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V“花總”被隔離:有人住隔壁房間全天沒出門,步數卻有1萬步

“花總丟了金箍棒”(下稱“花總”)最近在社交平臺上分享了自己的隔離日常。

1月28日他因工作原因出國,2個月後又從土耳其登上飛機,經埃塞俄比亞中轉,輾轉36個小時後在廣州落地,之後便開始了為期14天的隔離生活。

我忙著回國內躲疫情,老外忙著組團出國旅遊

顯微鏡:也就是說,疫情爆發這段時間,你都在國外轉悠?

花總:我心存僥倖,以為疫情會在一個月內結束,之後可以繼續在海外工作。原本我還想去英國或者馬來西亞,但是海外疫情越來越嚴重,感覺再過一個月,整個地球都要沒了。所以我想幹脆回國吧,但那時回國也變得困難。

顯微鏡:你是怎麼回來的?

花總:我朋友心特別大,他說大不了包私人飛機回去。因為當時網上有消息說,海航的787公務機,推出了從倫敦飛上海的包機航線,一張票賣18萬。後來我還特意去聯繫了一下,發現根本不行,因為當時的公務機航線不是想飛就能飛的。

所以我們只能坐普通民航,但必須要中轉,甚至可能不只在一個國家中轉,要在兩、三個國家之間中轉。後來我找到了一箇中轉城市,就是坐埃塞俄比亞航空,去它的首都亞的斯亞貝巴。

顯微鏡:怎麼從土耳其到中國,還得去非洲中轉?

花總:因為稍微大一點的航空公司都中斷航線了。

航空業是埃塞俄比亞很重要的一個產業,不管疫情多糟糕,他們還在努力維持運行,全靠同行襯托,其他同行都把航線關了,大家就只能坐埃航的飛機了,所以埃航都是滿座。

我飛到埃塞俄比亞後,落地時感覺還挺有模有樣的,還有人拿著測溫槍量一下你的體溫,讓你填個健康申報表什麼的。但等你出了機場,就會發現不太對,這個時候怎麼還有那麼多旅行團?

而且是從美國、從歐洲來的旅行團,我感覺他們是為了躲國內疫情,跟我一樣在中轉,但我是為了回國,他們是為了出去玩。

顯微鏡:老外心真大……

花總:世界各地的人都在一個“鳥不拉屎的地方”相遇,不同之處是隻有中國人戴口罩。他們看我戴了口罩,還在那邊調侃我,我就裝作聽不懂。

顯微鏡:飛機上是滿座,豈不是很危險?

花總:我準備了手套、N95口罩,準備好10個小時不吃不喝不上廁所,我甚至還帶著成人紙尿褲。

我買的是商務艙,裡面80%的乘客都是中國人。中國人的防護意識是很強的,幾乎都戴著口罩,還有很多留學生穿了防護服,外國人都用異樣的眼光看他們。

實際上來講,穿防護服確實沒什麼用,因為穿脫防護服是有嚴格的步驟和要求的,沒有經過專業培訓的人穿脫防護服,反而會增加風險。

有人被隔離進酒店,微信步數卻有1萬步

顯微鏡:到了廣州後,當地是怎麼安排的?

花總:相比之下,國內防疫非常嚴格。在快落地前,就要先填一份健康申報表給海關,剛出機艙門,就會有工作人員來問你要去哪兒,我說我可能留在廣州。

如果目的地是廣州,或者在廣州的中轉時間超過12個小時的,工作人員會給你貼一個紅色標籤。我是紅籤,就要在當地接受核酸檢查,並且接受14天隔離,這是第一步。

第二步是在出關的過程中,有自動紅外測溫裝置,對所有的入境人員進行掃描,如果體溫稍高就會報警提示,我入境時,就有一個非洲人因為體溫過高被攔截下來了。

第三步是根據你要去的區域,來進行人員分流。有工作人員問我去哪個區,我沒什麼想法,他說要不然你去白雲區吧,因為那裡離機場比較近,於是我就被劃到了白雲區。

之後我們上了一個大巴車,被送到留置觀察分流點,在那裡接受了第一次核酸檢測,由專業人員取完樣後,大概8個小時出結果。

顯微鏡:安排得挺明明白白的……

花總:當時我心裡有點忐忑,因為這一路上不知道會不會沾染到病毒。接受核酸檢測大概七、八個小時以後,工作人員給我打電話……我心裡很害怕,凌晨3點多,還是一個廣州號碼,我心想我肯定完蛋了……

結果對方說我是陰性,問我要不要現在就去隔離酒店?

我當時說,去,趕緊去。

之後我們一共五六個人,坐著大巴車被帶去了酒店,當時車後面還有警車跟著,就怕你路上跑了。

顯微鏡:與你同機的乘客裡有5人被確診,你是怎麼知道的?

花總:我們隔離的第2天就有內部消息說有4個人確診,第3天廣州官方就證實了這個消息。第5個確診的乘客去了福州,所以是在福建那邊發佈的信息。

在福州確診的是從英國回來的留學生,中國人,在廣州確診的4個都是非洲兄弟,你也知道有個說法說廣州是非洲的第二首都。

顯微鏡:你隔離時住的酒店條件怎麼樣?

