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历史上还有用“泥”做的钱!

硬币一般是由金、银、铜、镍、锡、锌、锑、铝等金属材料制成的,但在一些特殊的历史时期,还出现过泥做的钱--这在货币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你知道吗?历史上还有用“泥”做的钱!

▲汉陶质钱币

春秋战国

陶质冥币“郢爰”



用泥土烧制的陶瓷硬币按作用分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作为陪葬品的陶瓷冥币,另一种是用于流通的陶瓷硬币。

由于质地较差、制作工艺粗糙、流通寿命比较短,因此陶瓷硬币现存很少。

1959年上海嘉定县的战国墓中出土过陶质郢爰。

▲战国楚国金币陶版

郢爰是楚国的长方形黄金硬币,又名印子金,或称金钣、龟币,印子金是因金钣上铸有方形的戳子而言,“郢”是楚国国都,“爰”则是重量单位或楚国金币的专有名称。

你知道吗?历史上还有用“泥”做的钱!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就曾出现过几百块泥郢;

上海福泉山的汉墓中就曾出土过数百块陶质的五铢钱;

河南南阳英庄的汉墓中还出土陶质的“大泉五十”,共20多枚。

我国考古学家还发现了唐宋陪葬品--陶质开元通宝。作为陪葬品的陶瓷冥币。不过,这种钱币并不是用于流通的,而是迷信的古代人为死亡的亲人提供的在阴间使用的。

你知道吗?历史上还有用“泥”做的钱!

▲陶质半两



五代十国

燕国用黏土烧制的“山库钱”

五代十国时期,幽州(今冀北、北京、天津、辽宁、朝鲜一带)军阀刘仁恭、刘守光父子(刘仁恭为幽州节度使,其子刘守光曾因与其爱妾罗氏通奸,被刘仁恭棍打后,断绝父子关系,后刘守光夺父位,自立为燕国皇帝),对于自己因中原处于多事之秋而得以称雄一隅,志得意满,遂逐渐骄奢淫逸。

你知道吗?历史上还有用“泥”做的钱!

▲五代十国 刘仁恭·永安一千小字版

刘仁恭在幽州的大安山上兴筑宫殿,并与道士大炼丹药,以求长生不死。为了搜刮敛聚百姓的钱财,刘仁恭父子发行一种用黏土烧制的钱币,先后铸造的劣质泥钱有永安一十、一百、五百、一千等,又称之为“山库”钱。

你知道吗?历史上还有用“泥”做的钱!

▲五代十国永隆通宝背闽月陶币


老百姓家中的铜钱则必须全部交出。

刘仁恭父子就这样此搜刮了大量的铜钱,然后在山上掘洞藏起来。为了灭口,他们竟丧心病狂地把所有的工匠全部杀死。

对于使用泥钱的危害,后唐皇帝李嗣源就曾说过:“刘仁恭制造泥钱,号为山库钱,铜钱不用来助人,一向害人不浅。”

正是因为刘仁恭父子的暴政,财政的空虚,存在了仅三年的刘氏燕国政权为后唐所灭亡。在燕国灭亡、刘守光父子被处死后,在北京地区通行了一年的泥钱也寿终正寝了。

燕国用来制泥钱的土是一种近似胶泥的黏土,在烘烤之后会变得坚硬,但很难长期保存。

至今还没有发现泥钱和制作泥钱的钱范,所以无从考证其形制。


一战后

德国发行的“炻币”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败的德国支付了天文数字的战争赔款,财政赤字巨大,资源匮乏,连铸造货币的贵金属也被战胜国拿走了。

德国不得不用铁、锌等铸造货币。由于铁、锌容易锈蚀,这种硬币很难保存,于是出现了一种陶质地硬币--炻币。

德国曾在1921-1923年发行过一种陶币,颜色是褐、白、绿等。

你知道吗?历史上还有用“泥”做的钱!

你知道吗?历史上还有用“泥”做的钱!

你知道吗?历史上还有用“泥”做的钱!

上海著名的钱币收藏家杨顺发,20世纪80年代花了5000元人民币,从东北一位收藏家手里购买过一整套这样的德国陶币。



抗战时期

伪满傀儡政权的“陶币”

1931年至1945年,东北沦陷14年,日寇扶植傀儡政权伪满洲帝国。1932年7月1日,傀儡政权建立的伪满洲中央银行在长春开业,它同时吞并了东北地区的四行号(东三省官银号、边业银行、吉林官银钱号和黑龙江省银号)以及辽宁省城四行号,即联合发行准备库、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金融机构。

根据伪满洲国的《货币法》,掌握了伪满洲国通货、金融命脉的满洲中央银行发行了面额为100元、10元、5元、1元的纸币和5角以下的辅币,5角以下的辅币采用13种金属铸币,分1角、5分、1分和5厘等面额。当时的金属铸币,先后发行了铜、白铜、铝、锡铸币流通市面。

你知道吗?历史上还有用“泥”做的钱!

▲伪满洲国陶币

随着战争的升级,日军军火匮乏,伪满洲国遂按照日本主子的命令,下令回收铜、白铜制品,包括铜质铸币,以应日本军需。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航空机用铝奇缺,伪满洲国大肆回收铝制品,令民间留有铝制品全部交出,展开所谓的铝货回收运动。

你知道吗?历史上还有用“泥”做的钱!

▲康德十二年(1945年)

满洲帝国壹分陶币铜质样币


此外,汉奸们还到处强行收缴民间铜器,强行在民间挨家挨户征缴一切金属制品。从锅、盆、门把手、铁钉、点心盒、摆设品、香炉、壶架、灯架、伞架、招牌幌子、号码牌,甚至到小学生使用的铜墨盒都在“献纳”之列。

凡私自收藏不愿“献纳”者,则予以经济制裁或刑事处罚。

你知道吗?历史上还有用“泥”做的钱!

沈阳中街铜行里的“公合利”店,因卖掉一个轻金属饭盒,被罚款伪币2000元,经理还被关押了5个月;

你知道吗?历史上还有用“泥”做的钱!

“永新合”铜店因存有碎铜被查出,女经理被定为“经济犯”,关押了9个月,其夫被杀,腹婴胎亡。

一时间铜行人人自危,只要店铺有点铜铁味,就是经济犯!甚至连开业多年的著名奉天铜行也倒闭了。

1943年8月23日,伪满政府又发表了《金属类回收法》,以法律的形式强制东北人民执行“金属献纳”。献纳的范围包括金、银、铜、铁、铝等所有金属材料,就连金属铸币都要“献纳”。据相关资料记载,仅回收熔化“献纳”的伪满铸币就有2700吨,折合铸币金额达9000余万元。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和伪满洲国当局开始着手试制金属铸币的代用品,以填补硬币的空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