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江省各市GDP:杭州寧波之後,溫州紹興嘉興迅速鵲起

2019年浙江省各市GDP:杭州寧波之後,溫州紹興嘉興迅速鵲起

山川網:2019年,中國的區域經濟格局發生了眾多變化。有些變化令人歡喜,自然也有些變化令人憂慮。

對於浙江省來說,2019年無疑是豐收的一年。簡單來說,省內兩大代表性城市省會杭州和副省級市寧波,在年度的中國城市經濟體量總榜上,均有排名上的提升。

從目前公開渠道上可以得到的數據看,2019年度杭州市全國城市排名上升1位,從去年的全國第10位升至第9位;寧波市全國城市排名上升3位,從去年的全國第15位升至第12位。

從全國乃至全球的經濟大形勢來看,2019年顯然是整體經濟發展進一步承壓,各國各地經濟增長難度進一步加大的一年。為什麼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浙江省依舊能夠“逆勢”堅韌向上,各項數據持續向好,這值得我們思考與關注。

2019年浙江省整體經濟發展狀況

2019年浙江省各市GDP:杭州寧波之後,溫州紹興嘉興迅速鵲起

開篇還是先要了解浙江省2019年度整體的經濟發展情況,這裡我們依舊是從眾多的年度相關經濟數據中,挑選出最有價值也是必須要了解的一部分——

2019年末,浙江全省常住人口585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13萬人。其中,男性人口3005萬人,女性人口2845萬人,分別佔總人口的51.4%和48.6%。全年出生人口60.9萬人,出生率為10.51‰;死亡人口32.0萬人,死亡率為5.52‰;自然增長率為4.99‰。城鎮化率為70.0%。

全年地區生產總值(GDP)62352億元,比上年增長6.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097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6567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33688億元,分別增長2.0%、5.9%和7.8%,第三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58.9%。三次產業增加值結構為3.4︰42.6︰54.0。人均GDP為107624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15601美元),增長5.0%。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6157億元,比上年增長6.6%。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長4.7%,私營企業增長8.0%;外商投資企業增長2.1%,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6.1%。17個傳統制造業增加值增長6.4%。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71000億元,增長3.7%,其中,出口交貨值11973億元,增長1.3%。規模以上工業新產品產值率為38.2%,比上年提高2.4個百分點。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10.1%。非國有投資增長6.8%,佔66.0%;民間投資增長7.2%,佔61.5%。交通投資、高新技術產業投資、民間項目投資、生態環保和公共設施投資分別增長16.3%、21.8%、13.7%和4.1%。工業投資、製造業投資和裝備製造業投資分別增長9.7%、12.9%和13.2%。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176億元,比上年增長8.7%。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2432億元,增長8.5%;鄉村消費品零售額4744億元,增長9.7%。按消費類型統計,商品零售額24205億元,增長8.6%;餐飲收入額2972億元,增長9.4%。

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30832億元,比上年增長8.1%。其中,出口23070億元,增長9.0%,出口佔全國的13.4%,份額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進口7762億元,增長5.8%。民營經濟出口18415億元,增長11.5%,佔出口總額的79.8%,比重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

全省公路總里程12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643公里。共有民航機場7個,全年旅客吞吐量7015萬人,其中發送量3600萬人。鐵路、公路和水運完成貨物週轉量12391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7.4%;旅客週轉量1129億人公里,增長2.3%。全省規模以上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7.2億噸,增長11.0%。

年末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131299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2.7%,其中人民幣存款餘額增長12.8%。住戶本外幣存款餘額53733億元,增長15.7%。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121751億元,增長15.1%,其中人民幣貸款餘額增長15.6%。年末主要農村金融機構(農村信用社、農村合作銀行、農村商業銀行)人民幣貸款餘額16472億元,比年初增加2526億元。

全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49899 元,比上年增長8.9%,扣除價格因素增長5.8%。按常住地分,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60182和29876 元,增長8.3%和9.4%,扣除價格因素分別增長5.4%和6.0%。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為44176元,比上年增加4091元,增長10.2%。低收入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3.1%。

全省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32026元,比上年增長8.7%,扣除價格因素增長5.6%。按常住地分,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分別為37508和21352元,增長8.4%和8.3%,扣除價格因素分別增長5.4%和4.9%。

