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一個地方旅遊,你是怎麼發現當地的特色小吃的?

我愛紫色雞尾酒


每到一個地方旅遊,我是怎麼發現當地的特色小吃的?辦法有三個:一是當地遊玩中尋找;二是從網上查閱;三是別人推薦。

當地遊玩尋找

去年10月西北環遊中,我們到達山西大同市。在仿古街遊玩的時候,在鼓樓附近看到一家“鼓樓刀削麵”,因為早就聽說過山西刀削麵好吃,於是我們一行8人決定在此吃刀削麵。

這家麵館裝修風格有點中西合璧,整個建築中國風十足,但坐位又是西式的卡坐。就吃一個刀削麵都拍了好多照片,惹得服務員忍不住笑。在這裡吃的刀削麵味道不錯,還有一種叫皮凍的小吃,米粉做的,很好吃。

網上查閱

也是去年10月西北環遊中,在山西平遙古城,我們就是從網上搜到的一家叫“地煮婆牛雜”網紅店。記得當時還導航找過去的,到了才發現這個店是年輕人喜歡的小吃店,牆上貼滿花花綠綠的小紙片,那是在這家店吃東西的人寫下的留言。我們8個人一人吃了一碗牛雜湯,第二天早上樊妹還想去吃,居然沒找著。

今年4月上旬,在江西南昌的時候,我們也是在網上搜到一家叫“張家宅”私房菜。這傢俬房菜沒讓我們失望,不僅就餐環境雅緻,而且菜的味道很好,尤其是出自贛江的白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最重要的一點,價格合理。

別人推薦

今年4月的江西行中,在婺源縣城,我們吃的早餐,就是我們包車的師傅推薦的一家叫“玉珍早點”的餐館。這家餐館的小吃品種多,而且很便宜。一種叫“糯米籽糕”的小吃我特別喜歡,在婺源的三天早餐,我都吃了“糯米籽糕”,鹹淡合適,糯糯的。

去年10月西北環遊到達陝西宜川縣,我們住的賓館附近有一家“biangbiang面”(打不出這兩字,用拼音代替),就是賓館服務員給我們推薦的,說當地人很喜歡在那家麵館吃麵。也就是在這家麵館,我們吃到了正宗油潑面。油潑面是我看電視劇《白鹿原》的時候就想吃的麵條,在宜川如願以償。大大的青花海碗,寬寬的麵條上是紅紅的辣椒,看著就很有食慾。我們8人還想第二天一早又去吃,結果人家要10點才開門,只得作罷。


綜上所述,就是我到一個地方旅遊發現特色小吃的三個辦法。


燕歸來遊記


作為15年的旅遊從業者,對旅遊中的吃,可謂頗有研究。還記得剛入行,體重不過110斤,現在不說了,各地的美食……兩行淚(哭泣中)扯遠了,我就以我的個人經驗,講一下,我是如何在旅遊過程中,發現當地美食的。謝謝

剛入行的時候,我是帶團導遊。總是會奔向各地。當然,旅行總有豐盛的團餐。但是我給大家說一下,因為旅行社安排的團餐,的它的價位,餐飲的水平,都是當地的中等檔次(因為要控制成本),我要是靠吃團餐,是吃不到什麼當地什麼美食的。舉個例子,我在北京團餐有宮保雞丁,我去山東,安排的團餐裡,可能也有宮保雞丁,屬於家常菜。跟團遊,是挺難吃到好吃的。

我當時不懂,以為美食就這個樣子。直到有一次,在泰安(難忘的地方😃)。一天的遊覽結束了,然後遊客吃完飯,回房休息。當地的導遊請我們這邊的司機和和導遊一起吃飯。然後吃的就是泰安的當地的美食特產。我記得是有炒雞,還有泰安的豆腐,還有泰山的煎餅。這個煎餅可不是泰山上賣的那些咬不動的那種。我也不太清楚怎麼做的,特別好吃。跟我們天津的煎餅果子挺像,但是,風味不同,感覺是非常好的一頓盛宴,從餐飲,更加了解了當地的風俗。一瞬間,打開了我新世界的大門,從那裡就步入了我長肉的不歸路。

