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眼天珠·邱承彬解密天珠

天珠是寶石的一種,又稱九眼石頁岩,簡稱九頁岩(是指岩石的結構有九層,九不是具體數,是多的意思,有的比九層少,有的比九層多。傳說古人以七以上表示多,三以下表示少)、九眼石,或稱摩尼寶珠、火焰寶石、真陀摩尼、震多末尼,又作天珠、如意寶、如意珠、末尼寶、無價寶珠、如意摩尼等,也稱佛眼、菩薩眼、宇宙眼、佛陀珠、浮屠珠、佛塔珠等。天珠是寶石中的聖者,是藏傳佛教的寶石器物,因其神奇而美麗的圖騰而被天珠愛好者所喜愛。主要產地是青藏高原,其它地方也有產出。奇石天珠是因為奇石的形狀或奇石上面的圖騰形狀頗似佛教圖騰或吉祥圖騰,加之奇石的材料為石英岩玉(瑪瑙、玉髓)類等寶石,因此,奇石天珠便成了天珠中的佼佼者。(參照邱承彬編著《解密天珠》,山東教育出版社)

天然九眼天珠是指珠身上面天然形成九尊佛眼睛形狀圖騰的天珠奇石。

人工九眼天珠是指在珠身上面用人工的方法鑲蝕上九尊佛眼睛形狀圖騰的天珠。

九眼天珠象徵著佛教的九大標誌(九大象徵)。九大標誌(象徵):塔、法輪、蓮花、光相、卍、念珠、菩提樹、曼陀羅和六色旗。這些都是佛教的聖物,吉祥殊勝。

九眼天珠有九乘佛法護佑吉祥之寓意。據六祖《法寶壇經》載:“法無四乘,人心自有等差。見聞、轉誦是小乘;悟法解義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萬法盡通,萬法俱備,一切不染……名最上乘,乘是行義。”也就是說聲聞乘是小乘,緣覺乘是中乘,菩薩乘是大乘。三乘佛法依次遞增,先有小乘,再有中乘,再有大乘。

藏傳佛教寧瑪派把佛法分為九乘,即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作密、行密、瑜伽密、大瑜伽密、無比瑜伽密和無上瑜伽密。

其中聲聞乘、緣覺乘和菩薩乘概括顯宗各派,被認為是化身佛釋迦牟尼所說,寧瑪派稱之為“共三乘”,意思是顯、密二宗所共有的修習內容。作密、行密和瑜伽密三乘,被認為是報身佛金剛薩埵所說,寧瑪派稱之為“外密乘”或“無上外密乘”,這三乘相當於西藏其它教派所說的作部、行部和瑜伽部。大瑜伽密、無比瑜伽密和無上瑜伽密三乘,被認為是法身佛普賢所說,寧瑪派稱之為“內密乘”或“無上內密乘”,此三者相當於西藏其它教派所說的無上瑜伽部,而第九乘無上瑜伽密又分為心部、自在部、教授部,即是寧瑪派說的三部,後皆包括在“大圓滿法”中。至於修習次第,寧瑪派認為,“共三乘”是人人可以領受的,“無上外三乘”則需受過秘密灌頂者方可修習,“無上內三乘”則需經過大師授予各部大灌頂者始可修習。通過修習九乘佛法,每一乘都會得到功德,聚集九乘功德於一珠身,這就是九眼天珠。

九眼天珠有九乘金剛結護佑吉祥之寓意。九乘金剛結是一種用繩子特別編制的具有加持力的結。藏傳佛教認為,金剛結是一種護身符,每一個結內都封存有特殊的加持力,隨身佩戴有特殊的護法力量,會阻止外面的負面磁場和邪氣對身體進行傷害,金剛結會有類似結界的作用,使人正定心神,遠離外邪。

九眼天珠有九五之尊之吉祥寓意。古人把數字分為陽數和陰數,奇數為陽,偶數為陰。陽數中九為最高,五居正中,因而以“九”和“五”象徵帝王的權威,稱之為“九五至尊”。

九眼天珠有十四條龍護佑吉祥之寓意。九加五等於十四,傳說中國有十四條龍,九條地龍,五條水龍,古代皇帝認為“龍吟聲威萬物下拜 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故稱為“九五至尊”,或稱“真龍天子”。


九眼天珠·邱承彬解密天珠

天然九眼天珠 金偉軍收藏

九眼天珠·邱承彬解密天珠

天然九眼天珠 青木收藏

九眼天珠·邱承彬解密天珠

天然九眼天珠 李晨傑收藏

九眼天珠·邱承彬解密天珠

一尊天然九頁(線)天珠和兩尊人工鑲蝕九眼天珠

九眼天珠·邱承彬解密天珠

邱承彬編著《解密天珠》,山東教育出版社(邱木兮攝影)


九眼天珠是吉祥如意、消除災障、實現善願、消除惡緣、平安健康的象徵,是健康長壽的象徵,是富貴平安的象徵。九線天珠與九眼天珠寓意相同。



作者:邱承彬(字:木兮,號:六不居士,又名:邱木兮、邱六不,天珠學者、佛學者、傳統文化學者,天珠學創始人,邱頌創始人,邱隸創始人,旅遊專欄作家,詩人。《解密天珠》的作者,《中國頌》《黃河頌》《雪山聖湖頌》《高山流水頌》《泰山頌》為邱承彬著名的頌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