2019年浙江省各地市的表現情況

2019年浙江省各市GDP:杭州寧波之後,溫州紹興嘉興迅速鵲起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我們陸續安排了一些省份的分地市年度經濟數據。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到一點,就是絕大多數省份,內部各地市的經濟表現開始出現越來越大的不穩定。

在過去的十年間,我們認為每年各省各市的經濟持續、正向甚至大幅增長,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差不多從近兩三年開始,我們陸續發現不少省份的地市,經濟數據出現較大幅度的波動。

這種波動幅度,遠不是變動一兩個百分點這麼簡單,而是動輒變化三四個百分點的跳水。甚至去年正增長,今年負增長的情況,也開始變得不再稀奇。

穩定,幾乎成為所有省份和地市在各自的年度經濟公報開篇時,一定會首先提到的經濟發展方向關鍵詞。在當下的大變之際,能夠做到所有地市正常穩定發展,足可謂之優秀。

2019年浙江省各市GDP:杭州寧波之後,溫州紹興嘉興迅速鵲起

結合2019年全國整體及頭部城市的經濟增速表現,我們認為普通地市能夠在當年度保持在6%以上增速的,都可以稱之為“發展穩健”。

而低於5%的地市,則是需要特別關注的。如果這些地市已經在過去的兩到三年間持續低於同期全國或全省經濟增速均值一到兩個百分點甚至更多,我們大概率上可以視為其經濟發展負向拐點已經出現,未來很可能會出現持續性的經濟回落。

從上述2019年度浙江省11個地市的GDP實際增速來看,除台州市外的其餘10個地市,GDP增速都保持在了6%以上。其中,溫州、紹興、嘉興、湖州、麗水、舟山等多個地市,年度經濟增速都超過了7%,並且不乏8%、9%這樣的突出表現地市。

而縱觀2019年度浙江11地市各自的經濟體量所處區間,我們可以發現浙江省內地市的梯隊分佈呈現出非常鮮明的“橄欖型”。即發展潛力巨大的中等城市數量最多,這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全省經濟發展的不穩定因素,保證在未來較長時間內全省整體的穩健經濟表現。

從目前國內絕大多數省份的內部地市經濟梯隊來看,其中絕大多數均為金字塔形。這種特徵下的地市梯隊,整體來看未來發展過程中會出現非常典型的前後梯隊城市脫節情況,即頭部城市發展愈強,尾部城市發展就愈弱。最終在頭部城市進入城市發展成熟期時,尾部城市無法進入快速發展期,最終城市梯隊出現斷檔情況。

在浙江省內的11個地市中,頭部城市由兩座萬億GDP陣營成員杭州和寧波構成,成為區域人口流入、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的領隊者。尾部城市是三座人口相對較少、自然環境突出的衢州、麗水和舟山構成。

而中間的,則是6座無論經濟體量還是增長速度表現都可圈可點的溫州、紹興、嘉興、台州、金華、湖州等城市。這些城市在區位上分佈均勻,不存在絕對的局部扎堆,有效地保證了全省經濟整體均衡發展,全省居民均富效應的產生。

這裡,我們重點將杭州與寧波兩市的年度經濟數據重點分享給大家。特別是兩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相關數據,我建議大家可以重點關注。當我們討論浙江時,突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顯然是重點中的重點。

杭州:2019全年地區生產總值15373億元,比上年增長6.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26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4875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0172億元,分別增長1.9%、5.0%和8.0%。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2.1:31.7:66.2,杭州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152465元。

全年民營經濟增加值9378億元,佔GDP的61.0%,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全年財政總收入3650.0億元,增長5.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966.0億元,增長7.7%,其中稅收收入1791.2億元,增長8.5%,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91.1%。

年末杭州常住人口1036.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55.4萬人,其中城鎮人口813.3萬人,佔常住人口的78.5%,比上年末提高1.1個百分點。

2019年浙江省各市GDP:杭州寧波之後,溫州紹興嘉興迅速鵲起

寧波:2019全年寧波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98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322億元,增長2.3%;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5783億元,增長6.2%;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5880億元,增長7.6%。三次產業之比為2.7∶48.2∶49.1。按常住人口計算,寧波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143157元。

全年寧波完成財政總收入2784.9億元,比上年增長4.9%,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468.5億元,增長6.4%。寧波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767.9億元,增長10.9%。

