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伺候洋人當成“正能量”宣傳

別把伺候洋人當成“正能量”宣傳

別把伺候洋人當成“正能量”宣傳
別把伺候洋人當成“正能量”宣傳

昨天,看到一個新聞,讓我十分無語。

這個新聞的內容,說的是一個去過德國、法國、瑞士的英國女婿,回到上海的小區後,由於他不想去集中隔離點進行醫學觀察隔離,居委會的陳書記便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讓這位女婿的家人去外面住,而讓這位女婿自己在小區的家裡自行隔離。

别把伺候洋人当成“正能量”宣传

而且這個報道還指出,這個“兩全其美”的方法,既執行了政策,又體現了對外國返滬人士的暖心關懷,這令外國返滬人士十分動容。

在這個新聞報道中,用詞又是“暖心”、又是“關懷”的,第一眼看上去,難免讓人覺得這就是一則滿滿的“正能量”新聞。

但是,這真的是一則暖心的“正能量”新聞嗎?

我認為壓根不是。

因為在3月中旬,上海就明確了涉外疫情防控和入境人員健康管理措施:所有中外人員,凡是在進入上海之日前14天內,有過24個重點國家或地區旅居史的,無論是誰,都一律隔離14天。

别把伺候洋人当成“正能量”宣传

而且這個措施中還明確指出了,有過韓國、意大利、伊朗、日本、法國、德國、英國、瑞士等國家旅行或居住史的中外人員,進入上海後都要一律隔離14天。

而新聞中的這位“洋女婿”,進入上海前都去過哪些國家呢?新聞在開頭就指出了:這位英國籍的女婿,分別去了德國、法國、瑞士,最後在臺北轉機到了上海。

别把伺候洋人当成“正能量”宣传

那麼問題來了,這位女婿在去了那麼多國家和地區的情況下,為什麼這個社區的居委會卻還答應這個英國籍女婿的要求,不惜趕走原住母女,讓他自己住在小區的家裡呢?

别把伺候洋人当成“正能量”宣传别把伺候洋人当成“正能量”宣传

孩子才兩個月大,母親還在做月子,就讓孩子和母親搬出去,給這位洋女婿騰地方,這種措施,真的是“兩全其美”嗎?真的是“暖心關懷”嗎?真的是“正能量”嗎?

而且這種措施,真的是對這個小區的居民負責了嗎?

洋女婿不想去集中隔離就不讓他去?我就納悶了,如果這位女婿是湖北籍的女婿,不知道這個居委會的領導們還會不會想出這麼“兩全其美”的方法處理這個事情呢?

我發現很多時候,一些人壓根就沒搞懂什麼叫“正能量”。

一個分明是區別化對待國內人士和海外人士的事件,他們卻把它寫成“暖心”和“關懷”;一個分明是“醜聞”的新聞,他們卻把它當成“正面”新聞報道;一個分明是“負能量”的典型案例,他們卻把它當成了“正能量”案例來宣傳。

到底什麼才是正能量?

正能量,就是能體現出公平、公正、平等的價值觀的事情,這才能算是正能量。

然而這種優待外國女婿、把外國人當成上帝伺候的新聞,怎麼能算是正能量呢?

我們很多國人回到上海後,都能服從安排,主動配合隔離,可為什麼到這位洋女婿這裡,就變得那麼複雜了呢?

别把伺候洋人当成“正能量”宣传别把伺候洋人当成“正能量”宣传

所以優待外國人、無視國內人感受、對外國人百依百順,這壓根就不是什麼暖心和關懷,更不是什麼正能量——因為這種行為在某種程度上,其實就是在把無數中國人的感受丟在地上摩擦,然後棄如敝履。

海外來的客人,他們人生地不熟,給予一點適當關懷和幫助,這個我們可以理解。但給予他們關懷和幫助,並不是可以達到把底線和標準降低到連規則和國人情感都丟棄的地步。

我們中國人民,向來都是偉大的人民。

很多中國人民為了大局,可以犧牲小我成就大我——比如疫情中很多人擔心自己有問題,他們便主動居家隔離十幾天甚至幾十天都不出門也無怨無悔。

别把伺候洋人当成“正能量”宣传
别把伺候洋人当成“正能量”宣传

可是在這種情況下,一些人卻對一些洋人百依百順,洋人要什麼就給什麼,絲毫不顧規則和大眾感情,且還把這種行為當成正能量宣傳——這種心態再不改正,我們如今抗疫的大好局面,可能遲早會毀在這種人的手裡。

如今我們一些人,真的已經完全誤解了“正能量”的含義。

希望這些人知道,其實這個世界的“正能量”,並不是他們想的那樣——因為只有一視同仁,不偏不倚,公平公正,這才是真正的“正能量”。

突然想起姜文在電影《讓子彈飛》裡喊出的一句話——“不許跪,都給我站起來!沒人值得你們跪!我也不值得你們跪!”

别把伺候洋人当成“正能量”宣传别把伺候洋人当成“正能量”宣传
别把伺候洋人当成“正能量”宣传别把伺候洋人当成“正能量”宣传
别把伺候洋人当成“正能量”宣传

姜文的這句話,其實才是真正的關懷和溫暖,這才是真正的正能量。

别把伺候洋人当成“正能量”宣传

· END ·

喜歡此文 歡迎轉發

備註公司與職業更易通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