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梅縣區送種苗保生產穩就業解滯銷 唱響脫貧攻堅“四部曲”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聶金秀、魯利韋、記者羅勉報道 從梅州市梅縣區瞭解到, 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決戰決勝之年,該區以此為目標,咬緊牙關奮力衝刺,確保脫貧攻堅成效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對標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硬要求硬任務,統籌兼顧、強化舉措、精準施策,堅持疫情防控不放鬆、脫貧攻堅不歇步,集中力量確保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在推進脫貧攻堅工作中,以“送種苗保生產穩就業解滯銷”唱響扶貧“四部曲”,全力保障打贏脫貧攻堅戰,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梅州市梅县区送种苗保生产稳就业解滞销 唱响脱贫攻坚“四部曲”

春發一粒粟 秋獲萬顆子

該區白渡鎮悅來村的幹部們就開始忙著為困難群眾發放雞苗、飼料和肥料,不到一個小時,由掛點幫扶悅來村的廣州團市委支持的1210只雞苗、68包雞飼料、100包魚飼料和170包肥料便發到了困難群眾手中。“感謝黨和政府的關心照顧,新的一年我一定好好幹,把雞養好爭取賣個好價錢,相信通過努力付出一定會換來更好的生活。”困難戶葉偉志說道。

悅來村是省定貧困村,在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州團市委的積極幫扶下,該村相對貧困群眾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5223.89元,2019年全部貧困戶退出,今年貧困發生率為0%,該村目前正多措並舉克服疫情影響,鞏固脫貧成果。

在石坑鎮七朱村,村民們正忙著搭建百香果棚架,同時套種玉米。“去年指導我們種植百香果的農藝師說可以套種一些短期作物,所以我們正在種玉米,也能多一份收入。”村民張拔英說。據七朱村黨支部書記王群昌介紹,村裡投入扶貧資金成立了水果專業合作社,在幫扶單位的指導下,該村立足原有的百香果種植基礎,新建了一個12畝的立體百香果園,繼續帶領村民把產業做大。

梅州市梅县区送种苗保生产稳就业解滞销 唱响脱贫攻坚“四部曲”
梅州市梅县区送种苗保生产稳就业解滞销 唱响脱贫攻坚“四部曲”

近年來,作為省定貧困村的七朱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9年實現脫貧。為實現貧困戶“戶戶有增收產業,家家有致富門路”的目標,在廣州市民政局駐村扶貧工作隊、幫扶幹部和村民共同努力下,七朱村制定了“果園養雞,雞糞養園”產業項目實施方案,引導村民開展百香果種植、土雞養殖工作,“立體化”產業幫扶加快了該村的脫貧攻堅步伐。

人勤花開早 復耕正當時

該區當前大力推動春耕春播各項工作,確保防疫、生產兩不誤,田間地頭呈現一派繁忙的春耕備耕景象。“近段時間以來,我們的工作人員進村入戶,實地瞭解貧困戶的生產、脫貧現狀,因戶施策,制定幫扶計劃,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抓好春耕生產和貧困戶就業等工作,不讓疫情影響貧困戶脫貧。”梅縣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梅州市梅县区送种苗保生产稳就业解滞销 唱响脱贫攻坚“四部曲”梅州市梅县区送种苗保生产稳就业解滞销 唱响脱贫攻坚“四部曲”

在城東鎮玉水村,村民們正在有序開展春耕備耕工作,為新一輪的希望忙碌著,同時按照要求自覺分散作業,降低疫情傳播風險。“我們提前宣傳復工復產防護知識,也從多個渠道籌集了5000個口罩發放給各家各戶,現在無論是幫扶的木耳種植、光伏發電,還是貧困戶自家種植的柚子、水稻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完全有信心防疫、生產兩不誤。”廣州市增城區新塘鎮政府駐玉水村扶貧工作隊隊長羅明翔說。

為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的農耕工作,城東鎮農業部門工作人員將工作中心重點放在5000多畝在耕農田和1200畝金柚種植上,下沉到各村瞭解農作物長勢和管理情況。“為避免採購農資導致農民頻繁外出,我們根據農戶意願積極聯繫有資質、口碑好的農資公司和門店統一為農民供應農資,同時組織農技人員做好病蟲害預測預報、風險預警及金柚病蟲防治,加強對農機的維護管理和安全檢驗的培訓,並普及各項涉農惠農政策。”城東鎮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該鎮將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春耕生產工作,克服困難提供幫助和指導,保障農民春耕各項需求。

