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字能說清楚的奏章,大臣費盡周折撰寫1萬字,朱元璋大怒:上刑

500字就能說清楚的奏章,費盡周折撰寫1萬字,朱元璋大怒:上刑!

公元1377年冬,寒風刺骨,北風呼嘯。在燈下一個50歲的老人還在批閱奏章,這個皇帝就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到了南北朝時期,出現了不良的影響在當時,很多官員給朝廷寫的奏書或者是官府的公函,大量的內容空洞無物,想要長篇大論,此時文壇的風氣都被帶偏了。


500字能說清楚的奏章,大臣費盡周折撰寫1萬字,朱元璋大怒:上刑

茹太素一向耿直,這天早朝便把奏摺恭恭敬敬呈了上去。明太祖一見奏摺很厚,心裡就有點不高興,叫人念給他聽,讀了許久,還沒上正題,淨是些冗長的空話套語。皇帝哪有這個時間和精力。隋朝統一之後,齊梁體依然氾濫,隋文帝非常惱火,將官員的奏書張榜公示,並對奏書過於冗長無物者予以相應的處罰。這樣以後這種情況有所改觀,但並沒有徹底扭轉。於是朱元璋下了一道有特色的詔書。

500字能說清楚的奏章,大臣費盡周折撰寫1萬字,朱元璋大怒:上刑

詔書裡面絲毫不隱諱,"獎善懲惡"。茹太素仕途一波三折,早年做過地方上的參政,後來被貶官,考核的時候,他是翰林院檢討。奏摺確實太長了,長達1.7萬字,他耐著性子一直讀到大約16500字以後,才接觸到正題,一共寫了5件事情。

500字能說清楚的奏章,大臣費盡周折撰寫1萬字,朱元璋大怒:上刑

他思考了許久,覺得這5件事中,起碼有4件是可以採納實行的。這幾件事兒,只要最後的500字就能夠說明了。朱元璋讓中書郎念給他聽,讀了3000字還沒有切入正題,朱元璋非常惱火,又接著讀了一段,聽到有到這樣一句 "當今官場裡有才能的人,一百人裡面也就一兩個,剩下的都是庸才!"茹太素這個人畢竟是朱元璋的御前秘書。

500字能說清楚的奏章,大臣費盡周折撰寫1萬字,朱元璋大怒:上刑

平時對自己也忠心耿耿,氣歸氣,朱元璋讓貼身近臣繼續讀那份報告,一直讀到萬之外也就一兩個,剩下的都是庸才。朱元璋本來就嫌這一奏疏太長了,聽到這句話之後更加怒不可遏,馬上將茹太素宣進宮,將他訓斥了一頓,直接賞了他一頓板子。

"停,傳茹太素,拉下去廷杖40。"可憐茹太素,本是細皮嫩肉之人。

500字能說清楚的奏章,大臣費盡周折撰寫1萬字,朱元璋大怒:上刑

這哪受過這般杖責,看見的人都當場嚇暈過去。回到之前茹太素為此休養了幾個月。他曾對太子朱標說:"我自從登基時間以來,事事都親力親為,一直勤勞刻苦,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上朝辦事,晚上夜深了才休息。這是你親眼看到的。如果你能按照我這樣做,才能保住江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