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甄嬛和果郡王的初遇?

丁丁董35


大家好,我是講人生的莉莉安,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甄嬛和果郡王的初遇,是在御花園的荷花池邊。對果郡王來說,那次是“初次相見誤了終身"。對於甄嬛來說,那次只是一場登徒子調戲庶嫂的羞惱。

當時,正值溫宜公主的週歲宴。果郡王作為皇帝的弟弟自然也要出席,但是他不喜宴會嘈雜,去了御花園喝酒賞景,也許在果郡王心裡,覺得“哥喝的不是酒,而是寂寞。”

正在百無聊賴之際,一串銀鈴似的的笑聲引起了他的注意,一個嬪妃模樣的女子款款走來,或許跟他一樣,不喜宴席的喧鬧,尋找寧靜而躲到這處來。

果郡王此時不做他想,本不予理會,而後面這位女子脫掉鞋襪在水中踩水的畫面,引起了他的興趣,讓他覺得新奇有趣。因為,在古代,禮教森嚴,女子不可露足於外人。

果郡王看到這個女子的“與眾不同”,覺得自己好像找到了同類,此時在微醺酒精的作用下,彷彿覺得這一刻世界上就剩下了他與她!

頓時生出一種“眾裡尋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感覺。

恰巧此時,甄嬛差點跌倒在水裡,果郡王出於本能,一把將甄嬛拉了上來。

近距離看清了這位嬪妃的面容,果郡王才驚覺“原來這位妹妹我見過!”

因為果郡王之前在倚梅園中撿到過甄嬛的紅色小像,這就讓果郡王對面前的這位女子有了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好像已經認識了很久。至此,果郡王的心中,已對甄嬛心生歡喜。而甄嬛則是惱怒,羞燥,皇家怎會有如此登徒子。一想到,此場景若是被別人看見,就會生出滅頂之災。

甄嬛迅速恢復理智,穿戴整齊後變得端莊高冷,而且輕易認出眼前的年輕男子為何人。

果郡王不想剛才看上去嬌憨可愛的女子,瞬間變得這樣洞若觀火,被識破了身份,只能乖乖象徵性的道個歉。此時覺得,這女子實在是聰慧,男人很容易對聰慧的女子心生好感。

既然甄嬛都知道自己的身份了,那麼趁機問一下芳名也是應該的吧,只可惜甄嬛防他如色狼,一句“賤名恐汙了王爺尊耳”,打發了事!

果郡王看到美人漸行漸遠,為她的矜持自持感到敬佩,然而也生出一種惋惜之感。

之後甄嬛乖乖回到宴席,曹墨琴給她出了個難題,讓她跳一支驚鴻舞。眾所周知這是先皇后純元的拿手好戲,跳得不好會被說是東施效顰,跳得好了自然會被說僭越對先皇后大不敬,曹墨琴這個難題答案怎麼選都是罪過。

在眾人的推波助瀾下,甄嬛只能硬著頭皮上了,雖然請了自己的姐妹沈眉莊還有安陵容助攻,然而也沒什麼出彩之處,還被曹貴人嘲諷不如先皇后。

百般尷尬之際,果郡王及時出現,以簫聲伴奏,甄嬛靈感頓起,即興創作,兩人配合默契,驚豔四座。此時,甄嬛對果郡王,是感激的,同時也發現果然他有才華,或許浪蕩只是他的偽裝。

對於果郡王來說,當時甄嬛身穿玫紅色舞裙,頭戴一顆寶石,明眸皓齒,顧盼生輝,在宴席中間翩翩起舞,當真稱得上是翩若驚鴻,遊若蛟龍。她不光驚豔了四座,更是深深扎進了他的心裡。果郡王一邊吹著蕭,一邊看著甄嬛,他的眼裡只有那一抹玫紅,周圍的人都視而不見。至此,果郡王應該是明白,已經喜歡上了這個靈動多面的女子。但是,兩個人身份有別,她是庶嫂,他是小叔,他只能壓制心中的情感,準備慢慢忘卻甄嬛。

可惜,有情人終究會再次相遇。

後來,一個涼風習習的夜晚,果郡王在桐花臺又一次遇到了甄嬛。這次,果郡王正在此地借酒消愁,有些傷感,因為這桐花臺原本是康熙皇帝特意為他額娘建造的,那時果郡王的母妃也是榮寵一時的寵妃。而現在,母妃卻孤零零地在宮外冷清的寺廟裡修行,他有些思念母親了!

這時,甄嬛來了!跟甄嬛這次的對話又一次打開了他的心扉,甄嬛字字句句都說到了果郡王的心坎裡,果郡王意識到兩人的性情非常合拍,已經生出知己之感!

所謂:情人易覓,知己難尋。這時,果郡王對甄嬛已經不是簡單的喜歡了,而且奉她為靈魂伴侶,後來就一步步情根深種,無法自拔。

然而此時甄嬛對果郡王並不作他想,感激宴席上果郡王的解圍,現在只是以庶嫂的身份安慰丈夫的弟弟而已。

總結:甄嬛和果郡王的初遇,就註定了日後二人的情感糾纏。

於果郡王來說,這個女子既聰慧,又活潑,還才藝雙絕,當真是與眾不同,所以註定日後要為她“誤終身”。

於甄嬛來說,這個男子面上風流倜儻,一出口卻極為輕佻,還假意調笑,輕易牽動了自己的情緒,讓人又羞又燥又擔心。本以為,那只是個插曲。後來,宴會上眾人刁難,萬般尷尬之際,他踏風吹簫而來,替自己解了圍,成就了自己,她對他心生感激。也許,當時就心生喜歡,只是還未曾察。

可是,當年他在倚梅園紅梅盛開的雪夜,拾到她的紅色小像,沒有交給皇上,而是悄悄藏在袖口,他們就註定了要一生糾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