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猎人》,撕开人性虚假的假面,揭露人生残酷的真相

《荒野猎人》圆了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影帝梦,从《泰坦尼克号》开始,他精湛的演技就得到了观众的一致认可,而《荒野猎人》则成为他演员生涯中的一座里程碑。这部作品改编自迈克尔·彭克同名长篇小说,由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执导,荣获了第88 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和最佳摄影三大个奖项。

《荒野猎人》,撕开人性虚假的假面,揭露人生残酷的真相

1803年,在美国荒野的一处森林里,皮草猎人休·格拉斯遭受黑熊的袭击,奄奄一息,但比黑熊更险恶的是猎人约翰·菲茨杰拉德对其儿子霍克的残忍杀害,这成为本片复仇的导火索,也将正义的天平向格拉斯倾斜,在无尽的荒野之中,导演通过暴力美学折射出人性善恶的博弈,从道德层面思考人生中的丛林法则,人生往往比想象中更加残酷,有时竟无法分清到底哪些是现实?哪些又是梦境?而其中关于人性和人生的真相永远像灯塔一样指引着我们前行。

《荒野猎人》,撕开人性虚假的假面,揭露人生残酷的真相

01、王子复仇记式的情节走向宣泄现实情感

很多影片会通过故弄玄虚的叙事风格配合镜头和剪辑手法营造出紧张刺激的故事走向,本片没有像常规影片那样在叙述方式和镜头语言上进行拼接式组合,而是围绕复仇情节铺陈剧情,格拉斯在最虚弱的处境下遭到恶人的袭击,初听上去有些匪夷所思,但联想到荒野的情景,却真实的令人心理发毛。

伊纳里多导演采用了王子复仇记的剧情走向设置戏剧冲突。传统戏剧表现时,总是喜欢将暴力与人性相连接,尤其是陌生化的荒野环境中,会造成一种强烈的疏离感,如果说开篇的人熊大战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格拉斯与约翰的复仇之战则将矛盾直指阴暗复杂的人性。

《荒野猎人》中体现的荒野精神映射着美国人的开国精神,在西进运动时,荒蛮之地与文明世界必然会发生冲突,对荒野的探索过程与美国人精神独立的过程不谋而合。影片展现出的围猎场景也并未摆脱“荒蛮”的效果,即使手握猎枪依然无法全身而退,装备的提升改进了生活方式,但在面对未知自然世界时,依然有巨大的不确定性,这恰恰是面对人类朋友内心出现松懈现象的根源,而这却成为检验人性的试金石。

《荒野猎人》,撕开人性虚假的假面,揭露人生残酷的真相

与约翰的心狠手辣相比,原始部落波尼族人却表现出了善良的品德,挽救格拉斯生命似乎微不足道却又意义重大,格拉斯的人生意义因为儿子被杀而发生了实质性改变,这种改变展现出宝贵的舐犊之情以及愤怒的复仇之火,两者指向的都是自私自利的丑恶内心,情感的宣泄口也顺理成章聚焦在复仇的成功与否上。

《荒野猎人》,撕开人性虚假的假面,揭露人生残酷的真相

在莎士比亚经典戏剧《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的父亲死亡,哈姆雷特在中了毒剑后依然将仇人克劳狄斯绳之于法,这种复仇的决心和手法与格拉斯对约翰如出一辙。哈姆雷特故事发生在英国从封建制度转为资本主义的过渡期,这与人类社会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转向现代社会如此的相似,也预示着人类精神觉醒的重要性,个性解放是一面旗帜,但思想的解放同样依赖于文明方式的同步跟进,这对于人类的素质提出极高的要求。

在最危难时刻,约翰想到的不是如何生存,而是高呼“拿上皮子”(打猎的动物皮草),这种利欲熏心的形象刻画极具戏剧张力,强烈的占有欲和狡诈狡猾的性格特点呼之欲出,而当格拉斯完成报仇大业时,格拉斯说的是“复仇源于上帝之后,而非我的”,在情感喷薄而出的同时披上了信仰的外衣,无疑更增添了哲学反思的内涵。

《荒野猎人》,撕开人性虚假的假面,揭露人生残酷的真相

02、人性的艰难救赎揭露人生真相

影片始终将救赎与信仰、生活与复仇作为贯穿始终的精神母题,在人类大量破坏自然资源的19世纪,砍伐森林、猎杀动物随处可见,动态平衡被彻底打破,片中黑熊与人类的搏斗可以视为自然界对于人类的报复行为,两败俱伤的结果证明人类不遵守自然法则时,必然会受到疯狂的反噬。

在一定程度上,格拉斯与受难的耶稣有几分相似。历久磨难,九死一生的耶稣愿意献祭自己的生命,以此置换世界的和平,在与撒旦的斗争中,他被打败,从此以爱的名义救赎全世界的人类。虽然格拉斯的目光局限在复仇,但在复仇之路上他仍然救助了素不相识的印第安妇女,唤醒了内心渴望被救赎的心灵。

