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中場戰事:周深爭歌王袁婭維淘汰,審美質疑又來了?

很多故事,一定要從後往前看,才能看得更清楚。比如爭議頻頻的本季《歌手》。


歌手中場戰事:周深爭歌王袁婭維淘汰,審美質疑又來了?


這檔本季收視大幅回暖卻口碑下滑的綜藝的最新爭議事件是:在上一輪被奇襲成功的蕭敬騰和本輪成績不佳的袁婭維之間,袁婭維被淘汰。


歌手中場戰事:周深爭歌王袁婭維淘汰,審美質疑又來了?


至此,本季首發陣容中,已經離開了兩位,上一位是毛不易。


歌手中場戰事:周深爭歌王袁婭維淘汰,審美質疑又來了?


對於《歌手》審美的質疑,再度甚囂塵上。有評論說,袁婭維淘汰,證明國內音綜配不上高審美。

這其實不是《歌手》第一次遭遇類似質疑,2020年的《歌手》,已經步入第八年。從巔峰到回落,圍繞在這款國內頂級音綜周圍的質疑始終是:在《歌手》舞臺上,不飆高音就拿不到好名次嗎?

但今年的情況更特殊,相對往年的歌王之戰,今年洪濤為《歌手》打出的主題是:當打之年。

這是競演歌手平均年齡最年輕的一季。除了日本的米希亞生於1978年,徐佳瑩、蕭敬騰、袁婭維為80後,華晨宇、毛不易、周深、劉柏辛、黃霄雲是90後,還有奇襲歌手李佩玲這樣的00後歌手。

這意味著遊戲規則已然改變。在音樂審美分眾化的時代,相比選出一個“歌王”,這檔綜藝真正最需要回答的問題其實是:這個時代到底需要怎樣的歌手?而一個面臨迭代的華語樂壇,又能夠提供什麼樣的歌手?


歌手中場戰事:周深爭歌王袁婭維淘汰,審美質疑又來了?


而最令我深深不解的問題則是:當觀眾對《歌手》排名提出質疑,質疑的到底是《歌手》,還是華語樂壇升級中的審美?

或許對於《歌手》和華語樂壇,這都是一場焦灼中透出希望的中場戰事。

為什麼周深兩場第一,袁婭維卻被淘汰?答案藏在《歌手》遊戲規則裡

可以說,本季戰到現在,最後的《歌王》候選已經呼之欲出:華晨宇、周深和後半程異軍突起的徐佳瑩。

而如何在《歌手》舞臺拿到好成績,周深同樣做出了最好的示範。

如果說“飆高音”和舞臺表現力是《歌手》舞臺的頂流通行證,那麼為觀眾呈現多樣的舞臺,不斷為自己的表演注入新鮮感,則是持續拿下現場觀眾的殺手鐧。


歌手中場戰事:周深爭歌王袁婭維淘汰,審美質疑又來了?


以周深為例,在首期憑藉成名曲《大魚》拿下第二以後,成績一度進入中游,但最近幾輪的異軍突起,則顯然是突破自我的獎賞。

上一輪《達尼亞》收錄在朴樹 2017 年發行的專輯《獵戶星座》中,是俄羅斯民歌、中華古典詩詞與雷鬼元素的一次驚喜碰撞,周深的妙筆,則是融入了譚晶和毛不易唱過的《紅莓花兒開》,加上其空谷幽蘭般的演繹,勝出並不意外。


歌手中場戰事:周深爭歌王袁婭維淘汰,審美質疑又來了?


這一輪周深演唱的《達拉崩吧》則更驚喜,歌曲講述的是一個童話故事,一位少年闖進山谷斬殺巨龍拯救公主的故事,而周深這次更是一人分飾五個角色,唱出四種音色,同時詮釋了小女孩、少年、國王、巨龍、旁白。

為了這場表演周深還臨時學了一套舞步,不管舞步效果如何,邊唱邊跳加上來回反串絕對貢獻了其參賽以來的最大驚喜,等於是一個人同時演出了《聲臨其境》+《聲入人心》+勉強算是低階《舞蹈風暴》,這種多角色音色塑造很自然為他蟬聯第一。


歌手中場戰事:周深爭歌王袁婭維淘汰,審美質疑又來了?