花總:本來我還想問一下能不能挑酒店,但是其中一間已經滿了,我就去了剩下的一間,還好運氣比較好,我隔離的酒店條件,應該在整個廣州都算比較好的了。

酒店裡面有不同的房型,有的人被分到了沒有窗戶的房間,但有的人被分到了有浴缸有陽臺的房間。但整體上來講,大家都覺得還不錯。

我自己平時就住在酒店裡,雖然現在隔離的這個酒店沒有辦法達到五星級那麼奢華的標準,但四星應該沒有太大問題。

不過我是在接受隔離,也不是在來享受的,非要說和平時相比有什麼不同的話,應該說這裡沒有任何服務,因為平時客人入住一兩天,酒店就會更換新床單,但這邊沒有,可能是因為人手不夠,也可能是缺乏消毒措施,不過我們大家都能理解。

顯微鏡:像你這樣在非戶籍地進行隔離的,哪些項目需要收費?

花總:核酸檢測是免費的。

其他都是要自費的,包括住和吃,一天三餐裡有一餐也需要自己付費,包含在250元的房費裡,另外兩餐是自行點外賣,如果缺什麼生活物品,也允許網購,外賣和快遞都放在酒店前臺,由專門的人送上來,放在門口的一個小托盤裡,你是絕對不能出那個門的。

我們一起隔離的人建了一個群,裡面居然有小夥伴在房間裡一直走路,微信步數還超過了1萬步,不知情的人會以為他逃出去了,還挺可怕的。

顯微鏡:這太牛X了……你的生活怎麼樣?

花總:有長駐酒店的醫護人員來採集我的體溫信息。剛剛他過來,用測溫槍來測我的體溫,我的額溫是37度,但手腕溫度是36.6度,為了謹慎起見,工作人員又拿了一個普通溫度計給我,需要我再測一下腋溫,對自己負責,也對別人負責。

隔離期間,每天測的兩次體溫不能有異常,到了隔離的第13天,要進行第2次核酸檢測,如果也呈陰性,就能拿到一個健康證明,拿到綠碼,就可以離開了。

顯微鏡:你之前曝光酒店保潔用擦馬桶的毛巾擦杯子,這次疫情之後,可能就沒人敢這麼幹了,疫情比你的曝光還管用。

花總:當年香港淘大花園爆發SARS,一直沒有找到傳播鏈條,解釋是氣溶膠導致的,但相關研究人員真的沒有想到一點,就是香港的酒店保潔人員也有可能是這樣擦杯子的。因為這個病毒是糞口傳播的,所以還是這樣擦杯子的話,實際上給病毒的傳播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

當時我曝光時,還有很多人說你這麼矯情幹嘛,杯子洗一洗不就行了?

但你有沒有想過在當下這個場景,一個乾淨的杯子有多重要?

留學生被隔離後索取礦泉水,情有可原

顯微鏡:聽說你接到了以前居住地派出所的電話?

花總:從落地到今天,我一共接到了17通電話,包括戶籍地的派出所、戶籍地的社區,我十幾年前還在網易廣州工作過,當時我住在天河區,連那邊的社區都給我打電話了。

還有深圳的社區、北京的社區,反正我接到了十幾通電話,說明這些單位都掌握著我的個人信息,他們可能都接到了通告,可能說有個正在隔離的人跟他們有關係,或者曾經跟他們有關係的,所以他們都來找我,讓我彙報各種行程信息,填各種表格。

這也意味著國內正在嚴防疫情倒流。

顯微鏡:你怎麼看待留學生在隔離期間執意要喝礦泉水這件事情?

花總:現在有一個比較弔詭的現象,就是有些留學生即使真的遇到了一些不方便,也都不敢說話了。

其實留學生想喝礦泉水這個事的信息是不完整的,那個留學生她已經買了一箱礦泉水,但是在樓下放了很長時間,一直沒有人幫她送上來,她當時情緒可能也比較激動,畢竟留學生年紀也不大,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事情,在獨自被隔離的情況下心理壓力會很大。

我相信大部分留學生是比較好的,我相信他們的本意並不是想鬧事。而對於我們吃瓜群眾來說,我覺得大家應該多抱一些善意,應該多一些寬容和理解。

當然像那種已經被告知必須要戴口罩,但非不戴要出去跑步的人來說,那確實屬於是惡意的,怎麼批判都不為過。

顯微鏡:有人說,現在海外留學生就不該回國,給祖國帶來風險,你怎麼看?

花總:首先,現在回國的留學生不是都攜帶了病毒,從數據上看,他們中只有極少數人感染了病毒。

只是因為一有人感染,就會有疫情通報發佈出來,這給大家造成一種印象,就是所有人都是帶毒回國,但實際上這是一個認識偏差。

第二,他們為什麼要回國?他們主要是擔心歐美國家抗疫工作不到位,一旦發病,不一定能夠及時得到治療。

他們出去留學的時候,也不會想到會遇到這樣的疫情,但當自己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脅時,想回家是一個很正常的心理。我認為只要他們能夠在回國後積極配合防疫管理,應該就沒什麼問題。

但是我也會建議他們,眼下這個時候不要再扎堆回國了,因為太危險了,不如躲在國外的住所裡,別出門就行了。

所以對於一些鍵盤俠來說,將心比心,如果你真的愛國,首先要愛自己的同胞。這段時間,大家應該多拿出一分寬容,因為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就是儘快控制住疫情,同時不讓疫情倒流回國。

顯微鏡:這段時間有什麼感觸?

花總:最大的感觸,就是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是很脆弱的。

當突然之間你跟熟人不能見面了,當出門都成為一種奢望的時候,會發現原來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一些事情,其實真的已經是很幸福了。

回頭想,小確幸其實也是很值得珍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