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獵人》,撕開人性虛假的假面,揭露人生殘酷的真相

《荒野獵人》圓了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的影帝夢,從《泰坦尼克號》開始,他精湛的演技就得到了觀眾的一致認可,而《荒野獵人》則成為他演員生涯中的一座里程碑。這部作品改編自邁克爾·彭克同名長篇小說,由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裡多執導,榮獲了第88 屆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和最佳攝影三大個獎項。

《荒野獵人》,撕開人性虛假的假面,揭露人生殘酷的真相

1803年,在美國荒野的一處森林裡,皮草獵人休·格拉斯遭受黑熊的襲擊,奄奄一息,但比黑熊更險惡的是獵人約翰·菲茨傑拉德對其兒子霍克的殘忍殺害,這成為本片復仇的導火索,也將正義的天平向格拉斯傾斜,在無盡的荒野之中,導演通過暴力美學折射出人性善惡的博弈,從道德層面思考人生中的叢林法則,人生往往比想象中更加殘酷,有時竟無法分清到底哪些是現實?哪些又是夢境?而其中關於人性和人生的真相永遠像燈塔一樣指引著我們前行。

《荒野獵人》,撕開人性虛假的假面,揭露人生殘酷的真相

01、王子復仇記式的情節走向宣洩現實情感

很多影片會通過故弄玄虛的敘事風格配合鏡頭和剪輯手法營造出緊張刺激的故事走向,本片沒有像常規影片那樣在敘述方式和鏡頭語言上進行拼接式組合,而是圍繞復仇情節鋪陳劇情,格拉斯在最虛弱的處境下遭到惡人的襲擊,初聽上去有些匪夷所思,但聯想到荒野的情景,卻真實的令人心理發毛。

伊納裡多導演採用了王子復仇記的劇情走向設置戲劇衝突。傳統戲劇表現時,總是喜歡將暴力與人性相連接,尤其是陌生化的荒野環境中,會造成一種強烈的疏離感,如果說開篇的人熊大戰揭示人與自然的關係,那麼格拉斯與約翰的復仇之戰則將矛盾直指陰暗複雜的人性。

《荒野獵人》中體現的荒野精神映射著美國人的開國精神,在西進運動時,荒蠻之地與文明世界必然會發生衝突,對荒野的探索過程與美國人精神獨立的過程不謀而合。影片展現出的圍獵場景也並未擺脫“荒蠻”的效果,即使手握獵槍依然無法全身而退,裝備的提升改進了生活方式,但在面對未知自然世界時,依然有巨大的不確定性,這恰恰是面對人類朋友內心出現鬆懈現象的根源,而這卻成為檢驗人性的試金石。

《荒野獵人》,撕開人性虛假的假面,揭露人生殘酷的真相

與約翰的心狠手辣相比,原始部落波尼族人卻表現出了善良的品德,挽救格拉斯生命似乎微不足道卻又意義重大,格拉斯的人生意義因為兒子被殺而發生了實質性改變,這種改變展現出寶貴的舐犢之情以及憤怒的復仇之火,兩者指向的都是自私自利的醜惡內心,情感的宣洩口也順理成章聚焦在復仇的成功與否上。

《荒野獵人》,撕開人性虛假的假面,揭露人生殘酷的真相

在莎士比亞經典戲劇《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的父親死亡,哈姆雷特在中了毒劍後依然將仇人克勞狄斯繩之於法,這種復仇的決心和手法與格拉斯對約翰如出一轍。哈姆雷特故事發生在英國從封建制度轉為資本主義的過渡期,這與人類社會從茹毛飲血的原始社會轉向現代社會如此的相似,也預示著人類精神覺醒的重要性,個性解放是一面旗幟,但思想的解放同樣依賴於文明方式的同步跟進,這對於人類的素質提出極高的要求。

在最危難時刻,約翰想到的不是如何生存,而是高呼“拿上皮子”(打獵的動物皮草),這種利慾薰心的形象刻畫極具戲劇張力,強烈的佔有慾和狡詐狡猾的性格特點呼之欲出,而當格拉斯完成報仇大業時,格拉斯說的是“復仇源於上帝之後,而非我的”,在情感噴薄而出的同時披上了信仰的外衣,無疑更增添了哲學反思的內涵。

《荒野獵人》,撕開人性虛假的假面,揭露人生殘酷的真相

02、人性的艱難救贖揭露人生真相

影片始終將救贖與信仰、生活與復仇作為貫穿始終的精神母題,在人類大量破壞自然資源的19世紀,砍伐森林、獵殺動物隨處可見,動態平衡被徹底打破,片中黑熊與人類的搏鬥可以視為自然界對於人類的報復行為,兩敗俱傷的結果證明人類不遵守自然法則時,必然會受到瘋狂的反噬。

在一定程度上,格拉斯與受難的耶穌有幾分相似。歷久磨難,九死一生的耶穌願意獻祭自己的生命,以此置換世界的和平,在與撒旦的鬥爭中,他被打敗,從此以愛的名義救贖全世界的人類。雖然格拉斯的目光侷限在復仇,但在復仇之路上他仍然救助了素不相識的印第安婦女,喚醒了內心渴望被救贖的心靈。