從此後,接下來的帶團,同時也就變成了我的個人的美食之旅。去到任何一個地方,把客人們安排好了以後,晚上休息的時候,我就會,請當地的導遊帶著我去嘗一嘗,當地的特色美食。比如去桂林,一定要去吃桂林米粉,吃一吃正宗的烤乳豬,啤酒魚。去杭州,嘗一嘗東坡肉是必須的,樓外樓西湖醋魚好吃啊好吃。去蘇州,松鶴樓是必去的地方,松鼠鱖魚特色。走到哪吃到哪,胖也無所謂,滿足口腹之慾才是真的。

現在我呢,從帶團的,也慢慢的變為了自由行,然後,也是經常揹著包去各個城市去轉。尋找美食的話,我先是從網上查一查當地的主要特色的餐飲,然後看口碑的飯館,然後揹著包去就行了,大家也可以去看看那個韓國白老師在城市裡吃飯的節目。和我差不多,走的都是一些小路,避開熱門的景點周邊,會有很好的很好的美食店。

這就是我,一個旅遊者,一個美食家(其實就是個愛吃的人)給大家的分享,建議大家多去嚐遍好吃的。別怕什麼,人生苦短及時行樂嘛,哈哈哈,謝謝大家。





歷史遊樂家


每到一個地方旅遊,除了欣賞當地的美景以外剩下的自然要專注於特色小吃與美食上面了。

我發現當地特色美食與小吃的方法

1

大眾點評網

這個軟件大家應該都不陌生,我一般到達哪個城市都是先看大眾點評網的美食排名推薦,以及消費者的評論,然後在遊玩景點之後就去品嚐一下。這是一種途徑,也是我常用的方式。

2

當地人推薦

每到一個城市遊玩住宿是必不可少的,在住宿的時候可以向當地人打聽一下有什麼特色小吃,他們一般都會很樂意給你推薦的。去過不少城市發現當地人都很熱情,很願意幫助人,讓在外地的我也感到一絲溫暖。

我基本就會用這兩種方式,還有的人說跟團時問導遊,我沒跟過團,所以不敢妄下定論,但個人感覺相對來說會比較靠譜吧,畢竟當地導遊知道的比較多。但個別導遊會不會給你推薦到他們有合作的地方就不好說了,網上報道導遊推薦吃海鮮的地方最後既不好吃又很貴的事情也不是沒有過,主要還是看人吧,畢竟這個社會還是好人多不是嗎。

好了,就分享到這裡吧,雖然說的都是很普遍的方法,談不上妙招,但希望對大家有一點點幫助,旅途愉快。


一本正經聊旅遊


做為一個經常旅行的美食達人,尋訪當地美食也是旅行非常重要和享受的一部分。為了有效的品味到最正宗和美味的小吃,我的辦法一般是提前做攻略、到達後請當地人推薦、參考美食網上的美食評論和推薦。

1.出行做攻略是個好習慣。這個環節也充滿了美好的想像,不僅提前瞭解了目的地的情況,挑選出一定要去的地方和美食,規劃路線,免得到了當地抓瞎。記得我第一次旅行時沒有經驗,到達了當地才開始到處打聽當地景點和名食,結果住的離美食街遠,時間又不夠充分,等玩了一天下來,覺得累也不想走太遠,就湊合在住處附近簡單吃點,草草了事。後來每次出行都會找點時間做個行程規劃,有時在網上看看推薦,有朋友是當地人的,就直接問問他們的建議。定下了日程,把住所預訂在活動的範圍附近,又輕鬆又方便。

2.請當地人推薦。如果沒有朋友在當地接待你,可以問問酒店前臺,出租車司機或者當地遇到的附近居民,他們可能會推薦一些當地人常去的小店,風味十足,還不貴;

3.美食點評網站是個方便的工具。我比較常用的是大眾點評網和美團。不管是當地人推薦餐廳,還是自己做攻略找的,都可以在上面找到,做對比。比如餐廳的環境,當家菜品,平均消費,基本還有菜單,位置....其它食客留下的評論也很用,有的說人多,你就最好提前打電話,訂位置,或者網上排號。我通常選最有特色的美食,在其它地方難以吃到的。餐廳選開的久,評論多,評分高的。基本篩選完就有心裡有譜,到餐廳看看,人氣旺就肯定沒錯的。

