員。對年平均回報率為24.7%的巴菲特來說,要花3年零2個月;而回報率為28.6%的索羅斯“只需”花2年零9個月。

多麼浪費時間!

果最初避免損失,事情豈不是會簡單一些?

你應該明白巴菲特和索羅斯為什麼會大聲回答說:“是的!”他們知道,避免賠錢遠比賺錢要容易。

永遠不要賠錢!


想學習更多,關注筆者微信公眾號:雪琳論股(y600438)每日圈子更新熱點板塊消息,探討交流炒股技術,分享盈利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