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回家看看》:傳唱的背後隱藏了多少農村老人的心酸?

1999年春晚,陳紅的一首《常回家看看》傳唱大江南北,一時間觸動了無數外出務工和創業農民的心。

眾多從農村奮鬥到城市的工作者們在春晚的電視機面前流下了淚。其中不泛有公務員,教師,工人,農民,醫生,還有依然堅守國家邊疆的人民子弟兵。

真情的流露幾乎在同一時段,回味悠長的歌聲深深觸動著人們的心,驚醒了人們的每一個大腦細胞。

對老人的愧疚和對自己的自責,一次次的讓在他鄉奮鬥的各行各業人群開始重視老人的生活,開始了從心底深處對老人重塑孝道。

百善孝為先,失去孝道的人在任何行業都難以成才,人品已經決定了決勝的高度。


農村的變化帶來了老人們安居的生活

中國農村也只是近年來有了巨大變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讓居住條件,生活環境有了大的提高。鄉村振興計劃也在逐步增多農民口袋裡的收入。

農村失能老人和高齡老人補貼已經兌現,合作醫療政策推行解決了農民看病難的問題。農業合作社的成立讓土地流轉,集中種植,老人不再下地就能有分紅收入。

表面看,對農村老人政策落地,收入也得到解決,身體健康也有了保障,可誰又能懂得生活質量提高後老人真正需要什麼?


《常回家看看》:傳唱的背後隱藏了多少農村老人的心酸?


現階段老村老人子女去向大致有以下幾個方向。

01 留守農村,以種植和創業為生存的農民群體。

02 以外出務工為主的農民工和外出創業為主的農民老闆。

03 通過考學,參軍轉業方式步入城市上班的上班族。

04 根在農村卻出國留學或在國外就業創業的人員。

四種從業群體,不一樣的孝敬方式。都是老人所需要的嗎?


《常回家看看》:傳唱的背後隱藏了多少農村老人的心酸?


筆者根據現存的狀況進行分析。看看弊端在哪裡?

01 留守農民。

現在農村出現的個別現象讓老人無法接受,弟兄姊妹“輪管飯”。

由於弟兄姊妹多,在承擔老人養老問題上,東家花的多西家花的少,弟管的多兄管的少等等,弟兄姊妹間在承擔多少上常常鬧些予盾,於是推行了“輪飯制”。每人管一月或兩月,輪流來。

輪飯導致老人被像足球一樣踢來踢去生活,生活的尊嚴喪失,很多老人生活的相當自卑。


《常回家看看》:傳唱的背後隱藏了多少農村老人的心酸?


02 外出務工和創業群體。

這部分農民大都是生活所迫,為了多掙錢,改善家裡條件,背井離鄉外出。

這部分人群的父母除了生活要自理,有的還要照顧孫子孫女這些所謂的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管理教育留守兒童在農村已是普遍現象。

這些忙於生計的農民更顧不上照顧關心老人,只能按月寄錢回來,農忙時期也是出錢叫人幫忙收割。

扛工創業的農村家庭,老人自食其力眾多,只是多了些孫子輩們的陪伴。如果沒有了陪伴,老人們依然孤單。


《常回家看看》:傳唱的背後隱藏了多少農村老人的心酸?


03 城市上班族

生於農村,長於農村的上班族,經濟收入穩定,有的在工作的城市定居,平時除了忙工作,更多是在享受城市公共資源帶來的快樂。也只是在逢年過節回來看看父母,給點生活的錢,自己的孩子也在城市學習、生活、工作。

有的稍好點的,把父母接到城裡一起居住,但是大多數農村老人適應不了城市太講究的生活方式,定居農村成了農村老人們的首選。

《常回家看看》不能僅流行於口中傳唱,老人們需要更多的陪伴,父母在哪家就在哪,這句話永遠不會過時。


《常回家看看》:傳唱的背後隱藏了多少農村老人的心酸?


04 國外漂泊的農民子弟

這類人,其實也是經濟實力最好的一群人。他們遠離農村,居住海外,更談不上怎麼去孝敬老人,關心照顧老人。

帶走的是老人牽掛,回報給老人的是長久不能見到兒女的空虛。

誠然,這部分人可能也是給老人錢最多的一類人。可是人老了,要那麼多錢有何用?

國家對老人政策向好,老人吃穿基本不愁,他們需要的是兒女的陪伴。

多少父母在電話中的叮囑都是:別讓子女操心他們,自已都很好。

老人們真的過的好嗎?他們傻傻的企盼兒女的歸來,需要的是兒女們飯桌上陪伴,病床前的照顧。

出國的農民子弟,你們成功成名後,不感到對家在農村久久守候的年邁父母缺失點什麼嗎?

回國創業你們照樣精彩,年邁的農村父母需要你們,國家更需要你們。


《常回家看看》:傳唱的背後隱藏了多少農村老人的心酸?


農村老人面臨的問題,不單單是養老生存問題。

感情交流的缺失,子女陪伴的缺失,才是老村老人心裡最大的痛。

子女中,無論是在留守農村,外出務工,進入各行業衣食無憂的上班族,還是實現人價值兌現的出國人員。

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來關愛父母,關心老人,有機會多回來陪陪老人。

老人真不需要我們做很多,長久的陪伴才是對現代社會老人們最好的愛,最大的回報。

《常回家看看》:傳唱的背後隱藏了多少農村老人的心酸?


“薄養厚葬”這些不良風氣不能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存在。我們對自己父母的孝敬行為要真真切切在下一代面前做好表率。

巜常回家看看》雖然只是首歌曲,在傳唱的同時其實也在不停地警示我們:要多抽時間陪伴父母,要從內心深處懂得長期生活在農村的老人群體真正的需求。

總結:關愛老人,時不我待,老人們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傳承社會美德,讓農村老人活的開心,晚年幸福,是我們這一代人對老人們最大的感恩和回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