《荒野猎人》,撕开人性虚假的假面,揭露人生残酷的真相

当复仇之火蒙蔽了一个人双眼时,最好的方法就是接受爱的洗礼,在灵魂的宽恕中寻求心灵的自我救赎。

导演通过幻境与现实的融合提供了一个悬念的揭秘点,在儿子霍克在临终呢喃之时,格拉斯进入了幻境,那里有美丽的妻子和健壮的儿子,莺歌燕舞,不胜美哉。而真实现状却是儿子被塞住嘴,妻子也倒在了枪下,这段幻境的展示成为现实的镜像,将观众从现实中抽离,借此对照幸福与悲伤、生存与死亡。

《荒野猎人》,撕开人性虚假的假面,揭露人生残酷的真相

无数唯美镜头对准了自然的瑰丽,反衬出人类的渺小。当格拉斯爬出悬崖时,一组层次感极强的景深镜头让人不禁唏嘘,远处巍峨的高山与奔流的河水,在如织的阳光照射下散发出夺目的绚丽,河谷动人心弦的美景尽收眼底,格拉斯与黑熊对抗时同样采用了长镜头,诗意的表达方式似乎与复仇无关,却成为本片挥之不去的情感印记,究竟什么是善,什么又是恶,相信每个人都有答案。

艺术往往脱胎于真实的生活,让观众沉浸于此,思考相同处境下人物的真实反应。格拉斯的经历可谓绝地求生,他无法按捺住对复仇的渴望,同时又保留心底最纯洁善良的区域,这部影片之所以载誉颇丰,源于本片对人性批判和思想架构双重功能的引申扩展,格拉斯作为“被神话”的英雄人物,象征着欧洲文明对美洲文明的侵袭,那些被掠走的印第安部落人民无处诉说他们的痛苦,约翰形象可以引申为具有魔鬼属性的撒旦,即使犯下滔天罪恶依然不知悔改,而最终的审判权完全掌握在正义化身的格拉斯手中。

《荒野猎人》,撕开人性虚假的假面,揭露人生残酷的真相

03、残酷暴力的丛林法则引发思考

伴随着影片丛林法则的是无处不在的暴力美学,有人说莱昂纳多除了不能死去,人生已经不能再被剥夺什么了。身体残缺、儿子被害、精神折磨,如果说与黑熊搏斗展现的是对力量的掌控,那么对于约翰的报复则是精神的惩罚。

在丛林之中,胜者为王,强者恒强,胜利比拼的不仅仅是身体的优劣,更是意志的顽强和策略的得当.群狼能够征服体型硕大的野牛,火把却可以吓退狼群。黑熊可以击倒一个人,却无法战争策略得当的团队。丛林法则正是人类社会不断进化发展的结果。

本片将格拉斯置于荒蛮的时空,野蛮和野性主宰着一切,似乎失去了手中的武器,荒野猎人就随时可能成为被猎杀的目标,在如此残酷的环境中,杀戮从未停止,人类不仅要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还要提防别有用心的小人。

《荒野猎人》,撕开人性虚假的假面,揭露人生残酷的真相

有人的地方就要江湖,影片的逼真之处在于环境氛围的营造,别具一格的长镜头似乎拉近了观众与人物之间的关系,雾霭氤氲,水汽朦胧之中笼罩着隐晦与不安,神秘的大自然预示着莫测的未来,也打量着来此捕猎的众人。

在荒蛮世界中,考验人们的仅仅是心中微弱的善念,阴谋诡计似乎增加了存活下去的可能,但却终究会被正义所惩处。在故事结构上,人物设计并不复杂,在服装道具使用上古朴、简约。

本片一度被认为是“最难以改编的电影之一”,小说中格拉斯身体心理遭受巨大创伤却奇迹般的生还,电影剧本在节奏掌控上插入了幻境的插叙,增添了浓厚的宗教主义色彩,当格拉斯完成复仇任务时,妻子那美丽的脸庞再次浮现在眼前,成为了美好生活的开端。

《荒野猎人》,撕开人性虚假的假面,揭露人生残酷的真相

《荒野猎人》英文为“The Reventant”,意为“还魂者”,在格拉斯的信念中反复所提及的一句话是“无论如何,请努力活着”,支撑着灵魂继续行走的力量正是血债血偿的暴力法则。而一旦复仇完成,灵魂也未必能够进入天堂,很有可能会沉入地狱。

生活有时就是如此的简单暴力,一个族群的存活需要掠夺另一族群的资源,弱肉强食、胜者为王的法则千百年来亘古不变,就像影片最后的镜头,潺潺的流水似乎带走了仇恨与不甘,留下孤独的人影黯然神伤,韵味十足。

《荒野猎人》,撕开人性虚假的假面,揭露人生残酷的真相

《荒野猎人》让我们思考存活的根本意义,尽管有时候人类是孤单、焦虑、忧愁的,但这种困境随时都有向好的可能,人生是一趟单行道的体验,绝不应该因为人性的凉薄而丧失对生活的信心,救赎与惩罚、正义与不公时刻都有可能出现在生活之中,考验着所有人对于善良和邪恶的定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