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haser》:如果命运不给你任何机会

汽车在高低不平、灯光昏暗、荒无人迹的街道上拐来拐去,最后停在一处街角。一男一女下了车,男的好心提醒着停车位,女的说只停一会儿就走。

然后,下起了雨,可以看得出好多天过去了,车还没走,人也没来。

这是韩国电影《追击者》的开头,从警察转业的服务业老板“严忠浩”打着大伞,站在车边,雨帘中抽着烟,自言自语,诅咒跑掉的女“员工”。

《追击者/추격자 / The  Chaser》:如果命运不给你任何机会


长达两小时的电影,真相被一次次错过,惨剧被一次次赶上,正义一次次缺位。当金美珍拨打报警电话长时间的无人来救援,她的老板严忠浩也因奔波在亡命的路上而漏了电话时,池英民提着锤子站在了面前——此前,她死里逃生,用超强的意志抠起瓷砖,把捆绑自己的绳索反手割断,本来以为最终能够逃出生天,却被糊里糊涂的小卖部老板娘引狼入室……

影片最终把一个问题血淋淋的摆在人们的面前:如果命运就是不给你机会,那又当如何?

《追击者/추격자 / The  Chaser》:如果命运不给你任何机会

最后关头的金美珍(徐英姬饰)。


人生中有多少凑巧,来的猝不及防

如果不是因为严正浩曾经当过警察,那估计他不会发现那个拨打过多次的号码;如果不是因为生计和心软,金美珍不会不顾自己的发烧和感冒而外出工作。当然,如果不是因为爱心,年迈的夫妇不会去敲开铁门,对那只饿瘦了的狗发出善心,送了自己的性命……

  • 这似乎是由一部巧合构成的电影。
  • 严正浩的桌上有好多部手机,具体的用途只能由观众去猜想。
  • 警察们在车里无聊着,冷不防就出现了突发情况,但是抓到的“凶手”最终也不知道他的动机何在。
  • 池英民表面上文质彬彬,但他所“住”的地方却完全是个幽灵般的深宅大院,铁门,幽暗的院子,台阶,巨大的房子,空无一人。
  • 金美珍本来已经做好了防护,却算不出洗手间没有信号。找了借口往出走,发现门已经用老式的锁上。

而此时,危险还只在于她一个人身上,即使严正浩有高度的嗅觉,也难以推测他们将要面临的罪恶和凶险。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影视剧由于时间限制、剧情需要,必须要“巧合”来完成推进。但是《追击者》的冷酷却让人不得不警惕:其实人生中很多事,也许不是久别重逢,但的确好多都是凑巧——在很多必然性之下的偶然。


《追击者/추격자 / The  Chaser》:如果命运不给你任何机会

池英民,河正宇饰。

步步都错过,是麻木?还是常规操作?

电影很快给了一个转机,两辆车在90度的街角相撞,还是靠着严正浩过往的职业敏感,发现了池英明身上的血迹,打通了那个号码,一番搏斗,就把“凶手”捉住了。

但此时此刻,受害者还与外界失去联系,突然冒出的警察更是发现了严正浩的冒牌警察身份——所以接下来只能是常规操作,此后,对于观众们很明白的剧情,但是剧中人只能按着常规来演。

  • “凶手”承认自己杀了人,却被当成是胡言乱语。
  • 警察们回到这个轨道上来,压力、熬夜、紧张,敷衍多于尽职
  • 大人物们面对着自己的压力,宁愿违规制造效果。
  • ……

这时候,只有出于职业敏感的严正浩,还在用自己的蛮干加韧劲,让“小弟”地毯式搜索。人命关天,我们在电影里看到的却是流程、规矩,或者个人的绩效、顶上的乌纱。

FBI心理分析术,对了,可是没用

那位不知道姓名的类似心理专家的出现,带来了转机。这也正像《FBI心理分析术》这本书所讲:

所有的犯罪行为在本质上都和性有关,即便作案过程中没有对受害人进行性侵犯也是如此。一个真正的“有组织罪犯”会通过多种途径完成性满足,他们可能在杀害对方之前强奸、虐待对方,也可能是通过殴打、割伤、勒死等行为完成性欲的发泄。


《追击者/추격자 / The  Chaser》:如果命运不给你任何机会

这位专家只用几个照面,就把池英明揭穿。严正浩的小弟误打误撞的发现,也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理论上的推测。至此,两条线慢慢交汇,似乎很快就有转机。

《追击者/추격자 / The  Chaser》:如果命运不给你任何机会

心理专家的分析。

但城市似乎太大,警察们去了另一个地方,徒劳无功。又一个意外人物的出现,用冠冕堂皇的理由和警察的上司做了交易,凶手被释放,严正浩成了被通缉的对象。

这像极了那句话,读了很多书,明了世间很多道理,但还是解决不了问题。就像是金美珍终于逃出魔窟,镜头里却让那条长街空无一人,仿佛死城——这是人们心中一向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的现代化城市的另一个面。

如果命运最终也不给你机会……

也许有太多的观众会诅咒那个小卖部的老板娘,用自己的“愚蠢”害人害己;而导演让严正浩和池英明搏斗到明明已经胜利,却还是要分神于鱼缸里的人头以至于又被打倒——这样的桥段太过于老套。更何况,光凭着那尊塑像就能发现玄机,也的确有点太过于巧合。

但这都不是重点。

金美珍拼尽生命的全力,来到一处避风港,池英明只是为了买包烟而凑巧走入,老板娘多一句嘴,打开了地狱之门……

所以我们要关注的,并不是最后凶手会怎样,而是当命运杜绝这些巧合——这更像是正确的生活——给你关了门打开窗又让这扇窗对着死胡同时,该怎么办呢?

电影没有给出解答。也正因为如此,尼采的那句名言,才会反复引用,甚至于适合所有领域:

When you look long into an abyss,the abyss looks into you.

当你凝视着深渊时,深渊也正在凝视你。



人性的光明与光辉,是人所向往,理应被歌颂和追求。但人性的黑暗、人所面对的无可奈何与无助,也同样值得重视和反思。

在这个意义上,没有标准答案,但是可以探讨,可以追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