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明清之:明朝,留與史冊的並非只是“任性”二字。

明朝(1368~1644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封建王朝,共傳十二世,歷經十六帝,享國276年。

元末民不聊生,爆發紅巾起義,朱元璋加入郭子興隊伍。1364年朱元璋稱吳王,建立西吳。1368年朱元璋稱帝,國號為大明,因皇室姓朱,又稱朱明,定都於應天府(今南京市);1420年朱棣遷都至順天府(今北京市),以應天府為陪都。明初歷經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等幾世治理,政治清明、國力強盛;中期經歷土木之變以後由盛轉衰,後經弘治中興、嘉靖中興、萬曆中興國勢復振;晚明因東林黨爭和天災外患等導致國力衰退,爆發明末農民起義。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煤山自縊殉國。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隨後清軍入關,擊敗大順、大西、南明弘光、隆武、紹武等諸政權,1662年永曆帝被殺,南明滅亡。1683年清軍攻佔臺灣,奉明為正朔的鄭成功戰敗,(鄭)明告終。

大話明清之:明朝,留與史冊的並非只是“任性”二字。

明代極盛國土面積約達一千萬平方公里。疆域最大時東、南至海,北抵西拉木倫河、陰山,西包西藏、雲南,東北達外興安嶺,西北及哈密,包括內地兩京十三省、南海諸島,並曾在東南亞舊港等地設有羈縻管理機構,影響力波及整個亞洲和非洲東岸。

明朝的經濟文化在歷史上屬於較發達的階段。作為一個大一統的朝代,不論好還是壞,明朝在中國歷史上是有其特殊地位、特殊功績的。首先,明朝的治世之多為歷朝之最: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弘治中興、萬曆中興……其次,明朝經濟也相當發達,後世計當時朝廷稅收,其經濟規模世界第一;第三,明朝的文化科技欣欣向榮,長篇小說中的四大奇書《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和《金瓶梅》皆在此期先後出世,另據一部《永樂大典》就足以笑傲古今。

大話明清之:明朝,留與史冊的並非只是“任性”二字。

明代手工業和商品經濟繁榮,出現商業集鎮和資本主義萌芽,文化藝術呈現世俗化趨勢。據《明實錄》所載人口峰值為7185萬 ,但大部分學者認為實際逾億,也有學者指出晚明人口接近兩億。明朝是繼漢唐之後,中國封建時代的又一黃金時期。明代無漢之外戚、唐之藩鎮、宋之歲幣,清朝康熙時期曾官方評價明朝為“治隆唐宋,遠邁漢唐” 。

但是,當我們拋開正統史家的之乎者也,在尋常百姓間問詢他們對這個朝代的看法時,皇帝昏聵、政治黑暗、太監專權、官員腐敗……卻很難有人能說出什麼褒義詞來!尤其是人們對於明朝皇帝的印象,幾乎沒有一個是好的:殺人如麻的洪武、滅人十族的永樂、蟋蟀皇帝宣德、兵敗被俘的正統、熱衷仙術的嘉靖、二十七年不上朝的萬曆、木匠皇帝天啟、亡國之君崇禎等等,似乎每人都能用作歷史、政治課本上的反面教材。

大話明清之:明朝,留與史冊的並非只是“任性”二字。

就如同人一樣,仔細探究一下的話,各個朝代又有著屬於它們自己的鮮明個性:尤其明朝,在滾滾的歷史長河中,它確實顯得有一些另類,顯得是那樣的“任性”。

必須承認,是明朝皇帝們自身的一些作為,為其留下了被人詬病的機會。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明朝帝王們之所以會有諸多負面評價,確實有其自身方面存在的不足。

比如梃仗,中國幾千年的政治制度中,君主是不能隨意打罵臣下的,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是一貫的準則。但廷杖的出現,顯然會讓民間輿論自覺地站在被廷杖者這邊,帝王是被批評的。又比如明初四大案,雖然明太祖的出發點是懲治不法官吏、清除政治異己,但波及範圍的確太廣,乃至出現冤魂十餘萬,這又豈能不留下殘忍嗜殺的惡名?上述劣跡,伴隨著明清兩朝話本和白話小說的興起、普及,在民間被以極快的速度流傳開來。作者將對皇帝的不滿帶到了小說之中,當這些小說流傳在甕牖繩樞之戶、鐘鳴鼎食之家時,作者的不滿往往能引起讀者的共鳴。

大話明清之:明朝,留與史冊的並非只是“任性”二字。

再比如萬曆皇帝朱翊鈞,他在位48年,有近30年的時間不上朝!比如天啟皇帝朱由校,他十分喜愛木匠活,卻對朝政興趣不大,朝政之事都交於宦官“九千歲”魏忠賢,以至於百姓“只知有忠賢,而不知有皇上”。比如嘉靖皇帝朱厚熜,他不僅不上朝,不理朝政,他還執迷於煉丹,因為痴迷於煉丹的事情,還差點被宮女殺害。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據說當時嘉靖皇帝聽信了一個道士的話,說要煉丹要兩種藥,一種是秋石,另一種是紅鉛,而這紅鉛的主要來源就是宮女的月經血,由於煉丹需要大量的紅鉛,皇帝就讓這些宮女吃藥,提前來潮,這使得宮女們心生怨恨,於是就鬧出了刺殺皇帝的這件事,這嘉靖皇帝也真是太過於奇葩了吧。還有明武宗朱厚照,這位皇帝倒是管朝政,但是他並不開心。於是他便天天練武,竟讓老虎當陪練,差一點兒被老虎咬死!

明朝末年,崇禎皇帝倒是想勵精圖治。苦於沒錢的他便對外給百姓加重賦稅,對內治理朝廷裁汰冗員。於是,那些被削減下來的官員和不堪重負的百姓們就揭竿而起,聯合造反。最後,在以李自成為首的農民起義軍,加上乘機入關的清軍八旗子弟兩股力量的聯合圍剿下,崇禎皇帝煤山自縊,明朝滅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