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一小時”:關燈,聆聽自然的聲音

3月28日晚,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發起的“地球一小時”活動啟動,上海外灘、廣州塔、西安大雁塔等

全國多地地標在20:30分準時熄滅燈光。

“地球一小時”是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所提出的一項倡議。該活動發起於2007年,今年也是該活動進入中國的第12年。與往年不同,今年組織方和民眾不再到戶外聚集,而是採取全程線上直播互動方式進行,號召人們關燈,聆聽自然的聲音。

“地球一小時”:關燈,聆聽自然的聲音

“地球一小時”:關燈,聆聽自然的聲音

鳥巢(國家體育場)熄燈前後 新京報記者 李凱祥 攝

在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這種減少人員聚集的線上方式,誠然符合衛生防疫精神,但也意味著有更多人居家參與,從而再次引發諸如“大規模開關電器損害電網”“作秀”等擔憂和質疑。

實際上,電力部門監測數據已向人們證明,“地球一小時”不會對電網造成損害,但節能效果也確實有限。應該說,在全社會倡導生態文明的當下,喚醒人們對氣候環境變化和生物多樣性的關注,倡導踐行綠色節能環保的生活方式,或許才是活動的價值所在。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人們已經意識到,78%人類新發傳染病與野生動物有關,濫食野生動物不僅危害公共衛生安全,也會刺激盜獵和非法養殖,危害生物多樣性,破壞生態環境。至此,“與自然共生”“聆聽自然的聲音”等口號的生態意涵更加突顯。

“地球一小時”:關燈,聆聽自然的聲音

新年伊始,不幸的消息傳來,我國科學家宣佈長江特有的物種白鱘已經功能性滅絕。另有數據表明,由於氣候變化、海水汙染、過度採挖等多種因素,中國南海珊瑚覆蓋率二十年間已減少80%。聯合國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報告顯示,目前有100萬種動植物面臨滅絕的威脅。近年來,一條條消息,一個個數字,為我們敲響了生態警鐘。聆聽,意味著關心。

不少野生動物往往被視為地區生態環境優劣的指示計,它們的存在,是對我們生活環境的“頒賞”。此時此刻,在西北偏北,雪豹一家在烏魯木齊近郊咀嚼獵物;南國海面,成群的中華白海豚在珠江口暢遊嬉戲;高原之上,歐亞水獺在玉樹市區河道加緊造巢施工;申城巷尾,一隻貉在夜色掩護下追逐獵物。更不必說,窗外的鳥鳴嚶嚶,夏日的蟬鳴陣陣,秋夜的蟲鳴聲聲……動物鄰居們就在身邊,不信,你聽。

“地球一小時”:關燈,聆聽自然的聲音

2019年11月3日,廣西欽州三娘灣,萌萌的中華白海豚向來是三娘灣景區吸引遊客的王牌,坐船出海尋找海豚的遊客看到了它們調皮可愛的身影。

聆聽,更需要行動。目前,濫食野生動物已經被視為必須革除的陋習,更新《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被提上日程,禁獵、禁售執法將有更加明確的法律依據。2020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將在中國昆明舉辦,本屆大會重要任務之一是確定2030年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目標,同時還要確定未來十年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全球戰略。保護野生動植物,就是保護它們的生存環境,也是保護我們生存的家園。

唯有了解,我們才會關心;唯有關心,我們才會行動;唯有行動,生命才會有希望。這是英國動物學家珍妮·古道爾的名言,她曾為科研在野外和黑猩猩共渡38年時光。而我們將在更加漫長的時光裡,與眾多野生動植物共享這顆美麗的藍色星球。

不是一天,不是一小時,

而是,每時每刻。

不是線上,不是口號裡,

而是,你我身邊。


來源:光明日報全媒體總編室(記者:徐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