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丨如何科學地運用足球數據來衡量一名球員的進攻能力?

自1863年,第一份正式的足球比賽規則在英國創立以來,足球經歷了百餘年的發展,如今已經非常成熟。它被賦予了更多的文化意義、商業價值甚至還有精神象徵。而人們對於足球比賽的認知也從最初的看個熱鬧到探究再到分析總結。


伴隨著足球戰術的發展,足球比賽的數據也應運而生。許多球迷都喜歡研究足球數據,以便更好地瞭解比賽。但片面和錯誤地認知會讓足球比賽的數據變成“欺騙”,那麼如何才能科學地通過足球比賽的數據來認識一名球員呢?今天我們就通過進攻端數據的舉例,來告訴大家如何正確運動足球比賽的數據。

深度丨如何科學地運用足球數據來衡量一名球員的進攻能力?


不要盲目地相信數據,眼見為實是更好的選擇


現如今,在每一場球賽以後,我們都能從各種網站上獲取到大量的足球數據,但請你相信,即便各類足球網站所給出的數據十分全面,但它仍然不能完整地重現過去的比賽。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在足球比賽中無球跑動是相當重要的,一名前鋒球員有效的拉扯會對球隊的進攻提供巨大的幫助。但這樣的跑動在賽後只能被統計為冰冷的“跑動距離”,也就是說,一次簡單移動產生的數據和有效拉扯所留下的數據,在賽後的跑動距離中會被劃上等號,這事實上抹殺了無球跑動的價值。


以下圖為例:圓圈標註的本澤馬,在這次進攻中並沒有觸球,但他帶走了中衛烏姆蒂蒂,為貝爾的前插製造了足夠的空間,而對這樣的跑動,數據並無法真實體現。

深度丨如何科學地運用足球數據來衡量一名球員的進攻能力?


發現了嗎?足球比賽所產生的數據總是偏向於有球階段,他或許能夠還原足球在90分鐘內的運轉,但他無法還原場上22名球員的跑動。舉這樣的例子也是為了說明,足球比賽的數據更多隻是輔助作用,如果你想要更深刻地理解一場比賽,那麼反覆地觀看錄像會給你提供更大的幫助。在明確了這一點以後,我們再來看看如何運用比賽數據來解析一名球員。


如何衡量一名進攻球員的創造力


正如上文所說,足球比賽數據的統計往往都偏向於有球階段,因此對於有球能力和射門能力強的球員來說,數據的體現會更精準一些,而那些更多依靠無球跑動來幫助球隊的前鋒則容易被忽視。當然前場球員相較於後場球員來說,他們持球進攻所產生的數據會多得多,因此,依靠進攻數據來簡單地瞭解一名進攻是可取的,那麼如何衡量一名進攻球員的創造力呢?

深度丨如何科學地運用足球數據來衡量一名球員的進攻能力?


答案是關鍵傳球和創造機會數。在運用一個數據以前,我們首先得了解數據的評判標準。像關鍵傳球,它的評判就存在一定的誤導性。在數據統計中,關鍵傳球指的是形成射門的傳球,也就是說,只要你的傳球產生了射門就能算成關鍵傳球。


一次穿透後衛線的手術刀傳球和一次簡單地橫傳接遠射會在這項統計中被劃上等號,因此在擁有大量遠射的球隊中,這個數據並不能特別清晰地反映出球員的創造力。但在一些射門相對謹慎的球隊中,這個數據就有著比較大的價值,當然為了更好地運用這個數據,我們需要結合其他的傳球數據來進行比較。


以西甲聯賽為例,我們來看一下場均製造出最多關鍵傳球的前十名球員。

深度丨如何科學地運用足球數據來衡量一名球員的進攻能力?


在這項統計中,梅西以場均2.5次排在第一位。需要注意是,在榜單中梅西的傳中次數是所有球員中最少的,而直塞次數則是所有球員中最多的。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他比較喜歡通過直塞而非傳中來製造威脅,這與我們的觀賽感受相符。而另外一個極端是卡索拉,他的直塞球數據為0.1,但他擁有1.3次傳中4次長傳的最高數據,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卡索拉更樂意用高球的方式來製造威脅。當然,在更多時間中,這些榜單上的球員奉獻關鍵傳球的方式都是短傳,我們可以看看球員製造關鍵傳球的方式統計。


深度丨如何科學地運用足球數據來衡量一名球員的進攻能力?


