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讓孩子做到“說話算數”?

太原半緣


哈哈,又是一個小搗蛋,這種事情最好是在第一次就讓他不能得逞,這麼狠心有必要嗎?是說沒有給它留餘地去誕生,去成長————也就是0容忍?是的,好多事情如果有了第一次,以後想控制或多或少難度係數都會有的。從描述中也沒看出來你們第一次是怎樣處理的,已經過去的事了,也不必追究。只是用來警示“後人”吧!



處於現在這樣情況,你也不要操之過急,好多人不是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嗎?這事也一樣。你接下來幾天的親自閱讀要是學校老師沒有特殊安排,你們就從這方面入手吧:一天一個成語故事,成語學了,歷史學了,潛移默化地也對孩子進行了教育課。“三全其美,何樂而不為”?試著給孩子講講這幾個成語故事,如:說一不二、一諾千金、一言為定、一言九鼎、鐵板釘釘、言兒有(無)信、殺彘教子……


在這裡,我就拿“一諾千金”來舉例:

秦朝末年,楚國有一個叫季布的人,他這個人個性耿直,而且非常講信用,只要他答應的事,就一定會努力做到,也因此他受到許多人的稱讚,大家都很尊敬他。

他曾經在項羽的軍中當過將領,而且率兵多次打敗劉邦,所以當劉邦建立漢朝,當上皇帝的時候,便下令捉拿季布,並且宣佈:凡是抓到季布的人,似黃金千兩,藏匿他的人則遭到滅門三族的懲罰。可是,季布為人正直而且時常行俠仗義,所以大家都想保護他。起初季布躲在好友的家中,過了一段時間,捉拿他的風聲更緊了,他的朋友就把他的頭髮剃光,化裝成奴隸和幾十個家僮一起賣給了魯國的朱家當勞工。

朱家主人很欣賞季布,於是專程去洛陽請劉邦的好朋友汝陰侯滕公向劉邦說情,希望能撤銷追殺季布的通緝令,後來劉邦果真赦免了季布,而且還給了他一個官職。有一個和季布同鄉、名叫曹邱生的人,他一向喜歡和有權有勢的朋友來往,於是就託人寫介紹信給季布,希望能和季布認識、交朋友。可是季布一見到他就很反感,根本不想再理會曹邱生,但是他面對季布討厭的神色,像是沒發生什麼事的繼續說:“您也知道我們都是楚國人,人們常說‘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諾’這句話是我到處替您宣揚的結果,可是您為什麼總是拒絕見我呢?”季布聽完曹邱生的話,非常高興,頓時改變了態度,而將他當作上賓來招待。

以上幾個成語故事一一講過去,古人誠信的事例就會入住孩子的大腦以及心靈,就是再頑固職守的孩子,我看他也不會出爾反爾了。


糖紙吳柿子


1、制定簡單的規則

  約定規則應該簡單易懂,讓孩子容易遵守。不要一下子制定很多規則,也不要制定很複雜的規則,更不要制定孩子不容易遵守的規則。簡單易守的規則讓孩子感到遵守規則是一件愉快的事情,給他們自信。

2、家長以身作則

  向孩子示範如何做才能夠達到遵守約定這個準則。有些時候不是孩子不願意做,而是他們沒有掌握好方式方法。

3、不要輕言放棄

  不要面對孩子的反抗顯得手足無措,更不要輕易放棄、妥協,給孩子例外、開綠燈。堅定的原則給孩子安全感,搖擺不定則讓孩子無所適從。

4、承擔不愉快的後果

  在違反約定的時候品嚐行為後果對於幫助孩子建立行為準則方面至關重要。家長要開動腦筋,給孩子實施自然和邏輯後果。建立行為後果幫助孩子學會承擔責任。現實生活中,我們不遵守規則,就會承擔不愉快的後果,比如受到懲罰。因此在給孩子建立規則的過程當中,必須讓孩子學會承擔自己的行為後果。


黃胖子是隻貓


相信每一個父母都有遇到孩子在生活和學習中“說話不算數”,喜歡耍賴的情況,遇到這樣的情況如何處理?如何讓孩子做到“自己說的話算數,制定的規則要遵守”呢?