全年寧波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982元,比上年增長8.7%。按城鄉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886元,增長7.9%,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實際增長4.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632元,增長8.9%,實際增長5.7%。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差為1.77。

寧波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33944元,增長5.4%。按城鄉分,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38274元,增長4.3%;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2797元,增長7.3%。

杭州寧波之外,溫州紹興嘉興迅速鵲起

2019年浙江省各市GDP:杭州寧波之後,溫州紹興嘉興迅速鵲起

在目前的中國區域經濟中,對於省會、副省級市等高行政級別地市,萬億GDP是一個非常基礎的門檻。如果作為高行政級別地市,經濟規模尚且無法在現階段達到這一基礎門檻,就意味著其經濟實力存在較明顯短板,無法真正實現其區域中心城市地位,更也就難以談接下來為周邊地市人口提供更多就業機會,拉動和輻射周邊地市的未來發展。

當然,以上標準始終都是動態變化的。從2019年開始,特別是在接下來的2020年,我們認為曾經的區域中心地市的經濟總量,新的門檻已經進一步提升到了1.5萬億左右。而普通地市中的領先者門檻,也朝著7000億甚至更高邁進。

兩者之間的關係,事實上始終都是一個倍數的差別。當我們在討論一個地區經濟正副中心城市時,副中心經濟體量能夠達到正中心的一半時,其真正作用往往才能夠得以彰顯。而如果所謂的副中心城市經濟體量過小,比如甚至達不到正中心的三分之一,那麼即使通過一些強政策手段引導,副中心依舊很難真正有效被豎立起來。

特別難能可貴的是,浙江省內的二梯隊代表城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情況,非常樂觀。無論是對比同期全國還是全省數據,均有不錯的表現。和省內的頭部城市杭州、寧波相比,相差也並不太多。這意味著,這些地市的居民,其生活水平是真正意義上有所保證的。

通過2019年浙江省分地市的經濟數據我們發現,在杭州和寧波之外,溫州、紹興、嘉興、金華、湖州等多個地市經濟發展表現均非常令人感到欣慰。

和江蘇的蘇南蘇北經濟差異相似,浙江省內長期以來浙北也比浙南整體發展水平要更領先一些。浙北地區靠近長江和上海,是最早的長三角核心區域。

從目前的形勢看,在杭州和寧波兩大省內頭部城市經濟發展達到一定階段後,浙北其餘的紹興、嘉興、湖州均迎來了經濟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原本即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再結合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的全面鋪展,使得未來長三角核心地區的蘇南浙北地區,未來將無一弱市。

更為難的是,蘇中的金華和蘇南的溫州兩市,發展勢頭同樣迅猛。從經濟規模來看,兩市已經逐漸具備成為區域副中心的經濟實力。這也就是說,在不遠的未來,浙江省內多點開花,全域富強,大局已定。

這裡,我同樣選擇了浙江省內二梯隊城市中的兩個代表,溫州和嘉興。建議大家同樣是特別關注下兩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情況,這對於大家,特別是外省朋友更直觀地瞭解浙江省內三線中小城市的真實經濟實力與潛力,有很好的幫助——

溫州:2019年溫州生產總值(GDP)6606.1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8.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51.7億元,增長2.1%;第二產業增加值2811.9億元,增長6.1%;第三產業增加值3642.5億元,增長10.1%。國民經濟三次產業結構為2.3∶42.6∶55.1。人均地區生產總值71225元,增長7.7%。

全年溫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490元,比上年增長9.7%,扣除價格因素增長7.3%。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60957元和30211元,增長8.7%和9.9%,扣除價格因素分別增長6.4%和7.5%。低收入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10973元,增長13.5%。

嘉興:2019年嘉興生產總值(GDP)5370.32 億元,比上年增長7.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 120.89億元,增長2.1%;第二產業增加值2892.55億元,增長5.9%;第三產業增加值2356.88億元,增長8.5%。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2.2:53.9:43.9。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年人均生產總值112751元,增長8.6%。

2019年,嘉興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940元,較上年增長7.8%,剔除價格上漲因素,實際增長 4.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413元,增長9.1%,剔除價格因素影響,實際增長6.0%。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35435元,增長9.5%;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3824元,增長9.7%。

