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機關裡,越有能力的人越有個性,越有個性越不被領導真正喜歡

在機關裡,越有能力的人越有個性,越有個性越不被領導真正喜歡

新單位裡有好幾個中層幹部,都50多了還在一線拼命,其中還有一位女同志,也是巾幗不讓鬚眉,整天下鄉進田,研究麥苗長勢情況,分析存在問題,研判今年糧食行情,工作群裡他們在田地裡工作的照片滿天飛,讓人不得不歎服他們的敬業和擔當精神。

這幾位中層幹部都是一些重要科室及站所的負責人,擔任職務短則三五年,長則十幾年了。論能力有能力、論實績有實績、論擔當有擔當、論人品有人品,讓人有點納悶,這麼多年來,為什麼一直沒獲提拔呢?看起來領導們對他們也很尊重,見了面都非常親切地主動打招呼,問長問短的,好的跟哥們似的,應該沒什麼矛盾和嫌隙,怎麼就不願意提拔他們呢?

有天和辦公室主任閒聊了一會,順便說起了這件事情,辦公室主任嘆了口氣:你是不瞭解他們,他們有能力不假,也非常敬業奉獻,可是性格也很突出。就拿我說吧,同樣一件事,通知別人,分把鍾就說完照辦去了。通知他們,沒有二三十分鐘說不完,問得特別詳細,特別具體,你得從頭到尾,把始末原委給一點一滴解釋清楚,不然不罷休。我都受不了,你說別人呢?

看來這幾位中層骨幹吃虧就吃虧在個性上面了。也難怪,凡是有能力的人往往都秉性突出,特色鮮明的,概莫能外。小說《鹿鼎記》就曾做過一段描述,讓人印象深刻。說韋小寶受命攻打王屋山,想起了在天津衛有個一面之緣的趙良棟。當時韋小寶是欽差大臣,別人個個對韋小寶阿諛奉承、大加吹捧,唯獨趙良棟不卑不亢,不為所動。這種反差,反而讓韋小寶認定此人肯定為幹才,將之收納過來,並在日後的會見中說道“凡是沒本事的,只好靠拍馬屁去升官發財;不肯拍馬屁的,一定是有本事之人”,說得是一針見血,入木三分。

無論在機關事業單位還是在廠礦企業裡,只要有能力,大可以憑技術吃飯,靠能力生存,走自己的發展道路,不需要依賴和依附領導。在行為處事過程中往往能夠堅持原則,無所顧忌,敢於直面領導,發出自己的聲音,並堅持己見,據理力爭,用不著、也看不上人云亦云、隨聲附和,這在一片唯唯諾諾、俯首帖耳中顯得特立獨行、格格不入,會讓一些愛面子、重形象的領導領導覺得不舒服、不自在,認為你不懂事;有能力的人往往會恃才自傲,不管承認不承認,多多少少有點。對一些憑關係、靠門路上來的領導或者能力偏弱的領導從心裡往外看不起,瞧不上,並在行動上自覺不自覺地有所表現。譬如不會主動向其彙報,遇事不會主動徵求領導意見,能力範圍內的會自作主張,獨立完成,不會考慮領導的感情和心理,凡此種種。次數多了,難免會讓一些領導感到自己不被尊重,不被愛戴,縱然表面上不說什麼,內心裡肯定不痛快。

對這些有能力卻有個性、有稜角的下屬,領導心裡是又愛又恨的。愛其才,工作中可當大任,不用操心,會為自己減輕負擔,創造業績,贏得名聲,帶來實惠;恨其人,用著不順手,時不時會給自己臉色看,對自己發點小脾氣,讓自己的形象受損,威嚴降低,還拿他們沒辦法,天天受氣。

對這些人,領導往往會維持表面上的和諧團結,天天哄著、捧著,多送些高帽子,可能的情況下給評個先進,弄個表彰,額外發點獎金福利什麼的,讓他們感到自己被器重、被優待、被高看,從而更加努力拼命地幹工作,生命不息,奮鬥不止,衝鋒陷陣在第一線上,為單位創造更大的成績。但在關鍵提拔上,領導基本上是不會考慮的,畢竟社會上沒有那麼多寬宏大量、胸襟開闊的人。

這也是為什麼狗比貓更受歡迎的原因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