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著浪花,扁舟獨行的弘治皇帝朱祐樘

成化二十三年,朱祐樘繼位,次年改元弘治,是為明孝宗。

朱祐樘在位時期是明朝歷史上少有的經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的好時代,史稱“弘治中興”。

迎著浪花,扁舟獨行的弘治皇帝朱祐樘

好皇帝的歷史評價都差不多,大致都是寬厚仁慈,勤於政事,勵精圖治等,我已很難說得更好,《明史》裡是這樣說的:“明有天下,傳世十六,太祖、成祖而外,可稱者仁宗、宣宗、孝宗而已。”

晚明學者朱國禎也說:“三代以下,稱賢主者,漢文帝、宋仁宗與我明之孝宗皇帝。”

朱祐樘知道,自己能來到這個世界已屬不易,更別說坐上皇位,他時時保持了一顆感恩和寬容之心,倍加珍惜上天給予他的機會,在他短短三十六歲的生命裡,他從善如流、知人善任,開創了屬於自己的弘治時代。

朱祐樘做太子時就是一個勤學自律的好孩子,他每次練完書法,都要親自把筆墨紙硯收拾得整整齊齊,也不搞特殊,甚至在生病時也從不停課,不像歷史上有些皇子那樣任性隨意。

朱祐樘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用實際行動證明男女平等的皇帝。

他一生只娶了一個張皇后,從不納宮女,也不封貴妃、美人,每天只與皇后同起同居,過著平常百姓一樣的夫妻生活,無意中創造了古往今來唯一一個皇帝只娶一個妻子的記錄。

迎著浪花,扁舟獨行的弘治皇帝朱祐樘

在他即位的第一年,朱祐樘的明君形象便獲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

1488年,出使明朝的朝鮮使臣回國後向其國王彙報,說朱祐樘不像他爹那樣任人唯私,而是秉持公正、為政勤勉,還非常節儉,連舉行國宴都不奏樂。

朱祐樘很喜歡詩歌,繪畫和彈琴,據說世界上第一把牙刷就是他發明的,老朱家的孩子藝術細胞、創造天賦都很發達,比起他扮演商人做生意的兒子和常年在深宮中做木匠的後輩,朱祐樘在娛樂方面明顯沒那麼坦然。

有一次他賜給畫師幾匹綵緞後還擔心大臣們知道後議論,讓畫師趕緊拿走。

很多帝王至死不知道自己有錯,朱祐樘是個例外,他常常說:“吾不自治,誰能治吾?”

剋制而不任性,就憑這點正能量的追求,朱祐樘也應當獲得很高的評價

面對成化朝昏暗無比的政局,朱祐樘沒有拘泥守舊,他撥亂反正,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

老太監懷恩因替他求情被憲宗貶於鳳陽,朱祐樘將他接回北京並親自迎入宮門,官復原職,把懷恩感動的涕淚縱橫。

憲宗寵信佛道,致使朝中奸佞橫行,朱祐樘登基後,詔令朝中不可再崇佛信道,妖人李孜省經常給憲宗進仙藥和房中術,裝神弄鬼,朱祐樘將他發配充軍,把他手下的那些什麼法王、國師、真人、神仙一律遣散。

李孜省不知是在開發仙藥技術時獻身科技太過頻繁,還是壞事做的太多招人暗算,總之還沒走出京城,就一命嗚呼了。

敗家太監梁芳揮霍無度,曾慫恿憲宗和萬貴妃廢立太子,禍亂朝綱,朱祐樘將他下獄收監,貪汙的金錢全部吐了出來。

萬貴妃的弟弟萬喜曾多次謀害朱祐樘,他在家已經準備好了後事,隨時等待被凌遲,大臣們紛紛上奏殺掉萬喜,朱祐樘很清楚誰害死了自己的母親,但他此時卻只說了一句話:“到此為止吧。”

在他被殘害的時候,他深深記得萬貴妃的名字,當他大權在握時,他卻選擇了寬恕,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迎著浪花,扁舟獨行的弘治皇帝朱祐樘

明朝歷史上最能混的“萬歲閣老”首輔萬安,整日裡尸位素餐,朱祐樘打算辭退他,因為他整天除了喊萬歲外,別的啥也不幹。

朱祐樘為照顧其面子,希望萬安能夠主動辭職。

但他很快知道自己低估了萬安先生厚如城牆的麵皮水平。

萬安壓根就沒有辭職的意思,想接著混。

一天,朱祐樘在整理憲宗遺物時發現了一本小書,包裝精美,圖文並茂,內容全是討論生理知識的內容,後面署名“臣安進”。

朱祐樘大為惱怒,命令太監懷恩拿著這本書到內閣質問萬安:“這難道是一個大臣應該乾的事嗎?”

