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蘭國人口不多,面積狹小,為何古人還說"不破樓蘭終不還"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的《從軍行》,讓"樓蘭"一詞深入人心。也不禁讓很多人疑惑,樓蘭究竟是個多大的仇國?竟惹來王昌齡如此惱恨?可是,當後世的人們,帶著好奇翻開史書,卻發現樓蘭根本不是這樣的。

樓蘭國人口不多,面積狹小,為何古人還說

樓蘭是個小國

史記記載,樓蘭是漢朝時期西域的一個國家。只是,樓蘭因為國家不大,很容易就會被人欺負霸佔,經常易主,所以《史記》說它:"不兩屬,無以自安。"比如,公元前176年,在樓蘭給西漢皇帝劉恆的信件中,很明確的稱自己歸屬匈奴,可是到了公元前60年,樓蘭的歸屬地已經變成西漢。公元前77年,樓蘭甚至因為國主被殺,更名為鄯善國,連國名都被更改,可見樓蘭在當時並無什麼大的威勢。這有史料能夠證明嗎?

樓蘭國人口不多,面積狹小,為何古人還說

在《漢書》中,關於樓蘭有這樣的記載:"戶千五百七十,口萬四千一百,勝兵二千九百十二人。"可見,當時的樓蘭不僅是個小國,而且是個小國中的小國,全國的人口總數,甚至只有一萬四千一百人,連兩萬人都不到,佔地面積也不到兩個城池。如果還不確定,我們不妨參考漢朝和匈奴打仗時,霍去病的戰功,他一戰所斬殺的敵軍就多達幾萬人,而這定非匈奴的全國人數,可僅僅是軍隊人數就已經遠超樓蘭的全國總人口,以此可見,樓蘭不僅和西漢相比是小國,和匈奴比也是個小國。可是,這樣的小國,對於西漢來說,都根本不足為慮,為何會被唐朝的邊塞詩人王昌齡,寫到自己的詩中,還寫的是"不破樓蘭終不還",這樣帶著恨意的詩文呢?

樓蘭國人口不多,面積狹小,為何古人還說

"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原因

這就得結合史書對樓蘭的評價來理解了,上文提到司馬遷說樓蘭"不兩屬,無以自安。"而這所謂的兩屬,分別就是漢朝和匈奴了。漢朝時期,漢匈之間的爭鬥經久不衰,甚至從建立漢朝一直打到了東漢滅亡,而這樣的兩個大國間的戰爭,不可能不殃及周邊國家。很明顯,樓蘭就是其中被影響的國家之一。

樓蘭國人口不多,面積狹小,為何古人還說

而小國自古就是沒什麼外交權的,這不僅僅表現在本國沒有發言權,也意味著,在做事的時候不能隨心所欲,要迫於時勢,做出一些自己的表態。比如,在漢匈之戰時,樓蘭雖國小,但是因為地處在兩國中間,在古代那個信息閉塞的時代,就會被雙方拉攏,做些類似於間諜的事情,而且樓蘭為了兩方討好,還是遊離於雙方的碟中諜。

樓蘭國人口不多,面積狹小,為何古人還說

比如,在漢武帝主動出擊匈奴時期,雖然兵戰是當時的大勢,但是兩國交戰總會有使者擔任交接任務,傳達雙方的看法,而樓蘭的位置,除了地處後來的絲綢之路必經地,同時也是漢朝和匈奴中間必經地,兩國使者往來之時,都要經過樓蘭。可是,樓蘭當時剛從月氏的手中被匈奴人奪去,於是經常為了匈奴人,在半路攔截漢朝的使臣,或者是替匈奴人當耳目,放給匈奴人消息,讓匈奴人攔截漢朝使者。這樣的做法,在當時就已經惹來很多人不快。

樓蘭國人口不多,面積狹小,為何古人還說

可是,後來漢武帝對匈奴人用兵,經過衛青、霍去病等舅甥二人的努力,匈奴人被打到了漠北以南。公元前108年,漢朝開始了自己的復仇,泱泱大國直接派兵討伐樓蘭,還俘虜了樓蘭的國王,於是樓蘭重新投降西漢。可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樓蘭做了這麼久的兩面派,本色是不會輕易改變的,原來,樓蘭在向漢朝投降後,又惹來了匈奴人的報復,於是危難的樓蘭,只好再次向匈奴稱臣,再次成了兩國間的牆頭草。

樓蘭國人口不多,面積狹小,為何古人還說

之後,匈奴人機智的把本國的王子,派去做了樓蘭的國王。如此一來,樓蘭地理位置如此接近西漢,又背靠著西漢的宿敵匈奴,直接成了西漢的心腹大患。但是,因為曾經投降過西漢,而屬國自古就是需要派遣質子到長安居住的,所以,匈奴曾在漢朝做質子的王弟屠耆降漢,曾暗中給漢朝報過幾次信,如此往復的形勢存在了很多年。到了公元前77年,漢朝終於忍不了了,派遣傅介子到樓蘭,刺殺了樓蘭王,將親近漢朝的屠耆,立為國王,還將樓蘭改名為鄯善國,遷都扜泥城。之後,樓蘭一直在漢朝的掌控之中。

樓蘭國人口不多,面積狹小,為何古人還說

樓蘭所做的事影響惡劣

可是,因為樓蘭曾經做過奸細,還多次做兩面派,將自己的歸屬換來換去。而中國古代的文人,或者國人,最煩的就是這種"貳臣"行徑,呂布二投其主,一直以來就很被詬病。所以,樓蘭做了這麼長時間的貳臣,也讓後世的文人非常不喜歡,再加上,漢朝在古人心中,可是可以和盛唐比肩的盛世。

樓蘭國人口不多,面積狹小,為何古人還說

雖然,寫"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王昌齡,是個唐代人,當時雖然沒有漢唐比肩的說法,但是,因為漢朝誕生了古代第一個有文字記載的"治世"——文景之治,在古時很受人們的敬仰,而漢也成為漢民族的總稱,所以,當時的人才會有對樓蘭的不喜,更直接將其寫在詩文中。

樓蘭國人口不多,面積狹小,為何古人還說

更重要的是,樓蘭在後世突然消失,經由東晉高僧法顯,對樓蘭的描寫:"上無飛鳥,下無走獸,遍及望目,唯以死人枯骨為標識耳",樓蘭有了很大的神秘色彩。再加上,樓蘭因為氣候原因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鄯善國也不存於世,所以,樓蘭才漸漸成為了西域古國的代名詞,甚至演變成後世對古代遊牧民族的代稱。

樓蘭國人口不多,面積狹小,為何古人還說

如此一來,就能理解王昌齡的《從軍行》了,首先這首詩的題材是邊塞詩,講的就是殺敵報國的決心。如此,才會將自古代貳臣的厭惡,對敵人的恨意,紛紛轉化到了"樓蘭"一詞上。"不破樓蘭終不還",並非對樓蘭這個國家的恨意,也並非樓蘭強大到從漢朝一直到唐代,都是中原王朝心腹大患,而是這一詞有了遊牧民族的象徵意義,加上古代中原王朝和北方遊牧民族之間的爭鬥從未間斷,這才有了此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