在這項統計中可以看到,即便是最喜歡傳高球的卡索拉,他製造關鍵傳球的手段還是更依賴於短傳,這個比例達到了65%。而梅西在這項數據中更是達到了80%。另外結合製造關鍵傳球的類型統計,我們還能更直觀地瞭解球員的傳球威脅。注:由於數據過小,算場均會因為四捨五入產生較大誤差,因此下面的這項統計採取總數的方式。

深度丨如何科學地運用足球數據來衡量一名球員的進攻能力?


在這項統計中可以看到球員關鍵傳球的分佈,其中梅西製造的63次關鍵傳球中有10次來自於傳中(包含各類型傳中)、6次來自於角球、11次來自於直塞球、5次來自於定位球,而31次來自於其他方式(大部分情況指的是短傳)。對比此前梅西場均0.6次的傳中和0.6次直塞你會發現,梅西幾乎6次直塞或傳中就有5次能形成射門,威脅十分大。同樣的,你也可以運用這樣豐富的傳球數據來理解每名球員的傳球威脅。


除了關鍵傳球以外,創造機會是另外一項衡量球員創造力的指標,這項數據要比關鍵傳球嚴謹得多,他指的是那些給隊友創造很大可能進球的機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big chance,絕佳機會。一般來說,絕佳機會是指單刀面對門將或者空門。因此這項數據能非常好地體現球員的創造力,我們還是以西甲聯賽為例來看一下這項統計。


深度丨如何科學地運用足球數據來衡量一名球員的進攻能力?

在這項統計中,我們可以看到梅西仍然霸佔著西甲聯賽第一的位置,而且他的數據高達21次,是第二和第三之和。而在關鍵傳球中排名第2位的厄德高則掉落到了第7位,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偏差呢?很簡單,因為在厄德高關鍵傳球中超過半數來自於定位球、傳中和角球,這些關鍵傳球並不容易形成絕佳機會,因此厄德高在這項數據上大幅滑落。


值得一提的是梅西並不只是在西甲獨佔鰲頭。在近期足球天文臺的統計中,梅西以5個賽季創造158次得分良機高居五大聯賽之首,平均每90分鐘就能製造1次機會。排名第二的是來自巴黎的迪瑪利亞,他創造了100次得分機會,平均每100分鐘能製造1次,三到五名的球員的分別是德布勞內、內馬爾和穆勒。而皇馬隊內製造機會最多的是J羅,他創造了49次機會排在第26位,平均每134分鐘能創造1次,另外已經從皇馬轉會離開的前頭牌C羅在這項數據上僅僅排在33位,平均每300分鐘能製造1次。


如果把這項數據縮小到近3個賽季的話,排名又會有什麼改變呢?排在第一的梅西仍然以95次創造機會高居第一,而穆勒則逆襲到第二位,他創造了65次機會(誰說穆勒只會吃餅?),德布勞內則成為了第三,他製造了62次得分良機,與穆勒十分接近。皇馬排名最高的則變成了阿扎爾,不過他僅創造了32次機會,排名第33位。由此可見,梅西的進攻創造力確實十分出色。


如何衡量一名球員的終結能力


在瞭解瞭如何衡量球員創造機會的能力以後,我們來看進攻球員另外一項關鍵的能力——把握機會能力。這項能力的考察事實上遠比想象中要困難,因為他不僅僅只是看球員的進球多少而已。一般而言,豪門球隊的前鋒往往有著比其他球隊更多的機會,在數量的堆積下,他們往往會有更多的進球,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的把握機會能力更好,只是在作為前鋒時,他們的綜合素質更高。那麼如何來衡量一名球員的終結能力呢?

深度丨如何科學地運用足球數據來衡量一名球員的進攻能力?


大樣本的預期進球對比是一個比較科學的數據。那麼,什麼是預期進球呢?預期進球是比射門次數和射正更接近真相的一項射門統計,這項統計數據會考察射門距離、角度、方式、防守球員的干擾等一系列因素,最終判定這次射門得分的難易程度,最終賦予一個期望值。簡單來說,他可以被解釋為前鋒獲得機會的多少。


舉個簡單粗暴的例子,當一名前鋒獲得了300次單刀機會,假設他的預期進球值就是100(此數值僅為舉例)。如果他的進球次數比100要少,那麼我們就可以說這名前鋒腳頭不太準,但如果這名前鋒的進球數大於100,或者遠超100,那麼我們就可以得出這名前鋒射術精湛的結論。前鋒獲得的每一次機會都會根據射門得分的難易進行數值的衡量,例如一次空門,那麼預期值會達到1,而如果是三人包夾下的射門機會,數值可能會低到0.1。通過大樣本的期望值和進球數的對比,我們就能大體瞭解到這名進攻球員的終結能力。注意前提是,需要大樣本。


我們用幾名球迷比較關心的球員進行舉例,以此來感受一下這項數據的價值。注:由於本賽季還沒結束,因此我們取用了2014-2019五個賽季的數據統計,樣本足夠大。


梅西

深度丨如何科學地運用足球數據來衡量一名球員的進攻能力?