萬安嚇得大汗淋漓,跪在地上一邊磕頭一邊說:“臣有罪,臣悔過!

但就是不提辭職的事。

懷恩只好拿出大臣們彈劾他的奏章在其面前當眾宣讀,可是萬安就是跪著不肯起來,他還想得到寬恕。

懷恩怒不可遏,上去一把奪過他的牙牌(入宮通行證),讓他趕緊滾。

萬安只好回去上書辭職,收拾行李,在回家的途中,他還不時地回頭張望,希望看見奉皇帝命令來召他回京的人,還幻想著被重新起用。

回家一年後,萬安先生往生極樂。

庸臣劉吉綽號“劉棉花”,這麼多年來我行我素不怕彈,反而步步高昇,內心之強大,罕有人能與之媲敵。

棉花兄憑此高招,讓縱橫馳騁大明三百年的言官集團也無可奈何。

朱祐樘即位後,他依然還賴在內閣,不管皇帝如何旁敲側擊,棉花兄始終裝聾作啞,還見風使舵,開始積極參與政事,想以能臣幹吏的形象再幹十年,可“棉花”形象早已深入人心,無法更改,最後被朱祐樘尋了個事由,派太監到其家中當面斥責,捲起鋪蓋卷灰溜溜的滾回了老家。

萬事俱備,只差能臣,朱祐樘將王恕、馬文升調入京城,一個吏部尚書,一個兵部尚書,這一文一武都是最頂尖的人才,在他們的整頓下,大明王朝的國勢開始蒸蒸日上,散發出閃耀的光輝。

迎著浪花,扁舟獨行的弘治皇帝朱祐樘

和父親明憲宗不同,朱祐樘從即位那天起就沒休息過,為了實現自己盛世的夢想,他從早到晚的批閱奏摺,而且都是親力親為,決不允許太監代批。

他每天上朝聽政,除早朝外,還恢復了早已廢棄的晚朝制度。

朱祐樘還恢復開設了大小經筵,在早晚朝之外另設午朝,每天三次視朝,接受百官面陳國事,他還每天兩次在平臺召見有關大臣議事,創立了“平臺召見”的議政新模式。

有一天,仁壽宮起火,朱祐樘忙了一整夜沒顧得上閤眼,因此沒去上朝,他就此特地派人到朝堂去向眾大臣說明原委,向眾臣請假。

在用人準則上,朱祐樘唯才是舉,大量任用賢才之士,為了做到心中有數,他將四品以上官員名單貼在宮內文華殿的壁牆上,平時熟記。

他制定了嚴格的官吏考核制度,提拔選調官員主要以政績為主。

他對待臣下寬厚平和,能推心置腹,從未鞭打過大臣,因此,君臣之間親密無間,形同一家人。

有一年冬夜的晚上,朱祐樘批閱奏摺時突然想起有的官員可能晚上還在外辦差或者在回家的路上,便規定今後在京官員晚上出門公幹,均由侍衛持燈護送。

這件事雖然不算大,但作為一個帝王能如此體貼臣下,確實難能可貴。

很少有一位帝王能做到如此替他人著想,明孝宗的寬仁之名,當之無愧。

於是,一大批以廉潔、勤奮、有事業心、的賢臣紛紛湧現,他們得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幹和特長,出現了歷史上少有的良臣大集合,像李東陽、劉健、謝遷、楊廷和等都是在這個時候被提拔重用的。

