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課!物理教師馮嶽翔《安全用電》說課稿丨防疫有我·空中課堂

今年3月30日是第24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據中國疾控中心2018年發佈的數據,我國每年有超過5.4萬名青少年死於意外,平均每天148人。眼下,高三、初三即將復課,其他學段學生開學在即。好好學習,安全第一。讓我們跟著馮嶽翔老師一起學習必不可少的中小學安全防護知識——《安全用電》吧。

安全教育課!物理教師馮嶽翔《安全用電》說課稿丨防疫有我·空中課堂

商洛市校本研修先進個人,洛南縣城關中學副校長、物理教師馮嶽翔

說教材——

《安全用電》是人教版物理九年級第十九章第3節內容,是在學習過電路、電路計算、家庭電路的基礎上進行的。本節內容是:"電壓越高越危險"、"常見的觸電事故"、"安全用電原則"、"注意防雷",其中"電對人體造成的傷害程度與通過人體電流的大小及持續時間有關"中涉及的"人體的安全電壓、觸電事故的發生"需要前面所學知識為基礎,所以本節課既是舊知識的應用又是新知識的探索。

本節教材內容的編排是讓學生"學會生存"和"敬畏生命"的教育內涵的具體表現,安全用電知識的學習在以後的生產、生活實踐中顯得十分重要。通過學習本節教林知識,學生能瞭解日常安全用電常識,規範日常用電行為,提高了學生利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這一節課無論在知識學習上還是培養學生的能力上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瞭解電對人體造成傷害與哪些因素有關,瞭解人體的安全電壓和我國家庭電路的電壓,瞭解常見的觸電類型事,瞭解安全用電的原則。

【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利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體驗自然科學的價值,體驗知識來源於實踐而又作用於實的辯證關係。

說教學重難點——

安全用電的原則是學生今後生產、生活中保障自身安全的準則之一,因此是本內容的重點。

對於觸電事故的發生,無論是高壓觸電還是低壓觸電都具有不可實驗與體驗性,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對於學生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是本節的難點。

說教法、學法——

依據本節教材的內容,考慮到的初三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思維能力,本節課採用師生互動啟發式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實例、圖片,利用多媒體的直觀動態教學手段,通過討論、問答練習等一系列的師生活動展開教學,探究基於情境的教學模式。

引導學生來用討論法、問答法、練習法、記憶法等學習方法,培學生的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趣,活躍課堂氣氛。

說教學過程——

引——

通過多媒體出示一幅人體觸電事故發生的圖片

【設計意圖】: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真實的事例教育學生"安全重於泰山,尤其是,更是不可忽視",導出課題。

讀——

學生帶著以下問題閱讀教材P113—115內容

問題1:電對人體造成的傷害程度與哪些因素有關?對人體的安全電壓是多少?我國家庭電路的電壓是多少?

問題2:常見的觸電類型有哪些?

問題3:安全用電原則有哪些?

問題4:你是怎樣做到安全用電的?

悟——

探究1:教師提供通過人體電流的大小對人體的影響(危害)和通常情況下人體電阻值的大小兩方面數據材料,引導學生用公式U=IR推導出一般情況下對人體的安全電壓。

【設計意圖】: 既應用鞏固了舊知識又培養了學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悟1:教師向學生介紹不是每個人的電阻都一樣大,而且同一個人的電阻也不是固定不變。著重指出:一般能兄下,36伏以下的電壓對人體才是安全的。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嚴謹的求知態度,感受科學的辨證關係。

探究2:觸電事故的發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採取下面的具體做法:

(1)學生再次閱讀課文,對觸電事故進一步認識。

(2)通過Flash展示觸電的類型,設置問題,小組討論、交流,利用群體的思維討論得出觸電類型及觸電的原因。

問題1:圖中哪些是低壓觸電?哪些是高壓觸電?理由是什麼?

問題2:由圖中看出低壓觸電是接觸零線還是火線造成的?低壓觸電發生的情況一樣嗎?

問題3:由圖中看出高壓觸電是接觸高壓帶電體造成的,還是靠近高壓帶電體造成的?高觸電發生的情況一樣嗎?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分析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學生張弛有度。

悟2:引導學生小結低壓觸電和高壓觸電發生的類型及發生的原因。

【深度學習】1、保驗絲為什麼要串接在火線上?開關為什麼要安裝在用電器與火就之間?2、高壓輸電設備上為什麼要有"高壓危驗"的示警標誌?如發現高壓線落在你附,你怎樣離開才比較安全?

【設計意圖】:通過以上習題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也讓學生感受到知識源於實踐而又作用於實踐的辯證關係。

結——

1.總結歸納——得出安全用電原則:不接觸低壓帶電體,不靠近高壓帶電體。

2.學生談自己身邊存在的為了防止觸電而採取的措施。

3.學生談自己怎樣做到安全用電防護。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對知識實際應用能力,進一步體驗自然科學的價值。

說家庭作業——

給學生布置作業:《家庭安全用電的研究》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養成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


延伸閱讀:


安全教育課!物理教師馮嶽翔《安全用電》說課稿丨防疫有我·空中課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