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其實無論明朝還是清朝都沒有徹底關閉對外貿易的通道,只不過都保留了一個港口沒有大規模進行貿易而已。明朝主要是預防倭寇,但是特殊的朝貢貿易形式一直都在進行。況且明城祖朱棣時期的鄭和下西洋就已經打破了“片帆不得入海”的禁海政策,隆慶朝時更是開放了港口正式與海外各國進行貿易。清朝在統一臺灣以後也曾經開放過四個港口:漳州、寧波、雲臺山、廣州進行海外貿易,只不過在乾隆時期只保留了一個廣州開戰一口通商。這導致廣州十三行的崛起,也催生出了當時的首富伍秉鑑。他們當然知道海外貿易掙錢,但是陶醉在泱泱上邦深信能夠自給自足的明清統治者更怕海貿帶來的弊端。
明朝的海外貿易經過了幾次反覆,清朝同樣如此。明太祖朱元璋時期規定的禁海政策到朱棣時期改變了,鄭和下西洋的船隊賺的盆滿缽滿不過都進了皇家庫藏。到明宣宗朱瞻基時期停止下西洋,但是到明穆宗朱載坖正是開放漳州月港為明朝與海外各國貿易港口直到崇禎時期。源源不斷的白銀輸入,讓明朝中後期讓白銀替代了初期的銅錢成為流通貨幣。而清朝在統一臺灣後也開放了四個通商口岸與各國貿易,只不過到了乾隆二十二年才關閉了寧波等其他港口。清朝僅留廣州一處由政府特許的“十三行”統一經營管理對外貿易,這就是十三行興盛發達的由來。
明朝海貿政策歷經幾次變遷,隆慶帝開放對外貿易港口賺取了大量白銀
其實倭寇在元朝時期就存在,是元朝和朝鮮僕從軍征戰日本的結果。元朝末年群雄並起,朱元璋擊敗了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等諸侯建立了大明王朝。而張士誠、方國珍等不臣服的部下逃到海島,所以無論是因為倭寇還是因為這麼沒有臣服叛賊朱元璋頒佈了禁海政策。到朱棣時期鄭和船隊開創了海上絲綢之路,海外貿易賺的盆滿缽滿。明宣宗朱瞻基時期再次停止下西洋關閉了海外貿易的大門,當然明朝私人走私是無法避免的。
明朝官方禁止、民間走私一直在進行,直到嘉靖帝才下令徹底海禁。失去貿易機會的原走私勢力開始改頭換面以倭寇的形式重新出現,其實就是“偽倭寇”佔據海島充當走私基地。這也是嘉靖年間倭寇盛行的原因之一。嘉靖去世後隆慶帝登基開放海禁,以官方允許的情況下與海外貿易。當然福建巡撫涂澤民不斷地提議“議開禁例”是隆慶帝允許海外貿易的主要原因。
明朝開放的這個港口位於漳州月港,“海舶鱗集、商賈鹹聚”的景象迅速在月港上演。長時間的禁海政策積累了大量的海外需求,我國出產的絲綢、茶葉、瓷器極其受歡迎。而且這是當時我國獨有的商品,東西兩洋商人紛至沓來。西方殖民者從美洲帶來的白銀、日本白銀都在貿易中迅速流入明朝,也催生了明朝白銀替代銅錢成為主要流通貨幣的現象。從隆慶帝到崇禎皇帝這70來年鉅額白銀的大量流入我國,超過當時白銀產量的三分之一(超過三億兩)。
落後的生產力無法生產更多的商品,大量白銀湧入肯定會造成通貨膨脹。再加上明朝的官宦都把銀子存起來(埋起來),造成大明存銀在民間但是國庫空虛這麼一個奇怪的事實。否則李自成攻佔京城後,怎麼可能輕鬆拷掠出七千萬兩銀子?因此海外貿易為明朝帶來了豐厚稅收同時也帶來了通貨膨脹的危機,所以明朝在崇禎時期關閉了月港。
清朝在收復臺灣後海貿政策也做過調整,乾隆直到海貿賺取但他更害怕改變
清朝雖然也實行禁海政策,但是在平定臺灣後還是開放了四個通商口岸。並在漳州、寧波、雲臺山、廣州四個通商口岸清廷分別設置在廣東、福建、浙江和江南四省海關。乾隆時期關閉其他三個口岸,只保留了廣州作為對外通商口岸。作為清政府指定唯一指定與外國貿易的十三行,在清朝中後期扮演著重要角色。快速發展的十三行,間接也催生出了伍秉鑑這樣當時世界的首富(清朝時期中國就有人成了世界首富了?)。
從乾隆只保留廣州一地作為通商口岸開始,經過百年時光到清末十三行已經發展成為龐然大物。而十三行的暴利來源於清政府授予的壟斷權力,所以清政府、清朝皇帝都會從外貿利潤中分享利益。伍秉鑑做生意不限於國內貿易,還在海外投資。所以嚴格上說伍秉鑑不單是貿易商,還是投資者、生產商人。他投資的產業遍佈海外,同時也是當時英國東印度公司最大的債權人。所以當時他的身家已經超過2600萬銀元,成為當時的世界首富。2001年美國《華爾街日報》評選千年來最富有的人,伍秉鑑就是入選的六名中國人之一。可惜成也壟斷、敗也壟斷,鴉片戰爭清政府戰敗被迫開放更多的通商口岸。廣州十三行的獨門生意沒法做了,逐漸衰落。
小結:
明清兩代都沒有長期實行嚴格的禁海政策,都在根據國內需求做出了適當的調整。由於缺乏經濟人才,大量白銀的湧入給明朝帶來了極大的困惑(通貨膨脹)。晚清對於海外貿易賺錢的認識還是很清醒的,因為《辛丑條約》的大量戰爭賠款都是通過海關抵押支付的。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勞煩斧正。
閱讀更多 歷史縱橫帝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