迎著浪花,扁舟獨行的弘治皇帝朱祐樘

鑑於前朝宦官專權亂政的教訓,朱祐樘對宦官嚴加管束,使東廠、錦衣衛再也不敢任意行事,只能奉公守法的幹好本職工作。

朱祐樘對刑罰的運用十分慎重,他多次更正律令,刪除了原《大明律》中的多項嚴苛法令,所任用的執法官吏也大多賢明公正。

他深知民生艱難,多次減免賦稅,但凡地方官提出因災情免賦的要求,他都無一例外地照準,除了免除稅糧以外,他還發給貧民麥種、牛種,綠肥,並親自到農田裡耕作以為示範。

迎著浪花,扁舟獨行的弘治皇帝朱祐樘

從弘治二年到弘治五年,全國多處發生水患,氾濫成災,朱祐樘親自主持治理,命大臣趕赴災區,最終消除了水患,使荒廢的田地再度成為魚米之鄉。

他多次詔減皇宮的開支與供奉,從不大興土木,主張節約費用,緩解人民負擔,多次下詔嚴禁權貴侵害百姓。

在弘治朝君臣的一致努力下,大明王朝的國力一直在蒸蒸日上,賦稅收入也達到了明朝中期的最高峰,而人口也由朱祐樘剛即位數的5020多萬增長到了6010多萬,十七年間增長了一千萬,已然是非常好的成績了。

朱祐樘每日上朝與眾臣討論國家大事,下朝之後就與張皇后朝夕相伴,談古論今,這種相守的時光不算很長,一共是十八年。

那是朱祐樘夫婦最美好的十八年,也是大明王朝294年裡最美好的光陰。

迎著浪花,扁舟獨行的弘治皇帝朱祐樘

朱祐樘很重視軍事,極力維護國家的統一,他在位時期重整武備,大力加強邊關建設,十八年間三徵哈密,大敗吐魯番軍隊,三戰全勝,最終收復哈密,並牢牢納入版圖。

他還多次擊敗韃靼小王子、火篩的多次入侵,保持了邊疆的穩定。

他愛護武將,如馬文升在兵部尚書任上,因罷免多名不合格軍官而得罪了許多人,朱祐樘支持他並派侍衛進行保護。

朱祐樘的功業或許沒有太祖成祖那般波瀾壯闊,但他真正讓大明王朝的國勢從宣宗之後的衰頹中走了出來,使國家昂然向上一片興旺,最重要的是讓普通的大明子民得到了實惠。

我始終覺得,一個好的帝王就應該像漢文帝、宋仁宗、明孝宗這樣,平實穩健,注重民生,所謂雄才大略君主的赫赫功業,都是建立在廣大百姓的血淚和負擔之上的,老百姓在這個時候未必會過得幸福,歷史的實踐足以證明,秦嬴政、漢劉徹、隋楊廣、清乾隆哪一個不是如此?

說到這裡,我眼前閃過朱祐樘的畫像,他總體上和祖父朱祁鎮很像,但是更顯消瘦,雖然也是濃眉大眼,但是臉部比較清秀,乾乾淨淨,五官精緻,按現在的標準,我覺得朱祐樘在顏值上是明朝皇帝裡最高的。

迎著浪花,扁舟獨行的弘治皇帝朱祐樘

他的身子微微前傾,肩膀有些聳起,顯得體質虛弱,思慮過度,眼睛裡滿含著溫情和善良,在明朝16帝裡只有這一雙眼睛至清至純,就像個孩子一樣凝望著遠方,皇帝只是他的職業,他從來沒享受過皇帝的尊榮,卻承擔了皇帝無盡的責任。

弘治十八年五月,朱祐樘患病不起,臨終之際他召集顧命大臣,說道:“知子莫若父,太子很聰明,但年紀太輕,好玩,好奇,諸位先生一定要輔以正道,才能讓他有希望做個好人。”

迎著浪花,扁舟獨行的弘治皇帝朱祐樘

說完之後不久朱祐樘離去了,伴隨離去的還有他的中興盛世,留下的是15歲的朱厚照和即將到來的正德王朝。

朱祐樘下葬當日,“深山窮谷,聞之無不哀痛”,“哭聲震野”,京城內外如喪考妣,百姓自發送葬者竟達二十餘萬。

在歷史的長河中,大部分人會隨波逐流,有人卻在扁舟獨行,迎著船頭的浪花,激起一片雪白的讚歎,朱祐樘就是這樣一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