在梅西的統計數據中可以看到,除了2015-16賽季進球數比期望值少進1球以外,梅西其餘4個賽季全部超標完成。在五個賽季中,梅西相比預期要多進了30粒進球左右,平均每賽季比預期多進6球,射術精湛的完美代表。


與此同時通過這個數據我們也可以注意到,梅西自14-15賽季以後,每年的期望進球數都在下降,也就是說,梅西進球要比以前更難了,尤其是上賽季,這個期望值跌落到23.63,但梅西仍然通過高超的射術將進球提升到33球,終結能力非常強大。另外,也可以注意到,梅西大概被隊友浪費了10個助攻左右,這些數據都與我們實際觀賽感受相符。


蘇亞雷斯

深度丨如何科學地運用足球數據來衡量一名球員的進攻能力?

巴薩鋒線上另外一名神鋒蘇亞雷斯,從統計數據中可以看到,蘇亞雷斯的射術也是在線的,不過相較於梅西而言要遜色不少,他5個賽季比期望要多進8球,平均每賽季多進1.6球。在15-17賽季兩賽季,蘇亞雷斯槍管發燙,平均每賽季比期望多進5球左右,幾乎要追平梅西。


然而在2017年以後,蘇亞雷斯的準頭是越來越差,創造機會的能力也有大幅下滑,這影響到了他整體的數據,這也與球迷所感受到的“下滑”相符,但綜合而言,蘇亞雷斯的射術還是稱得上精湛。值得注意地是,除了14-15賽季傷缺比較長的時間以外,蘇亞雷斯進球期望值實際上和梅西差不多,這表明兩人在前場得到的機會相近。


內馬爾

深度丨如何科學地運用足球數據來衡量一名球員的進攻能力?

MSN中的最年輕的一位,也是射術最差的一位。在近5個賽季,內馬爾的進球總數沒能趕上他的期望值,尤其是在巴薩的三個賽季,內馬爾每個賽季要比期望值低2球左右。轉會巴黎以後,內馬爾的射術有所精進,但整體而言內馬爾的把握機會能力還是有所欠缺。


另外從期望進球數的統計中我們也可以感受到內馬爾的角色變化,他拿到的射門機會越來越少了,而組織進攻的期望值則相應有所增加,如果不是上賽季長時間的傷缺,他在期望助攻上應該可以趕上梅西的數據。


C羅

深度丨如何科學地運用足球數據來衡量一名球員的進攻能力?

梅西的老對手,也是這個星球最會進球的球員之一。從統計數據來看,C羅五個賽季的整體進球次數要稍高於期望值,平均每賽季要比期望值多進0.8球左右,但值得注意地是,C羅近五個賽季能比期望值高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他的14-15賽季,在那個賽季他比預期多進了8.6粒進球,進球數達到了48球。而在那個賽季以後,C羅的進球數一直沒有追上他的預期,因此綜合而言C羅的射術並不如想象中要好。


射術對進球次數的影響也在長久的時間積累中體現了出來。從數據來看,雖然梅西的期望進球數比C羅要少6.4球,但五個賽季下來,C羅的進球數反而要比梅西少20球。另外與進球相反地則是助攻數據,雖然C羅期望助攻次數接近39次,但他的實際助攻卻達到了46次,而梅西的期望助攻達到77,但實際助攻卻只有67次。


通過四名前鋒的對比我們大致可以瞭解到他們的終結能力,在實際的數據應用中,大家也可以運用同樣的方式來進行比較,從而使自己更加真切地瞭解球員的各項能力。


結束語


相信通過本文的敘述,大家對於數據的運用有了大致的瞭解。需要注意地是,足球比賽數據只是足球比賽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比賽和球員,但它並不能完全取代比賽,因此我們在查詢數據、分析數據時需要結合比賽情況來分析,這樣才能獲得更貼切的結論。另外,在分析比較數據時,大的樣本和多項數據結合也是不可忽視的前提條件,切不可斷章取義,讓數據“欺騙”了自己。

深度丨如何科學地運用足球數據來衡量一名球員的進攻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