一、對待孩子要以身做則,做誠信的人,自已首先說話要算數:答應孩子的事,要求孩子的事,自己要做到,不失信於孩子,有做不到的要和孩子說清楚原因;

二、制訂生活和學習,遊戲玩耍規則,規則簡單明瞭,和孩子商量好,有獎有罰,一步步讓孩子學會遵守規則,說話算數;

三、不要輕易放棄和發怒,培養孩子誠信品格,孩子在堅持一段時間後有可能會違反規則或出現反覆,這時父母不要發怒或過於擔心,要根據孩子情況進行勸導和獎罰,不要輕易放棄或讓孩子自行其是;

四、讓孩子承擔“說話不算數”的後果,可以對孩子說話不算數的行為進行處罰,如減少協議中的看電視時間,取消獎勵等等,並耐心開導孩子,讓孩子明白說話不算數的後果;


夢想起航1688


這個首先需要從我們父母平日的言行做起,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平日裡父母讓孩子做事情的態度一定要堅決,說完一定要付諸實施,不要總是說了不算。即使遇到例外情況,也一定要給孩子講清楚我們不能按原計劃去做的原因,避免給孩子造成不好的心理影響。比如說:告訴孩子今天必須做完這件事才能睡覺,但是看到寫完作業已經很晚了,家長就主動放棄把任務留到了第二天。如果總是這樣,孩子就會效仿,不把約定或是承諾當回事,逐步形成“說話不算話”的習慣。其實起初每個孩子的心理都是很單純的。在孩子眼裡,大人的話都是“真的”,當感到有時大人也“說話不算話”時,孩子不會認真地去想大人為什麼會這樣做,只會認為他們有時也騙人。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模仿父母。所以要求孩子去做到的事情,家長首先要做到,首先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是最重要的。


寧靜致遠—家有萌寶


我覺得這個情況需要大人做好引導,我的小朋友一週八喜歡吃糖,總是不忘記說“糖糖”,拉著我去拿,我會先蹲下來問他“今天吃幾顆”,他伸出一個小手指意思是一顆。我就再重複一遍說“那我們今天就吃一顆喲,這顆吃完就不能吃咯,要吃也得等明天。”他會一本正經的點頭答應。然後吃完真的就不會吵著要吃,但是接著我會帶他離開糖的範圍,以免他有看到或者想起來要拿,帶他去玩別的東西轉移注意力。其實小朋友是很容易轉移注意力的。

你跟孩子約定了半小時,估計是因為他對半小時還沒有一個準確的概念,你可以拿出手表告訴他當分針到這裡的時候就是約定的時間到了,這樣他才更有感覺。而且鑑於他會耍賴,你也要約定違規處罰,讓他知道凡事不可隨心所欲。這樣呢還能有效培養他的時間觀念,而且他能看著手錶自律,以後他會很自覺的。

並且你可以提醒他:如果媽媽說話不算數,你心裡是不是會不高興。我們大家一起做一個言而有信的人才是最棒的,可以跟孩子說互相監督喲。


阿雲1987


家長是必不可少的榜樣,這點無可非議!但對孩子來說,就拿看電視、玩電腦遊戲的問題來說,說好了遊戲玩多久,到了點兒卻不肯停下來;說好電視看多長時間,結果到了時間卻還想看,結果家長認為孩子言而無信,強行關掉電視,或者把孩子從電腦旁拖走,孩子很不高興或者大哭,家長一般都會說:誰讓你說話不算數呢?!其實這是錯誤地方法,我們應該正確引導孩子,最好的辦法就是:先和孩子商量好,約定好,到了時間如果孩子還想再看一會兒,可以妥協幾分鐘。這樣孩子往往覺得沾了便宜,而心滿意足地停下來了。讓他自己知道時間觀念。/<font>


幻馨June


我認為讓孩子說話算數,首先,父母雙方就應該以身作則,做好孩子的榜樣,自己先做到說話算數,承諾給孩子的事情一定也要做到,如果父母本身做不到說話算數。那麼可想而知,孩子在父母的影響之下,做一個守承諾,說話算數的人的幾率便大大降低。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你做到信守承諾,相信你的孩子也不會太差。


搖曳的浮木


都說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平時的生活中要時刻為孩子做好榜樣,孩子要求你的事,只要答應了就要說到做到,孩子慢慢也就有這種意識,也要和孩子說一下誠信的重要性,如果孩子不遵守,可以在平時他喜歡的事情上硬性的減短時間,讓他意識到說到做到的重要性!


塗牆熱心市民c


想讓孩子說話算數,首先家長要和孩子說話算數,說到做到,做個好榜樣。其次,在看電視之前要和孩子講好看幾集動畫片,不能和孩子講時間,孩子是沒有時間的概念的。最後,教你個讓孩子關電視的做法,和孩子說:你是選擇自己關電視還是媽媽給你關電視。


小胖孩TT


小孩子經常有說話不算數的情況,一般是因為他太想做某事,或者想做某事。

如果想讓孩子話算數,大人必須要說話算數,給孩子做榜樣。

如果給孩子約定好時間 ,大人孩子都一定要遵守,如果孩子說再看一會,大人就讓他看一會,孩子覺得這個約定也是可以改變的,下次也會用同樣的方法不遵守約定。

所以大人不要一味的遷就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