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家長的自我修養——演好情緒穩定的成年人

生活真是太不容易了!

白天,職場爸爸/媽媽們是會議上幹練的Linda,是辦公室裡高冷的Steven,是微信上咄咄逼人的Chloe。

下班一到家裡,鞋子一甩,手機一扔,癱在沙發上動也不想動。快節奏的生活和高強度的工作讓當代家長化身不定時炸彈,分分鐘要爆炸!


01你的喜怒哀樂

寶貝都知道

作為職場媽媽,工作主導著我的情緒。

兩三年前,老大Jerry才剛剛開始上早託班,老二Sherry也還沒出生,我被分派跟進一個項目。客戶的要求高,所以我的壓力很大。那段時間,加班是我的常態,每次一回到家,我都恨不得躺在沙發上再也不起來了。

當代家長的自我修養——演好情緒穩定的成年人

那種疲憊感一直伴隨著我到項目結束。後來,當我自己重新調整狀態,慢慢恢復時,卻發現Jerry身上發生了一些變化。他和我相處時顯得小心翼翼,透著一股討好的感覺,讓我覺得很不對勁。

晚上,我帶Jerry去睡覺。把他安頓好之後,照例給他讀了一篇床邊故事,然後假裝不經意地問他,最近有什麼開心的事情和不開心的事情?他歪著小腦袋想了想,掰著手指頭一件一件列給我聽:

“我們學了一首新歌”

“老師說,我講故事講得好”

“……”

“媽咪太累了,我很擔心”

當代家長的自我修養——演好情緒穩定的成年人

聽到他的小奶音說出“媽咪太累了”的時候,我內心又感動又震驚。我一直以為Jerry還小,應該不知道“累”是什麼,也從沒有想過他會為我擔心。

Jerry是一個很溫柔的小男生。他的共情能力很強,所以會不由自主地把自己代入別人的情緒,從而影響自己的行為。甚至有時候,他會認為,對方的負面情緒是自己導致的。

我開始回想那段時間,滿腦子都是工作的事情,對Jerry的誇獎和陪伴都透著敷衍,偶爾還會在飯桌上討論工作,不由自主地感嘆一句“太累了”。而小小的Jerry,都把這些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這件事讓我反思了很久。儘管我深知負面情緒對孩子的影響,卻仍然會在不經意間在孩子面前展露出這樣的不良情緒。那麼是不是也有更多深愛著自己寶貝的新手家長,在不知不覺間,給孩子們傳達了負面情緒呢?


02 你的情緒,會影響孩子

對“大人的世界”的解讀

對孩子而言,大人的世界是完全未知的。

如果孩子感受到“媽媽每天都很累”,“爸爸上班回來總是不開心”,那麼他會把這些負面情緒解讀成“大人的世界”是一個不開心的世界。孩子不知不覺中會害怕長大,不願意承擔責任,也會養成逃避、懦弱的性格。

如果負面情緒升級,家長經常在孩子面前產生摩擦或者爭吵,孩子可能會對父母產生恐懼感,逐漸封閉自我、不願意溝通或者表達自己的感受。長期處於負面情緒中,孩子會變得自卑、情緒化,並逐漸失去對情緒的掌控能力。

當代家長的自我修養——演好情緒穩定的成年人

孩子對“大人的世界”的解讀,還包括對大人行為的模仿。舉個例子:幾乎每個孩子,都有“扮演”爸爸媽媽的經歷,這是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詮釋“大人的世界”的方式。孩子會模仿父母表達情緒的方式。

作為家長的我們,有責任引導孩子客觀地看待這個世界,而不是在孩子面前輸送負面情緒,影響孩子對世界的解讀,造成性格上的不足。

那麼寶爸寶媽的問題來了:“大人的世界”確實有無數的壓力,負面情緒那麼多,難道要一直憋著嗎?難道成為了父母就不配再有負面情緒嗎?


03當代家長的自我修養

做一個情緒穩定的成年人

家長們一定要知道一件事:我們作為爸爸媽媽,應該引導孩子認識世界、瞭解自我、掌控情緒,但是這個過程應該是積極的、充滿正能量的。

我們作為“人”存在於這個世界的時候,各種各樣或積極或消極的情緒都會一直陪伴著我們。有負面情緒是正常的,但是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學會把負面情緒轉化為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向孩子傳達正確的觀念。

所以,當Jerry感嘆“媽咪太累了”,我選擇坦誠地告訴他:“嗯,媽咪確實很累,但是也很快樂,因為我在努力地讓一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如果寶貝覺得媽咪很累,就給媽咪講個睡前故事,媽咪就不累了。”

當代家長的自我修養——演好情緒穩定的成年人

當我把負面情緒轉化為“努力地為對方付出是一件快樂的事”,Jerry愉快地接受了。他也能慢慢地理解到付出的意義,和承擔責任的重要性。

同時,負面情緒一定不能積壓,要選擇合理的方式放鬆,從而排解負面情緒。

當你帶著滿身的疲憊和怨氣走出辦公室的時候,試著給自己幾分鐘時間,走幾步路,買一塊小蛋糕犒勞辛苦了一天的自己,再元氣滿滿地去幼兒園接上孩子,一起回家。或是在上樓前,坐在在車裡給自己放一首最愛的歌,放空自己,把負面情緒甩在身後。

如果你的情緒積壓了太多太久,不妨暫時把孩子交給另一半,給自己放一天的假,然後再滿血歸來,繼續做孩子們的超人爸爸/超人媽媽吧!

我們要知道,大吼大叫絕不是有效溝通,情緒很糟糕時,是無法教會孩子任何道理的,你吼孩子時,他的大腦自動轉入逃生機制,你罵你的,他神遊他的,又不能起到教育的目的,又傷害了彼此的親子感情,何必呢?

網絡上有一個戒吼的警示名言,可以作為手機屏保,在覺得被娃氣的快崩潰時,拿出來:

控制體內的洪荒之力,穩固親情的小船穩步向前。一鬨二親三擁抱,心中默唸:這娃是我親生的,親生的,這基因是我遺傳的,是我遺傳的。如果娃的淘氣基因不小心遺傳了他爹,請默唸,他爹是我選的,我選的!我活該,我活該!

當代家長的自我修養——演好情緒穩定的成年人

生氣時,遠離現場也是不錯的選擇,最該去的就是廁所,照照鏡子,你就會發現自己大吼大叫的樣子就是馬景濤再現,咆哮狂吼的樣子太猙獰,會長皺紋了,除皺護膚品很貴的,很貴的!

等你控制情緒,冷靜下來,再和孩子溝通,也會發現,這就是孩子的天性,原諒他好像也沒有那麼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