從浙江居民人均收入構成,再談消費

2019年浙江省各市GDP:杭州寧波之後,溫州紹興嘉興迅速鵲起

在我們一直以來關注區域經濟的各項指標中,我們最終想要得到的答案,事實上只有一個:如何讓區域內的居民生活得更好。當然,與之關聯的一個話題是,如何找到生活更好的區域。

在各類媒體上,我們時常能夠看到,關於實現全國富強和全民小康的各類標語。但我個人認為,現階段國內能夠真正稱之為整體富強與全民小康的區域,依舊是屈指可數的。在已經實現的地區,如果我們只討論覆蓋面積和人數,那麼廣義的長三角地區無疑是表現最為突出的。

在長三角一市三省當中,如果對比同期全國各項民生相關數據,江浙滬三地基本上已經可以稱之為全域小康,蘇南浙北地區可以稱之為整體富強。安徽全域加入長三角的時間較晚,當下發展雖然十分迅猛,但是未來依舊需要十到二十年的時間,才能真正意義上實現長三角地區的全域富足。

今天我們關注的是浙江,所以我們重點彙總和整理的,也是關於浙江省收入方面的相關數據——

根據此前國家統計局的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比上年增長8.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8%。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6523元,增長9.0%。

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59元,比上年增長7.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39244元,增長7.8%。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1元,比上年增長9.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4389元,增長10.1%。

2019年浙江省各市GDP:杭州寧波之後,溫州紹興嘉興迅速鵲起

而根據浙江省統計局的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49899元,比上年增長8.9%,扣除價格因素增長5.8%。

按常住地分,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60182和29876 元,增長8.3%和9.4%,扣除價格因素分別增長5.4%和6.0%。

對比同期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我們可以發現——

整體來看,2019年浙江省人均可支配收入高於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19166元,領先全國均值六成以上;

城鎮方面,2019年浙江省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高於全國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17823元,領先全國均值四成以上;

農村方面,2019年浙江省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於全國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55元,領先全國均值八成以上。

按照國家統計局針對全國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組方法,即低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7380元,中間偏下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15777元,中間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25035元,中間偏上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39230元,高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76401元。

根據2019年浙江省居民人均收支主要指標來看,浙江全省居民(含城鎮加農村)均已達到“中間偏上收入組”。而浙江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業已達到“高收入組”的八成左右。

2019年浙江省常住人口為5850萬人,城鎮化率首次站上了70%的大關。由此我們可以得出,2019年浙江省城鎮人口總量已經達到4095萬人。能夠讓超過四千多萬居民可支配收入高度接近全國收入最高組區間,這正是浙江經濟眾多成果中最為令人稱道的一點。

另外,和國內多數省份相比,浙江省內人均收入的組成情況,也是十分有特別之處的。相比絕大多數省份的人均收入以工資性收入為絕對主力,其餘的經營淨收入、財產淨收入和轉移淨收入三項合計往往也僅能佔到全國收入的三成左右不同。

浙江省居民的經營淨收入、財產淨收入和轉移淨收入的三項累計,已經可以接近總收入的五成。在過去,我們一直都在講,單純依靠工資性收入,從個人和家庭的資金安全性來說,是比較低的。

關於這一點,這一次的疫情造成的全國大規模中小企業停工、停產乃至裁員、倒閉潮,造成大量職場人的收入出現大幅降低乃至中斷,就是非常鮮明的一個案例。

那麼怎樣的收入構成是抗風險能力更強的呢?顯然就是工資性收入佔比能夠降低到總收入五成左右的水平。這樣即使突發經濟危機造成工資性收入階段性歸零,正常的生活也不會被徹底打亂。

與之相對的是,個人及家庭儲蓄水平也至關重要。作為普通人,如果你手中的積蓄尚且不能保證你在完全失去收入的情況下,能夠維持基本生活一年左右的情況,那麼你再談任何的消費都是十分沒有底氣的。

就當下的經濟形勢看,不是身揹負債即是超前消費,而是沒有最基本的儲蓄水平,即是超前消費。換而言之,不僅僅今天花明天的錢存在隱患,今天花今天的錢同樣存在隱患。只有保證今天在花的是昨天的錢,今天的錢可以預備給不確定會發生什麼意外的明天使用,才是更加具有穩定性的良性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