類似摸到《歌手》制勝法門的,還有徐佳瑩,上一次大爆發,徐佳瑩大膽嘗試了老王樂隊的搖滾風《我還年輕,我還年輕》,一舉拿下了當期第一名。這真是不斷“玩出花樣帶來的“出奇制勝”。


歌手中場戰事:周深爭歌王袁婭維淘汰,審美質疑又來了?


相反,徐佳瑩唱自己擅長的苦情歌時,即使演繹更加優異,《不難》排名第六,《言不由衷》排名第五,今日的金曲歌手徐佳瑩,唱這樣的情歌,哪有不好的道理,但也始終徘徊在下半區。

最近幾場,先是一首伍佰的《Last Dance》,接著又是王菲的歌曲《半途而廢》,不是徐佳瑩一夜之間突飛猛進,而是選歌恰好卡在大眾期待和審美的點上,連續第二名的好成績,就是順理成章。


歌手中場戰事:周深爭歌王袁婭維淘汰,審美質疑又來了?


相對來說,《歌手》舞臺不能唱什麼,最好的示範,華晨宇。

簡言之,若不是華晨宇,從《神樹》到《降臨》再到《新世界》,只怕早已被淘汰。

從音樂性上講,這樣的華晨宇,令人驚喜,從"毀滅"到"重生"再到"重建",華晨宇的藝術感悟、構想與天賦,在此完美融合。


歌手中場戰事:周深爭歌王袁婭維淘汰,審美質疑又來了?


但,即使是華晨宇,即使唱出了天地洪荒、開天闢地,曲高和寡,就是倒數。

好不容易到了《新世界》,依然曲高和寡,但演唱套路回到了呢喃、循序漸進、高音,排名又穩定回到第三名。


歌手中場戰事:周深爭歌王袁婭維淘汰,審美質疑又來了?


說到底,一切都是《歌手》的排名遊戲。

有些歌手不遵守這個遊戲,結果就是出局。

比如本場的袁婭維。

有人問,袁婭維本場唱的難道不是芭樂曲?


歌手中場戰事:周深爭歌王袁婭維淘汰,審美質疑又來了?


表面看,是。《I love you 3000+我想》,為什麼只獲得了第七名,加上上一場的第五名,結果被淘汰。

答案是:不是袁婭維唱的不好,而是即使是芭樂曲,她唱的依然太袁婭維。

由吉他彈唱開始,轉向R&B輕快風格,唱出的確是“哪個少女不懷春”般的甜蜜與嬌羞,可還是太複雜,Soul+R&B的方式,唱出了戀愛的芬芳和嚮往,但英文歌融入中文歌的方式,終究還是,以及過於繁複的編曲和唱法,還是超出了大眾認知與駕馭難度的邊界。

丁太升一句毒舌,“她陷在自認高級的音樂審美中難以自拔。”就成績而言,未嘗不是一針見血。

說到底,觀眾期期都質疑,大眾評審是從哪找來的這麼一群人,但大眾評審八年如一日,呈現的是國內觀眾的平均審美,這背後,是根深蒂固的歌手遊戲規則。

有些歌手找到了法門,遊刃有餘,比如後來居上的周深、徐佳瑩,有些明知道這道遊戲怎麼玩,卻背道而行,比如華晨宇。

還有人,比如蕭敬騰,就是擰巴,本場的《你啊你啊》,是把比賽當成自己的演唱會了,嗨爆了是真的,依然找不著《歌手》的北也是真的,排名第四,觀眾質疑,就像那句"哎~哦~",得還是失呢?像這樣唱完本季,哪怕堅持到底,觀眾懷念的,只怕依然是當年《超級星光大道》那個踢館驚豔,中途被淘汰的蕭敬騰。


歌手中場戰事:周深爭歌王袁婭維淘汰,審美質疑又來了?


遊戲有規則也有勝負,但歌手們在《歌手》中贏得的,又似乎不止是遊戲本身。

毛不易袁婭維敗北,但他們輸了嗎?

