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抗擊疫情歌曲《謝謝你的愛,讓生命澎湃》今日三城首發,聽來自瀋陽、武漢、襄陽的天籟童聲唱響愛與希望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瀋陽、武漢、襄陽成了“患難之交”。隨著全國新冠疫情形勢的不斷轉好,一批批遼寧援鄂醫療隊順利凱旋,但三地人民心中仍有道不盡的情誼。今天,隨著第三批遼寧援鄂醫療隊的歸來,一首溫暖深情的童聲演唱歌曲響徹這個美好的春日,瀋陽、武漢、襄陽“兩省三地”16位小朋友千里童聲匯聚,唱響了愛與希望。

由瀋陽日報社出品的抗擊疫情公益歌曲《謝謝你的愛,讓生命澎湃》,今日正式在瀋陽日報社傾力打造的遼瀋地區旗艦級APP“指尖瀋陽”上首發。這首歌由漢、襄10位小朋友攜手6位瀋陽晚報逐浪劇社的小社員們共同演繹,瀋陽日報社黨委書記兼社長程謨剛擔當總策劃、瀋陽晚報逐浪劇社主理人關力制(筆名:關不倒)作曲、瀋陽晚報編輯中心主任趙紅霞作詞、瀋陽音樂學院教師李森編曲,朗朗上口的旋律與純淨的天籟之音將三地人的情誼點滴娓娓道來,讓這份愛治癒現在,也照亮美好的未來。

沈晚媒體人領銜主創團隊

《謝謝你的愛》治癒暖心蘊含哲理

“星河璀璨,月到風來。櫻花漫天感慨,在年深月久的紅塵載,比我熠熠生輝的是,那一抹白……”《謝謝你的愛,讓生命澎湃》這首歌,旋律溫婉動人,歌詞唯美細膩。這首歌的主創陣容集結了瀋陽晚報優秀的媒體人。趙紅霞獻出了自己的歌詞處女作,她表示,這是她第一次寫歌詞,“這首歌是先有詞、後譜曲。同事關力制當時給我的兩個關鍵詞就是‘希望’和‘凱旋’,我圍繞這兩個詞開始構思,用了近一個星期的時間完成創作。”趙紅霞創作的歌詞前半部分運用擬人的手法讚頌了“白衣天使”為抗擊疫情默默無私的付出,後半部分由群體的貢獻昇華到全人類有愛可以治癒一切的力量,細膩中蘊含哲理,令人回味無窮。

接連譜曲了《啟程》和《相信春暖花開》兩首歌曲以後,關力制在報社領導的鼓勵下,決定再寫一首歌,作為自己“三部曲”的最終篇章。《謝謝你的愛,讓生命澎湃》的曲譜創作思路,關力制以溫婉、積極為底色,加上了一種安靜的情感。在製作過程中,他身兼數職,“收集聲音、視頻、前期混音等都是我的工作,甚至連續5天每天12小時盯著電腦對軸、混音。”這部歌曲的編曲李森是“沈晚家屬”,有著多年兒童教育經驗的他用鋼琴為整首歌賦予了抒情溫柔的一抹色彩。歌曲MV製作者馬識尊是瀋陽晚報資深視頻編輯,他在MV最後增加了三地孩子們的祝福。眾主創紛紛表示 :“願疫情早日結束,願友誼地久天長——這是這首歌想傳遞的最終情感,希望音樂能延續三座城市的友誼。”

集結三地16個童聲

漢襄孩童帶動全家學唱

《謝謝你的愛,讓生命澎湃》最大的亮點就是集結了瀋陽、武漢、襄陽三地的孩子們共同演唱。作為歌曲的製作人,關力制非常感謝武漢、襄陽的媒體人和音樂人的支持和幫助。來自《長江日報》的記者邱晨與關力制是多年好友,更是關力制抗擊疫情歌曲《啟程》的“歌迷”,“邱晨聽說我想找幾個武漢小朋友來參與新歌的演唱,二話不說就找到了5個孩子。”關力制通過畢業於瀋陽音樂學院的襄陽音樂人管澤禎,邀請到管老師的5個學生參與了歌曲的演唱,並在逐浪劇社集合了6個唱功不錯的學員,攜手漢、襄的小夥伴一起合唱,最終16位童聲的演唱陣容確定下來。

防疫時期,孩子們採取“雲錄製”的形式進行合唱。邱晨和管澤禎告訴記者,湖北的孩子們練得非常用心,唱不好的時候還跟自己“較勁”,“拿到歌曲後,參與錄製的孩子和家長們可以說傾盡全力,短短几句歌詞,有的孩子一遍又一遍地練習了無數遍,生怕自己表現不好。”

襄陽女孩崔馨月的媽媽張娟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她和她身邊的親朋好友非常感動於遼寧醫療團隊對襄陽的支援,“那段時間襄陽真的人心惶惶,遼寧醫療隊就是我們的恩人。孩子很幸運能有機會參與這首歌的演唱,陪孩子練習的過程中,我們全家都已經會唱了,這首歌是我們的希望之歌。”

童聲童心唱響希望之歌

用音樂延續三地難捨情誼

從《啟程》、《相信春暖花開》到《謝謝你的愛,讓生命澎湃》,瀋陽日報社推出的“三部曲”受到了廣泛關注。《啟程》、《相信春暖花開》首發後被人民網、新華網、中國新聞網等多家主流媒體轉載,上線音樂平臺後備受喜愛。作為三首歌曲的作曲人和深度參與者,關力制坦言此次疫情開啟了他個人音樂創作新的視野,“以往寫歌更多是個人愛好,這次創作一方面心懷媒體人的責任;另一方面用音樂記錄當下,與社會、環境產生了緊密的聯繫。《啟程》推出後,很多醫院都開始傳唱;當我的軍旅長輩說,他的戰友都開始唱起《相信春暖花開》,讓我覺得音樂真的有種力量,可以鼓舞士氣、慰藉心靈,而我有幸能夠參與其中,貢獻一份力量,感到很榮幸。”

《謝謝你的愛,讓生命澎湃》這首歌千里傳音,成為搭建瀋陽、武漢、襄陽三座城市友誼的橋樑,延續了三地的難捨情誼。邱晨說,自己的大女兒邱吉兒參與了歌曲錄製,“儘管錄製已經結束,但她常常在家裡哼唱起這首歌,不得不感慨歌曲潛移默化的感染力。”王娟則表示,這首歌意義非凡,“雖然我們的錄音條件簡陋,錄像技術有限,但我們能用歌聲表達對遼寧醫護人員的感謝,情誼愈加綿長。感謝遼寧老鐵,疫情結束之後,希望你們一定要常回‘襄’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