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奶奶絕口不提過往經歷,死後孫子整理遺物,才發現奶奶是英雄

湖北奶奶絕口不提過往經歷,死後孫子整理遺物,才發現奶奶是英雄

在時局動盪中,她們原本應該是一朵朵嬌嫩的鮮花,卻一心投入到血腥的戰場中去經受磨礪。燃燒的炮火點燃了她們的青春,沉重的腳鐐也不能停止她們前進的步伐,無數個奮戰的日夜塑造了俏麗的軍魂,讓人們更懂美的涵義。

幡然醒悟

在湖北農村,一位老奶奶離世多年後,孫子整理她的遺物,卻意外發現了奶奶的驚人過往。奶奶的遺物中夾著一張報紙,上面報道了關於戰鬥英雄“雙槍春姐”的故事,孫子定睛一看,這位女英雄不就是奶奶嗎,慈祥和藹的她原來經歷過戰火紛飛的動盪,甚至為此奉獻了自己的一生,子孫們不免動容起來。

這位女英雄就是賈春英,也是“雙槍老太婆”原型人物焦子英的上級。身為女子,賈春英並非一開始就穿上了戎裝,而是經過一番思想解放,才扔掉裹腳布,走上革命道路。

賈春英出生於湖北省的一個小山村,在那個重男輕女的年代,貧窮的父母親把僅僅八個月大的賈春英送了出去,給人家做童養媳。人在屋簷下,

賈春英年僅四歲,就要用她年幼的身軀承擔起家庭勞務的重擔,肉體與精神都飽受摧殘。

湖北奶奶絕口不提過往經歷,死後孫子整理遺物,才發現奶奶是英雄

這天,年僅13歲的賈春英如同往日一般,上山砍柴拾草,不巧突然下起傾盆大雨,冒雨回家的賈春英,腳一滑滾下了山坡。此時一位書生模樣的年輕人,發現了她,便上前仔細打量一番,發現滾下山坡的竟是自己的表妹,立馬將她揹回家安頓好。

表哥不忍見表妹終日被欺凌壓迫,問賈春英的養母,為何要讓他天天上山砍柴。養母極力辯解,表妹賈春英此時聞聲出來勸阻,說是她自願上山的,還“懂事”地說道,“自己又不是富人家的小姐,窮人家的孩子就是吃苦的命。”

表哥聽了以後內心一震,小小年紀竟被階級觀念壓垮,他認真地反駁她,“不是你的命苦,而是你不能掌握自己的命才苦;還有你不懂得跟命運鬥爭。”

湖北奶奶絕口不提過往經歷,死後孫子整理遺物,才發現奶奶是英雄

之後,表哥三不五時地帶表妹到後山祠堂,去聽別人講革命道理,春去冬來,賈春英在一句句鏗鏘的語句中,知曉封建社會制度造成的禍根,當領悟到這一切後,賈春英決定加入到鬥爭隊伍中,拿起刀槍,參加革命。

投身革命

賈春英為革命事業付出心血,13歲投身革命,15歲入黨,18歲便開始做組織領導人,雖說她年紀小,但她文韜武略,工作態度活躍積極,已經是個成熟的領導人了,還被當地的百姓稱為“女俠”。

後來賈春英當選為湘鄂贛省委婦女部長,時常騎著馬,兩手拿著槍,在戰場上衝鋒陷陣。百姓在家都說,只要看到“雙槍春姐”就放心了,這下沒人敢欺負我們了。當地的土匪惡霸聽到雙槍春姐的動向,都聞風喪膽,不敢向前。

即使是勇猛如她,也曾陷入過困境。一次行動中,有叛徒將賈春英的行蹤出賣給敵軍,在戰場上賈春英遭到重重圍堵

,被敵人對著腦袋開了一槍,賈春英下意識避開,但卻沒能完全躲過,頭皮被子彈擦過,當場暈倒。

在獄中,敵人起初想引誘賈春英叛變,對她好吃好喝地供奉著,還不時安排已經已經叛變的“老同志”對她做 “思想工作”。賈春英對他們給予的吃穿用度一律照收不誤,唯獨不聽勸降的話。

敵人一看,軟的不行只能來硬的,開始對賈春英施以酷刑,企圖動搖她的意志,但是賈春英仍不鬆口,用堅強的意志抵過一切肉體的摧殘。

湖北奶奶絕口不提過往經歷,死後孫子整理遺物,才發現奶奶是英雄

一晃時間過去了九個月,賈春英一直被關押在牢房裡,整日與一同被捕的革命同志唱紅色歌曲,相互打氣。然而,牢房外時局已經開始發生變化,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愈發壯大的革命隊伍與之談判,要求釋放一切關押在牢的政治犯。

賈春英終於盼到牢房門口打開的這一天,經歷殘酷的磨礪後,迴歸故里,並且接受了潘濤同志的愛,喜結連理。

平穩度日

組建家庭後,賈春英患有身孕不便激烈運動,但她又心繫革命仍想繼續工作,組織上便把她調回鄉里工作,退居二線,做情報工作。賈春英一邊盼望孩子的降臨,一邊奮力為前線的同志提供秘密情報。

1940年,賈春英的孩子呱呱墜地,她立馬將消息傳給在前線的丈夫,盼望他能早日歸來。賈春英左等右等沒等到丈夫歸來的消息,而是等到了丈夫犧牲的噩耗,此時他們的孩子還不過一個月大。

巨大的打擊並沒有將賈春英摧毀,她重整旗鼓,獨自將孩子撫養成人,並繼續堅守在工作崗位。

多年的抗戰經歷不免讓她留下病痛,後來她腰傷復發,決定離開工作崗位回村生活。之後,賈春英一直在家鄉過著低調平穩的生活,絕口不提過往的經歷,人們只知道她參與過革命,但是不知道她是這麼一號人物,就連她的兒子對此也一無所知。

直至1984年賈春英逝世,人們依舊認為她是個普通的農民,她也沒有向上級組織提過紅軍失散人員的福利待遇,留下功與名就此長逝。

湖北奶奶絕口不提過往經歷,死後孫子整理遺物,才發現奶奶是英雄

時隔多年後,孫子整理奶奶的遺物,才得知奶奶是位大英雄!這份塵封多年的傳奇經歷被揭開,引得媒體競相報道,後來還有人以她的故事為藍本,拍攝了關於“雙槍春姐”的故事。

在紀念賈春英誕辰100週年的座談會上,政協副主席高度讚揚她不畏艱險,一心為國的精神,併為之題詞“巾幗芙蓉,淡名怒放”。

英姿颯爽的女兵,是戰場上的別樣色彩,她們擺脫封建的束縛與偏見,為自己、為民族而奮鬥,為家園築起一道牢不可破的城牆,捨生忘死的精神給世人帶來心靈上的震撼,將這朵瀝血的玫瑰永遠的鐫刻在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