從結果看,本季《歌手》,大抵已經塵埃落定,歌王逃不出華晨宇周深徐佳瑩,中游是蕭敬騰米希亞和本輪殺入常規陣容的聲入人心男團。

被淘汰的首發歌手,是袁婭維和毛不易。

但我的疑問是:留下的,就贏了嗎?被淘汰了,又是否就是輸?

從成績論,本季表現最糟的首發歌手,自然是毛不易。


歌手中場戰事:周深爭歌王袁婭維淘汰,審美質疑又來了?


兩場墊底。

尤其是毛不易與黃霄雲的對抗,堪稱創作型歌手與鐵肺型歌手的正面對決。 結果是,毛不易,也逃不出2014年的黃品冠、2015年的李榮浩、2017年的光良、2018年的李曉東的“一輪遊”困局。

加上黃霄雲在節目中被嘲“情商低”、炫技、毛不易的出局,更令人可惜。

可恰恰是被淘汰出局的毛不易,反倒成為本季《歌手》最燦爛的一筆。


歌手中場戰事:周深爭歌王袁婭維淘汰,審美質疑又來了?


本季《歌手》唯一一次登上熱搜第一,是毛不易被淘汰。

從網易雲音樂的數據來看:第一期毛不易《借》一週播放量超700萬,節目播出至今,在所有參賽歌手中,他的音樂粉絲漲幅中排在第二位,僅次於華晨宇。

這樣看,毛不易敗了嗎?

即使是那些真正一輪遊的奇襲歌手,敗北也未必是敗北。

最有代表性的,李佳琦表妹——劉柏辛,中國新說唱出道後,就直走著小蕾哈娜的路子,不出圈。

奇襲的時候,單挑了兩場連續排名第一的華晨宇PK,慘敗,然後一夜出圈。


歌手中場戰事:周深爭歌王袁婭維淘汰,審美質疑又來了?


奇襲失利的《Manta》上了熱歌榜。 輸了比賽,輿論和熱度卻實現了逆襲。


歌手中場戰事:周深爭歌王袁婭維淘汰,審美質疑又來了?


就算是哪些輸掉口碑的奇襲歌手,輸了嗎?依然未必。

比如, 黃霄雲,剛贏毛不易的時候,從中國好聲音第四季汪峰戰隊的選手,公認的新一代唱將,被觀眾罵到懷疑人生,可是真到她被淘汰,評論竟然又有一陣惋惜之聲。


歌手中場戰事:周深爭歌王袁婭維淘汰,審美質疑又來了?


說到底,《歌手》舞臺,何時真的以排名定勝負。勝敗只是一時,留在觀眾心裡的痕跡,才是永遠。

這季《歌手》創新故事,其實是一部華語樂壇迭代史詩

說到本季爭議,誰比得過華晨宇。

他連拿第一的時候,被嘲,唱冷門歌排名靠後,依然被嘲。

被吐槽,沒什麼可說的,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但華晨宇的遭遇背後,何嘗不隱藏著今日華語樂壇的撕裂。

一個簡單的問題是:華晨宇不行,那你告訴我,今日華語樂壇新一代歌手,誰是當仁不讓的王者?

答:無。

某種意義上,華晨宇的煩惱,也是《歌手》的煩惱:分眾與大眾,不相容。

想當年,《歌手》也是意氣風發的全民爆款。

2013年《我是歌手》第一季首播,一炮而紅。那時《歌手》舞臺上唱的歌,大部分觀眾耳熟能詳。


歌手中場戰事:周深爭歌王袁婭維淘汰,審美質疑又來了?


分水嶺出現在2015年。 《我是歌手》和《中國好聲音》都在2015年,迎來了收視巔峰:《我是歌手》平均收視率達2.725%,《中國好聲音》平均收視率在4.8%左右,但巔峰過後,是連續幾季的斷崖式下跌。


歌手中場戰事:周深爭歌王袁婭維淘汰,審美質疑又來了?