比如,今年春節,家裡來了幾個外地朋友,想去新都玩玩,實際我也沒去過,所以,出發前我瞭解了一下,當地的景點,還有新都最熱鬧的片區--桂湖公園,附近很多當地老店,就安排大家住在這裡,晚上向當地人打聽,他們推薦了 商業中心的老字號兔頭,還有幾家特色餐廳,我在網上了解了一下這家兔頭店是要排隊的,可以網上預約,但是店小,不能堂食,於是我預約了兔頭,按時去取貨。對比了人家推薦的幾家餐廳,選出評分最高的一家美蛙魚頭火鍋。人氣很旺,排隊時有茶水供應,等座時間我們提前點好菜,然後聊著天,啃剛買的兔頭,半小時後排到了,菜也很快上齊。朋友們都說味道很巴適,性價比高,六個人才吃了兩百多。

你出行前也做攻略嗎?








悠遊地球村


去一個地方旅遊,發現當地的特色美食的方式的途徑是有很多種的,根據本人的親身經歷,以下列舉幾個方式。

1。網絡信息查詢!

一般我要去一個旅遊地方,都是通過軟件上的流行度去提前關注這個旅遊的地方,。然後看網友他們推薦一些比較美味的美食,然後看著心動之後,就是特地為了他們奔上去的,所以這種美食都是通過網絡資源獲取的。

2。實踐調查!

到了一個旅遊的地方的時候,不清楚,到底有什麼具體的美食。我都是看著當地的人介紹?我會諮詢路邊的人,有什麼好吃的美食?或者就是看排隊的人數了,一般情況下排的人數越多,那個店的美食一般都是特別好吃的。店鋪比較冷清,沒什麼人的那一家店,估計食物不一定好吃。

綜上所述,我們通過的方式,第一是網絡資源,第二個就是當地調查。通過這兩種途徑,再加上自己的一個愛好選擇,就可以很輕鬆地找到自己的美食,希望這個方法對你有用。



牙籤的戰爭


人們對於舌尖上的追求不亞於男人對女人天生的愛慕!所謂食色性也就是如此了。 每一次旅行,都是品嚐當地特色美食風味和了解當地飲食文化的最好機會。既然旅遊已成行,怎可錯過每個地方的美食!讓自己充份享受旅程的快樂,吃不好就會減分不少。所以如何瞭解和掌握每個旅遊地的美食特點,對於旅行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以國內的旅遊景點為例,景區周圍的餐飲商家類型是很豐富的,有的地方旅遊景點的餐飲具有當地特色,但也有許多地方餐飲完全是舶來品魚龍混雜沒有鮮明亮點。比如千島湖就有當地的千島湖魚火鍋,景點周圍還是能吃到純正口味的。再比如南京中山陵,一個5A級景點裡面的餐飲商店就很難吃到好吃的地方菜。以我個人的旅行經歷,每一座城市純正的美食都不在景點內或景點附近。真正的美食都在城市的街頭巷尾或山莊院落,景點周圍的餐飲商家因旅遊季節淡旺季原因,及稀缺性的景點店面資源,在定價上相對比正常的消費水平要高30%以上。同時因接待的遊客都是一次性消費(遊客很少去了一個景點還會重複去的)所以許多商家在服務上、食材上也不會追求太高,這也造成了在景點附近用餐大都體驗不太理想的原因。更有一些不良商家欺客宰客就是他們提前對遊客制定好的經營策略,因此大家去旅遊景區消費一定要選明碼標價的店鋪,不能選那些標價模糊有多種解釋的商店消費,否則被套路就會讓人玩興大減嚴重破壞旅遊體驗。

那關於美食,該如何去挖掘和了解當地的特點特色呢?方式有很多,但最有效最精準的就是到城裡找40歲以上60歲以下的當地人,看過去有一定消費能力的人當面仔細諮詢瞭解,而不是在景點附近找人問。為什麼要40歲以上60歲以下?原因很簡單他們是這座城市消費的主力軍,肯定了解隱藏在這座城市中的各種特色美食。如果你是跟團遊,那就別想能吃到當地精髓的美食了,因為時間不允許你有這樣的機會去覓美食。

