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会诊室》特别直播节目近日推出 探讨“科技助力全球战疫”

《全球疫情会诊室》特别直播节目近日推出 探讨“科技助力全球战疫”

中国网讯 近日,由CGTN智库和中国科协联合主办,中国科协调宣部、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等联合承办的《全球疫情会诊室》特别直播节目在CGTN电视、网络、客户端、微博、Twitter、Facebook、Youtube等各大平台联动推出。

节目邀请了来自中国、阿尔及利亚、葡萄牙、马来西亚以及挪威的科学家和学者们,围绕“科技助力全球战疫”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中国阿里巴巴达摩院算法专家顾斐介绍,目前阿里巴巴研发的AI诊断技术,可以在20秒内对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的CT影像做出诊断,并且准确率高达96%以上,大大节省医疗资源。他强调,除对CT影像诊断以外,AI还可对疑似病例的基因进行分析。通过比对患者的基因样本和病毒的基因序列,在短时间内获得诊断结果,将原来数小时的分析时间缩短至半小时。

阿尔及利亚国家科技工作者联合会名誉主席梅巴海克 · 布卡巴(Mebarek Boukaba)表示,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在此次抗击疫情中,及时实施了遏制疫情的相关措施,推出有力的保障疫情防控政策。他极力赞赏正是这一系列有效措施,才使得疫情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得到有效控制。

国际地理联合会健康与环境委员会主席马斯· 克罗夫特(Thomas Krafft)教授表示,反思此次疫情的经验教训,未来应进一步提升全球公共医疗体系,在下一次疫情爆发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他强调全球团结与合作是抗击疫情最有效的方式。

马来西亚科学院青年科学家网络会员西蒂·海里耶·宾迪·莫哈末·哈纳菲亚(Khayriyyah Mohd Hanafiah)指出,虽然蔓延全世界的新冠疫情给人类造成了极大损失和痛苦,但与此同时也将全人类团结了起来,共同携手对抗疫情。她认为疫情必然会过去,呼吁大家摆正心态,正视疫情的影响。

挪威生物经济研究所传播主任拉格纳 · 沃加 · 佩德森(Ragnar Våga Pedersen)强调,提升大众科学素养对于战胜疫情非常关键。他认为人们需要科学地看待疫情、了解疫情,从可靠的来源获取信息,并正确地展开疫情防控。面对网络上不实信息而导致的恐慌情绪,他认为培养人们甄别信息真伪的能力至关重要。

嘉宾们探讨了如何使用科学技术帮助全球人类共同抗击疫情,分享目前所取得的成果,进一步确定在全球公共卫生事业中科学技术起到的重要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