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花:領導力的30個“天條”


陳春花:領導力的30個“天條”

3月14日起,正和島推出“正學”專欄。本專欄力圖匯聚國內外最優秀的商學思想,最鮮活的企業案例。

正學,可理解為正和島獨創的企業學習方法論的簡稱。正和島學習法 =(適配的伴+高明的師+交互的場)X 信任度 。(點擊瞭解“正和島學習法”)

第2期推出有關正和島首席管理學家、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BiMBA商學院院長陳春花教授的聽課筆記。

復工之後,在老闆的督促之下,島君體系化地學習了陳春花教授的《面對不確定性,如何化危為機》線上課。

坦白說,一開始我內心是“拒絕”的。但是硬著頭皮學下來,確實“香”,經常有天靈蓋被打開的感覺。

這裡拾取了其中“花老師”的30條管理方法,以饗讀者。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文尾閱讀原文,購買課程。

編 輯:葉開甫

來 源:正和島(ID:zhenghedao)

01.會議

1、一個高效的會議,討論的是解決方案,而不是問題和觀點。

2、溝通的核心是達成共識,不是通知。

3、無關人員儘量不參會,因為會跑題。直接負責任的人來就夠了。不相關或弱相關的人,聽直接上級的傳達即可。

4、給同事鼓掌要超過九下,只有超過九下的掌聲,聽者才會感動,瞭解到大家對他的肯定和讚賞,他才會獲得激勵。不妨長時間、熱烈地鼓掌吧,必要的時候起立鼓掌。

02.計劃

5、所謂人浮於事,就是員工做的事情跟目標(績效)不相關。

6、管理不需要太多聰明,太聰明是做不好管理的,因為你想的太多,做的太少。一旦定了目標,關鍵在於強執行。所以,我到企業去開月度會議,不討論目標,因為目標是個結果而已。我們開月度會議就是討論行動,討論措施,討論方案。當你做好計劃,結果自然就來了。

7、目標一定是“不合理”的。目標基於預測,基於戰略,基於老闆的決心(拍腦袋拍出來的)。下屬和老闆位置不一樣,承受的壓力自然不一樣。下屬覺得“合理”的目標,即使實現,公司可能也會被淘汰。所以,不要跟老闆討論目標合理不合理,而要討論如何行動。

8、當你有了目標,還要講清楚為什麼。員工不能忠於目標,源於他們對目標的認同不清晰。比如,我每天寫作的目的是為了把工作想清楚,所以源源不斷地寫。很多人質疑“春暖花開”是不是你寫的,因為他從普通人的角度覺得寫不了那麼多。

9、執行剛性,會讓公司比較簡單。下屬唯一關心的就是他自己,真正關心公司競爭力和成長壓力的,就是企業家本人以及你的核心團隊。這很正常。我不會要求下屬格局多大,但是有個硬性的要求:目標必須完成,沒有討論餘地。

03.戰略

10、戰略是選擇做對的事,管理是把事做對。我們經常陷入戰略困境,不是因為選擇太少,而是因為選擇太多。

11、企業越成功,轉型越難。因為你的經驗可能會成為絆腳石。當你接受不確定性的時候,你就不會焦慮,你只需要學會跟它共生。

12、戰略一定是商業模式,而不是觀點。

13、制定戰略是老闆的事,一旦制定完就是運營團隊的事,必須有責任人。

04.領導力

14、管理上最怕的全是好人,但是績效很差。

15、這個時代,你和年輕員工只講工作、不講生活,他是不屑的。拿破崙為什麼失敗?他自己的解釋是:已經很久沒跟士兵一起喝湯了。

16、找到真問題,比解決問題重要。我們常常陷入“虛假繁忙”,其實不必要那麼忙。因為你沒有找到“真問題”。解決了很多不是真問題的問題,是管理上的巨大浪費。

17、不能用個人價值觀做管理,要用績效去管理。我們必須接受一個事實:只有30%左右的人是特別棒的。提升員工整體水平,比裁員更重要。

18、沒有不好的員工,只有不好的管理者。對有心有力的員工授權;對有心無力的員工參與;對無心有力的員工推銷;對無心無力的員工吩咐。

19、“無為”的人看起來沒有行動,其實是引導方向之人。

05.激勵

20、你認為的公平,不一定是員工認為的公平。中國的傳統文化比較在意平均,而不是公平。作為管理者,切忌不要把平均當公平。

21、激勵有時代性,不同時代激勵手段是不一樣的。今天但凡是個人才,基本都會跟你談股權;吸引年輕人的不再是高大上的辦公環境,而是獨特、好玩。

22、別讓激勵變成員工預期內的“保健因素”,比如干滿3年就能得到提拔。

23、無論什麼方式,激勵的時效性很短,因為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即使是股權激勵最長時效也就兩年。激勵最難的不是薪資、股權、獎金設計,而是用了這些設計還不管用。

24、員工的高滿足感不一定帶來高績效。怎麼辦?滿足感一定要來源於工作本身。比如我喜歡做老師,所以就在這裡苦苦地上課。很多人當老師的滿足感來源於有假期,這就有問題了。

25、激勵不是交易,激勵是用心換心。

06.個人成長

26、為什麼同樣一個人,在這個公司表現不好,到了另一個公司表現出色?因為員工的表現是他在組織中的行為,個人努力和組織管理同樣重要。

27、為什麼有人無心插柳做成了,有人卻好心辦壞事?因為態度並不決定結果,行為才決定結果。

28、能力的提升,來自兩個方面——高要求和高績效。

29、未來對個人的挑戰:如何讓自己變得有意義?未來對公司的挑戰:如何讓組織中的每個人有意義?

07. 結語

30、我們一定要相信,自己的潛力和信仰是非常巨大的。當你意識到這點,我們遇到的衝突、波折、不公、懷才不遇,都是可以放下的。

外界如何不重要,首先你得安排好自己。我們之所以越活越小,就是(潛力與成就)中間那堵牆越來越厚。你不止於現在的樣子。

小時候我看《西遊記》,很喜歡孫悟空,怎麼變都行,什麼都能解決。後來大了一點,開始喜歡豬八戒,覺得他比較有福氣,有意思;當我真正理解玄奘,就愛上這個人。一個人走了17年,他沒想任何事情,只是做好了自己的管理者。

我們最大的悲劇不是任何毀滅性的災難,而是從未意識到自身巨大的潛力和信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