南口鎮七賢村葛根種植基地,村民們正在有序開展葛根複種工作,翻土、種植、澆水等一道道程序駕輕就熟。在幫扶單位廣州市增城區住建局的支持下,七賢村採取“合作社+貧困戶+基地”的模式,組織貧困戶入股並參與葛根種植,以此提高收入。“葛根的種植週期短、門檻低,運輸和倉儲成本也比較低,還可以通過電商銷售,去年的豐產讓大家信心倍增,所以決定繼續種植。”駐村工作隊隊長張志科說。

幫扶暖民心 就業惠眾人

疫情發生以來,該區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積極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千方百計為貧困群眾穩就業、保增收。近段時間,梅縣區相關部門全面摸查疫情對貧困戶務工就業、脫貧返貧等方面的影響,逐戶逐人跟蹤貧困戶就業情況,組織貧困戶參與網上應聘,促進貧困勞動力返崗就業,同時加快推進扶貧項目建設,有序組織貧困群眾適時恢復生產。目前,梅縣區建檔立卡貧困戶返崗就業率85%,疫情對貧困戶的務工就業、產業發展等方面的影響均在可控範圍。

“當我正愁這一家子的生活要怎麼辦時,扶貧幹部幫我解決了工作問題,讓我既能照顧家裡,還能有一份穩定收入保障生活。”省定貧困村丙村鎮田頭村貧困戶黃豔梅說。黃豔梅一家四口,丈夫重殘,兩個孩子還在上學。為幫助黃豔梅一家增加收入,村裡聘請她當環衛工人,並推薦她到附近的正和電子廠上班。扶貧幹部還與該廠負責人協調,放寬黃豔梅的上下班時間,讓她可以兼顧家庭。

田頭村扶貧工作隊通過引導務工、產業幫扶、入股分紅等方式,提高貧困戶收入。目前該村貧困戶脫貧比例達100%,正全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我們扶貧工作隊和丙村鎮政府、田頭村等協調動員各方力量,梅城的工業園、村裡的正和電子廠等企業也都大力支持,只要村裡的貧困戶有需要都可以介紹去務工。同時,我們發展有桑果園,聘請一些貧困戶務工,年底還有分紅;並幫扶貧困戶自主創業開早餐店,給貧困戶發放種牛等多渠道增加其收入。”廣州市增城區財政局駐田頭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劉志煒說。

此外,振聲生態農業旅遊有限公司日前搶抓時令在上官塘水庫和大坪鎮三臺村擴種300畝鴨屎香茶和三臺茶,帶動周邊村民就業增收。“我們在省定貧困村三臺村開發了茶山,並聘請了周邊的村民和貧困戶務工,幫助解決他們的就業問題;同時提供一些免費的茶苗給村民種植,後期會回收部分茶葉進行加工,這也能增加他們的收入。”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張順良說。

逆行拓銷路 脫貧邁大步

“感謝村之翼進村收購,幫我們貧困村農戶把1000多斤滯銷的蜂蜜解決了銷路問題。”石坑鎮嶺村黨支部書記洪國森說道。記者瞭解到,廣東村之翼科技有限公司日前積極對接虎牙直播和廣州禾信儀器股份有限公司,著力化解疫情期間農產品滯銷難題。“接下來,希望在虎牙直播裡面開通梅縣區農土特產品的直播間,更好地讓我們的農產品走出去,進一步拓寬銷路。”該公司負責人溫志雨表示。

早在2月中下旬,梅縣區農業農村局便聯合梅州雲電商生態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廣東村之翼科技有限公司、梅州市樂得鮮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三家電商企業,搭建梅縣區果蔬生鮮供應電商平臺,溢價收購貧困戶農產品,推出“無接觸式”配送服務,幫助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梅縣區果蔬生鮮供應平臺是促銷、保供、穩價的平臺, 我們通過省相關平臺和新媒體推薦等方式去大力推廣這個平臺,再將平臺上的產品銷售出去。”梅州雲電商生態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陳佳媛說。

農戶可將自家產品上傳到梅縣區果蔬生鮮供應平臺,電商企業則通過該平臺與農戶取得聯繫,達到供需平衡幫助解決部分滯銷農產品,市民可以在該平臺選購農產品。“接下來,會繼續做好疫情期間農產品保供助銷工作,同時加大農商對接力度,著力拓寬農產品銷路。”梅縣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大坪鎮各村工作組一邊對貧困戶宣傳疫情防控知識,一邊瞭解貧困戶的生產就業情況,做好貧困戶滯銷農產品的統計工作。同時,對貧困戶滯銷的農產品,積極發動鎮村幹部、社會熱心人士等購買,確保貧困戶增產增收。“受疫情影響,圩日集市暫停,我家大量土雞蛋、土鴨蛋滯銷。鎮村幹部瞭解到情況後立即發動大家採購,緩解了我們的經濟壓力,也提升了戰勝疫情、順利脫貧的信心。”上和村貧困戶陳冬鳳感激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