知名音樂大V耳帝曾經總結過六點:

一是華語樂壇資源的消耗與枯竭;二是觀眾對這種模式與形態的審美疲勞;三是音樂消費進一步分眾化的進行瓦解著大眾關注;四是受網綜衝擊下的電視綜藝大環境的蕭條;五是國家政策的限制與管控;六或許有著節目團隊的人員變動。

從CSM52城市網收視率數據來看,《歌手2017》每期還能保持1%以上,到《歌手2018》已經有多期在1%之下。面對網上鋪天蓋地的批評,洪濤哭著對觀眾說:“我只能說我盡力了。有很多網傳的大家期待的歌手,我們真的在盡力(邀請歌手參加),我只能這樣說。”

到了去年的《歌手2019》,洪濤總算請來了劉歡和齊豫,可是首播酷雲實時收視還是創下了歷年最低,最終十四期節目沒有一期csm55城收視率破1%。

歌手中場戰事:周深爭歌王袁婭維淘汰,審美質疑又來了?


而低收視率背後一個尷尬的事實是,這些華語樂壇頂級唱將唱的歌,竟然也變冷門了。

說到底,《歌手》的枯竭背後,是華語樂壇的枯竭。

當年《歌手》能成功,不過是挖掘出華語樂壇黃金時代殘留的剩餘價值:經典好歌、情懷和老牌歌手,可是當幾季過後,存量被挖掘殆盡,華語樂壇已經沒有多少經典可供再利用的時候,《歌手》怎麼辦?

答案就是《當打之年》。

歌手年輕化,評審團也開始“年輕化”,說到底,是在音樂受眾圈層化的當下,為了走近年輕觀眾的口味而不得不做出的改變——

既然近年來,民謠、嘻哈、搖滾等音樂風格一個個崛起為割裂的圈層,而偶像養成的“造星運動”,也誕生了一批粉絲眾多的圈層偶像,眾口難調做不到了,不如讓這些新一代圈層偶像,重新在《歌手》舞臺一決高下。


歌手中場戰事:周深爭歌王袁婭維淘汰,審美質疑又來了?


這種陣容變化乍一看“實力不足”,再次被嘲史上最弱,但也增加了懸念和看點,至少,除了華晨宇,任何人都不再安全。

而比賽進行至今,從結果看,豆瓣評分下滑,但收視率強勢回升,59城收視,一度破2。

收視率背後一個新的改變是:更年輕的95後、00後對於“好歌手”和好歌的審美,也開始粉墨登場,影響戰局,比起捉摸不定的聽審團,這或許才是本季《歌手》排名更令人捉摸不定的原因——新一代開始為自己的審美做主。

從這個意義上說,本季《歌手》的捉摸不定,正來自於華語樂壇的地殼變化,當新一代歌手開始粉墨登場,接管華語樂壇,老一輩觀眾也許還停留在過去的河流,但未來是大勢所趨,流行時代的車輪永遠滾滾向前,本季《歌手》正處於華語樂壇是朝代更迭的交接處,這或許才是本季《歌手》最大的意義:它的背後,是一部華語樂壇迭代史詩。


歌手中場戰事:周深爭歌王袁婭維淘汰,審美質疑又來了?


對於一個樂壇來說,時代趨勢與流行規律決定了舊的一切必將結束,而新的局面即將到來。在這場變幻又混沌的戰役中,排名當然不是最重要的。正如李健在2015年說的:“就算你拿了歌王,你也不是,音樂沒有王。”

真正有意義的事情,是節目讓所所謂新生代歌手、原創歌手、偶像歌手同場競技,不管是“曲高和寡”還是“圈地自萌”,至少,華語樂壇得到了一場華山論劍的機會,而所謂華山論劍,重要的從來不僅是決出武林至尊,而是讓天下知道,如今的武林,到底是怎樣的武林。

從這個意義上說,本季不僅是《歌手》轉型 的中場戰事,也是屬於變局中的華語樂壇的中場戰事。

無論本季歌手屬於華晨宇、周深還是徐佳瑩,也不管毛不易袁婭維被淘汰冤不冤,一切都是樂壇迭代史詩中的一部分。所以與其問今日《歌手》的音樂審美,不如問《歌手》八年,華語樂壇和聽眾的審美,進步了沒。


歌手中場戰事:周深爭歌王袁婭維淘汰,審美質疑又來了?


《歌手》只是一面鏡子,它照出的是今日華語樂壇,它的光芒與璀璨來自於此,困惑與焦灼也同樣源自於此。

但唯有痛苦涅槃,才能重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