許多人去旅遊,只注重看風景,去過許多地方但都說不出也記不住那些旅遊地核心的內涵。走馬觀花式的旅遊其實除了滿足下對知名景點的好奇心不會有更多的收穫,玩一圈後回到家,心裡告訴自己也就那樣沒啥好玩的。真正的旅遊,每一次都是學習和成長,每一次都是珍貴的記憶,每一次都是身體鍛鍊。而旅遊除了看各種景點景色,最重要的收穫還是來自於你對每個目的地歷史地域文化的認識和了解,這種經歷直接構成了你知識的豐富度和深度。人生的閱歷在旅行中只要用身心去參與感受,去發現和挖掘並記憶每個目的地的核心文化特點,我們每一步的行走都將會是知識財富的積累,我們的人生也會因此更加有競爭力和魅力。











說文談旅


吃,作為旅遊六大元素之首,其在旅遊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可見一斑。瞭解目的地美食有幾種途徑,1、可通過當地官方網絡宣傳平臺,特別是旅遊部門的宣傳平臺,官方平臺有權威性和公信力;2、可通過網絡搜索,如美團、去哪兒等,但要參考網評;3、如果有目的地的朋友,可以諮詢,當他們對地方美食的味道、衛生、服務、食材更有發言權;4、在食品安全形式嚴峻的當下,大家可以適度去選擇目的地的農莊、農家樂等,可以選擇可溯源的食材。

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體驗,可以共享。











旅遊人gj


看到你的問題,我偷偷的樂出了聲。

我在澳洲有著多年的地接工作經驗,同時又喜歡四處亂跑,性格外向的我交到了一打不同地方的朋友。

怎麼發現?自然是跑到誰的地頭去坑誰啊。

我不管,我不用吃山珍海味,我只想吃地道街頭小吃。

你不管我,我就告訴別人你欺負我。。。。

我的臉皮太厚了,有點不好意思了。。哈哈


遊說遊聽


愛吃又愛旅遊的我這事還是可以發表點參考意見的。

每到一個地方旅遊,探尋當地特色小吃確實有一些技巧。

1.出發前做攻略的時候,肯定要蒐集其它朋友的遊記作為參考,其中就不乏吃住行遊購娛上的介紹和推薦,除了欣賞別人的美食照片,留意一下是否有小吃的店鋪名稱和地址,提前做個筆記,做好出行功課。

2.到了目的地,肯定要住宿酒店,酒店前臺多半是本地人,要麼就是常年在本地工作居住,想找本土特色美食,問他們也會得到八九不離十的靠譜推薦,而且經常還有意外收穫,比如就在酒店附近,或者人家直接告訴你怎麼去最方便。

3. 在當地打開一些美食點評軟件,排名推薦當然也是重要的參考信息,不過有一點需要提醒您,有時候這類點評app的排行前幾位的美食是因為當地人好某些異地口味,或者全國人民都喜歡的口味所以排名考前,比如火鍋啊,烤串啊,所以這類軟件的排名只能作為參考,還是要點進去看看是不是當地特色咯。


去年8、9月自駕去新疆,吃到了迄今為止我吃過的最棒的手抓飯,酸奶也很棒,回答問題後順便秀一下饞饞大家哈哈。


京城田田圈


現在信息都很發達,想了解什麼情況都比較方便。一般我是這麼操作,到地方了,安頓好了,先用百度搜索下當地的美食,或者地方。然後再用大眾點評或者美團這類搜索一遍,大致確認一些美食評價或者門店評價信息。不過,這樣也有個問題,就是很可能吃不到當地真正特色的東西,這就要求助三類人。第一,酒店的服務人員,對於每天在附近工作的人來說,他們對周邊的美食會了如指掌,曾在成田火車站旁邊遇到一次,因為語言不通,最後用咪西咪西來代替,結果那個酒店的招待用紙給畫了個地圖,給推薦了一家當地最特色的日料,那真是吃的不亦樂乎,而且還不算貴,應該說酒店的服務人員會對附近的美食瞭如指掌。第二齣租車司機,對於這個城市成天在路上跑的人來講,什麼東西好吃不貴,什麼東西名氣大,什麼東西是真正的特色,他們是門清的,往往他會推薦一些當地人愛去的店,可能不大,可能是個蒼蠅館子,但是味道真的是很地道,這也有一次好多年前在桂林,因為第一次來,想吃桂林米粉啊,出租車司機給拉到一個白瓷磚上面印著倆大字“國營”的一家店,門口擺著的桌椅都蹭的油光瓦亮了,可是味道只有當地人才能體會的地道。第三類人生活在當地的外地朋友,因為生活在當地,所以更能體會到那些地方好吃,而且更適合你的口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