《荒野獵人》,撕開人性虛假的假面,揭露人生殘酷的真相

當復仇之火矇蔽了一個人雙眼時,最好的方法就是接受愛的洗禮,在靈魂的寬恕中尋求心靈的自我救贖。

導演通過幻境與現實的融合提供了一個懸念的揭秘點,在兒子霍克在臨終呢喃之時,格拉斯進入了幻境,那裡有美麗的妻子和健壯的兒子,鶯歌燕舞,不勝美哉。而真實現狀卻是兒子被塞住嘴,妻子也倒在了槍下,這段幻境的展示成為現實的鏡像,將觀眾從現實中抽離,藉此對照幸福與悲傷、生存與死亡。

《荒野獵人》,撕開人性虛假的假面,揭露人生殘酷的真相

無數唯美鏡頭對準了自然的瑰麗,反襯出人類的渺小。當格拉斯爬出懸崖時,一組層次感極強的景深鏡頭讓人不禁唏噓,遠處巍峨的高山與奔流的河水,在如織的陽光照射下散發出奪目的絢麗,河谷動人心絃的美景盡收眼底,格拉斯與黑熊對抗時同樣採用了長鏡頭,詩意的表達方式似乎與復仇無關,卻成為本片揮之不去的情感印記,究竟什麼是善,什麼又是惡,相信每個人都有答案。

藝術往往脫胎於真實的生活,讓觀眾沉浸於此,思考相同處境下人物的真實反應。格拉斯的經歷可謂絕地求生,他無法按捺住對復仇的渴望,同時又保留心底最純潔善良的區域,這部影片之所以載譽頗豐,源於本片對人性批判和思想架構雙重功能的引申擴展,格拉斯作為“被神話”的英雄人物,象徵著歐洲文明對美洲文明的侵襲,那些被掠走的印第安部落人民無處訴說他們的痛苦,約翰形象可以引申為具有魔鬼屬性的撒旦,即使犯下滔天罪惡依然不知悔改,而最終的審判權完全掌握在正義化身的格拉斯手中。

《荒野獵人》,撕開人性虛假的假面,揭露人生殘酷的真相

03、殘酷暴力的叢林法則引發思考

伴隨著影片叢林法則的是無處不在的暴力美學,有人說萊昂納多除了不能死去,人生已經不能再被剝奪什麼了。身體殘缺、兒子被害、精神折磨,如果說與黑熊搏鬥展現的是對力量的掌控,那麼對於約翰的報復則是精神的懲罰。

在叢林之中,勝者為王,強者恆強,勝利比拼的不僅僅是身體的優劣,更是意志的頑強和策略的得當.群狼能夠征服體型碩大的野牛,火把卻可以嚇退狼群。黑熊可以擊倒一個人,卻無法戰爭策略得當的團隊。叢林法則正是人類社會不斷進化發展的結果。

本片將格拉斯置於荒蠻的時空,野蠻和野性主宰著一切,似乎失去了手中的武器,荒野獵人就隨時可能成為被獵殺的目標,在如此殘酷的環境中,殺戮從未停止,人類不僅要與惡劣的自然環境鬥爭,還要提防別有用心的小人。

《荒野獵人》,撕開人性虛假的假面,揭露人生殘酷的真相

有人的地方就要江湖,影片的逼真之處在於環境氛圍的營造,別具一格的長鏡頭似乎拉近了觀眾與人物之間的關係,霧靄氤氳,水汽朦朧之中籠罩著隱晦與不安,神秘的大自然預示著莫測的未來,也打量著來此捕獵的眾人。

在荒蠻世界中,考驗人們的僅僅是心中微弱的善念,陰謀詭計似乎增加了存活下去的可能,但卻終究會被正義所懲處。在故事結構上,人物設計並不複雜,在服裝道具使用上古樸、簡約。

本片一度被認為是“最難以改編的電影之一”,小說中格拉斯身體心理遭受巨大創傷卻奇蹟般的生還,電影劇本在節奏掌控上插入了幻境的插敘,增添了濃厚的宗教主義色彩,當格拉斯完成復仇任務時,妻子那美麗的臉龐再次浮現在眼前,成為了美好生活的開端。

《荒野獵人》,撕開人性虛假的假面,揭露人生殘酷的真相

《荒野獵人》英文為“The Reventant”,意為“還魂者”,在格拉斯的信念中反覆所提及的一句話是“無論如何,請努力活著”,支撐著靈魂繼續行走的力量正是血債血償的暴力法則。而一旦復仇完成,靈魂也未必能夠進入天堂,很有可能會沉入地獄。

生活有時就是如此的簡單暴力,一個族群的存活需要掠奪另一族群的資源,弱肉強食、勝者為王的法則千百年來亙古不變,就像影片最後的鏡頭,潺潺的流水似乎帶走了仇恨與不甘,留下孤獨的人影黯然神傷,韻味十足。

《荒野獵人》,撕開人性虛假的假面,揭露人生殘酷的真相

《荒野獵人》讓我們思考存活的根本意義,儘管有時候人類是孤單、焦慮、憂愁的,但這種困境隨時都有向好的可能,人生是一趟單行道的體驗,絕不應該因為人性的涼薄而喪失對生活的信心,救贖與懲罰、正義與不公時刻都有可能出現在生活之中,考驗著所有人對於善良和邪惡的定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