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差館,底層生活的掙扎:沒有山窮水盡,不懂走投無路的悲

一千零一頁 26


紀錄片差館,底層生活的掙扎:沒有山窮水盡,不懂走投無路的悲

01.

前段時間看了一部紀錄片,周浩導演的《差館》。拍攝地是在廣東的廣州火車站,拍攝時間是2010~2011年的春節前夕,“差館”就是派出所(公安局)的意思。

這部紀錄片本色地還原了火車站的真實日常。

形形色色的人群中,有趕車的路人,有小偷小摸的賊,有販賣各種商品的小販,也有心懷不軌之人……

那裡的執勤民警一刻都不敢鬆懈,派出所裡,每天都有各色各樣的人進進出出,各種奇葩古怪的事情層出不窮。

紀錄片裡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有些許醉意的時候男人和警方說:

“5塊錢的餅乾,關我10天。”

警方同志回答說:

“那是28塊錢,偷別人東西肯定要關的。”

那個男的又說到:

“餓死了,餓死了怎麼辦。”

紀錄片差館,底層生活的掙扎:沒有山窮水盡,不懂走投無路的悲

還有一箇中年男人,帶著年幼的女兒在火車站裡偷竊被抓。他情緒崩潰地哭了,說他有兩個孩子,老婆離婚了,小女孩全程抱著爸爸的手臂默默流淚。

小女孩問道:“爸爸什麼時候回來呀。”

警方和小女孩:“應該要十天哦!過年了以後的事情了。”

小女孩哭著說:“要跟爸爸在一起,以後不做壞事了。”

紀錄片差館,底層生活的掙扎:沒有山窮水盡,不懂走投無路的悲


紀錄片差館,底層生活的掙扎:沒有山窮水盡,不懂走投無路的悲

還有一個農民工,跑到公安局蹭熱水用來泡麵,面是從救濟站領取的,沒有任何的調味料。

他笑嘻嘻地說:

“我錢全部寄回家了,我搞忘記留車費了。”

他在廣州每個月可以掙2000元,到了每年過年前,他就把錢寄回家去,自己就去救濟站尋求幫助。

紀錄片差館,底層生活的掙扎:沒有山窮水盡,不懂走投無路的悲

這些一幕幕的片斷,他們裡面每一個人都觸碰到了法律或者道德的底線。可是我在看的時候,卻無法罵出口。

周浩導演說:

“拍這個片子之前,我從來沒有意識到中國有這麼多文盲。”

02.

可在沒看到這個紀錄片之前,我就已經看過比他們更可悲的人,看到過那些在生活裡苦苦掙扎的人。

我是廣東一個四線小城市人,2010年正是我踏入廣州求學的第一年。

廣州汽車站到廣州火車站需要經過一座天橋,那座天橋帶給我的心理陰影長達5年之久。

不記得因什麼事情,那天晚上下課之後要去姨媽家裡,那時差不多是晚上10點鐘,那段路基本沒有什麼路人了,我怕趕不上末班地鐵,就一路小跑著去火車站的地鐵口,那也是我夜晚第一次一個人路過那座天橋,天橋兩邊的地上坐著一些人,小跑的時候眼睛餘光感覺到很他們在看著我,我就停下來了一會,當我看清狀況之後,我撒腿就跑。

我看到很多人彘(意思是被人故意弄殘疾身體,以乞討為主幫那些人賺錢的工具)他們被人惡意地放在那裡。對於那時候後的我,這畫面讓我害怕得不行,一直跑到地鐵站裡看到工作人員,我才安心地停了下來,那時衣服已經被汗溼透了。

直到後來,我才知道,那些人彘的形成,有多悲慘,他們心裡一絲一毫的希望都沒有,不知道日子是何年何月,每天如行屍走肉,想活不容易,想死也不能。

從那之後的幾年時間裡,我再也沒有晚上走過那條路了,幾年以後,和朋友路過,因城市的新容貌建設,那裡已經不再允許那些人了,可我知道他們一定是被帶到了其他地方,繼續著他們悲慘的命運。

  • 你沒看到過,就不會明白那種絕望,有多悲哀。

03.

很久之前的一個新聞:

在臺風來襲之時,54歲的周榮為了阻擋貨車翻車,狂風中用身體推車被砸身亡。


車是借錢買的,不到一個月時間,家裡的收入就靠這輛車。

紀錄片差館,底層生活的掙扎:沒有山窮水盡,不懂走投無路的悲

當時很多人指責他“無知”、“傻”,為了一輛車連自己的生命都不要了,可是這輛車對他來說就是生命,我看到的不是車比命值錢,而是人生的心酸。

  • 很多時候,你沒山窮水盡過,真的不會懂那些人兒會為了幾十上百塊錢,連生命都可以不要。

《紅與黑》作者司湯達說過:

“人類從地獄來到天堂,我們必須要路過人間。”我們哭著來到這個世界,就是要走一段艱辛而不易的人間之路。

  • 有人住高樓,有人住深溝;有人萬丈光芒,有人一身鐵鏽。
  • 有些人僅僅活著就已經是拼盡全力了,我們儘量不要去指責他人,我們不知道他經歷過什麼,又處於什麼樣的掙扎之中。
紀錄片差館,底層生活的掙扎:沒有山窮水盡,不懂走投無路的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