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直播時代:李佳琦頻頻“翻車”,還有上萬人排隊成為他

“薇婭賣假貨石錘!”

“李佳琦又翻車了?”

“羅永浩也要直播賣貨了!”

“廣州計劃培養10000名李佳琦”

……


2020年,作為直播帶貨界頂流的李佳琦和薇婭開始頻頻因負面新聞成為社交網站熱點與新聞頭條;另一面,培養“李佳琦”開始成為一種產業,而被戲稱“行業反指”的羅永浩也想成為“下一個李佳琦”,將於4月1日抖音開賣……

在經歷過近乎光速發展的一年後,直播帶貨的風口在一些標誌性事件下開始邁入新的階段。

當“管李學”開始成為顯學

在豆瓣,有一個名為“小象八卦”的網紅博主八卦組,這裡幾乎是網紅輿情最集中的地方,某些廣告主會因為“象組”中突然湧現的負面帖子直接撤掉某位博主的投放,不少廣告投放者也會事先在這裡進行“網紅背調”。

雖然成為了2019年當之無愧的“頂級流量”,但在2020年李佳琦接連遇到好幾個“翻車事故”,負面新聞在“象組”中的出現頻率越來越高,小組成員甚至因此將相關內容成為“管李學”。

後直播時代:李佳琦頻頻“翻車”,還有上萬人排隊成為他


最近鬧得最大的事情是“脫毛儀事件”。


3月19日,李佳琦直播推薦了silkn infinity2.0 微電流光子脫毛儀,價格為1599元,當晚7000件庫存在李佳琦直播間銷售一空。然而消費者反映,有的消費者在其他產品的詳情頁看到,這款脫毛儀的參數介紹其包含藍光清潔燈盒,自己收到的脫毛儀並沒有燈盒。很多人收到的脫毛儀有劃痕,還有一些人收到的脫毛儀上有毛髮。

雖然事件最終以李佳琦和店家共同道歉並賠償畫上句號,但“自以為享受到了優惠,但實際收到的物品卻是‘閹割版’”,這種購物體驗還是讓李佳琦的口碑遭遇到不小的挑戰。類似的“質疑帖”、“翻車帖”越來越多。

後直播時代:李佳琦頻頻“翻車”,還有上萬人排隊成為他


“剛剛看帖子才發現,我買到的護手霜也有點問題”,自從去年雙十一開始接觸到直播帶貨,小綠在佳琦直播間買過不少東西,二月底她曾在直播間購買ahava護手霜。

後直播時代:李佳琦頻頻“翻車”,還有上萬人排隊成為他


“當時宣傳的是純進口,但實際拿到的其實是國內生產的,而且正裝的生產日期是2019年3月,贈品生產日期更早是18年的,雖然沒過期,但總感覺這是在利用直播間清庫存”,她向藍鯨記者展示了自己的淘寶訂單截圖和產品日期。

後直播時代:李佳琦頻頻“翻車”,還有上萬人排隊成為他

後直播時代:李佳琦頻頻“翻車”,還有上萬人排隊成為他


類似的事情也發生在了與李佳琦齊名的薇婭身上,“打版、抄襲、賣假貨”,薇婭的直播選品也並沒有像她說的那樣“認真”。

後直播時代:李佳琦頻頻“翻車”,還有上萬人排隊成為他


觀看者也在一次次“翻車”中開始產生倦怠。


“之前總看李佳琦直播一個是因為真的便宜,另一個他這種風格之前沒怎麼見過,還是很有新鮮感的,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驗證,發現他的人格魅力完全不能支撐我對他長期的興趣,根本動力還是產品和價格,產品不行,不划算,那就再見”,小遠曾經是直播間的鐵粉,但距離她上一次在這裡消費已經過去四個月了。

誰不想成為“李佳琦”呢?

李佳琦和薇婭成為了這個行業的現象級事件,而前不久李佳琦在上海購買上億豪宅的傳言則讓這些“成功故事”再添光環。“下一個李佳琦”幾乎成為了中國互聯網界的“共同理想”。

“直播帶貨肯定是風口,我看合作的好多MCN都開始做直播了,畢竟短視頻可能還是內容向的,但直播就是很直接的購物場景,走量的”,負責廣告投放的張嘉告訴藍鯨記者,她接觸的一些抖音博主也開始轉型直播帶貨了,“

我概括這種模式是‘以短養播’,有不少就是在直接複製李佳琦的人設,抖音上的駱王宇和李佳琦人設就一樣”。

後直播時代:李佳琦頻頻“翻車”,還有上萬人排隊成為他


“之所以產生這個變化其實還是平臺策略變化引發的連鎖反應,大家只是跟著歷史的車輪在滾動。你看現在但凡跟賣貨沾邊的平臺都在搞直播。不過觀察一下會發現

雖然平臺特點各不相同,但大家搞的直播內容和工具都具有很強的趨同性,流程一模一樣,這也是風口出現後的常見劇情吧”,上述廣告業人士告訴藍鯨記者。

自從淘寶直播在2019年一炮而紅後,快手、抖音、微信、小紅書、蘑菇街等平臺紛紛發力電商直播。抖音更是吸引來了中國互聯網初代網紅”羅永浩“加盟,希望能再造“李佳琦神話”。

不止平臺認準了直播帶貨的風口,甚至連政府也在主動推動”直播電商“建設。廣州市商務局近日印發《廣州市直播電商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其中提到,到2022年,推進實施直播電商催化實體經濟“爆款”工程,即構建一批直播電商產業集聚區、扶持10傢俱有示範帶動作用的頭部直播機構、培育100家有影響力的MCN機構、孵化1000個網紅品牌(企業名牌、產地品牌、產品品牌、新品等)、培訓10000名帶貨達人(帶貨網紅、“網紅老闆娘”等),將廣州打造成為全國著名的直播電商之都。

但問題來了,

如何再造“下一個李佳琦”,是否真的有必要“再造李佳琦”

親自參與“創造李佳琦”的前淘寶直播負責人趙圓圓曾在音頻節目《貝望錄》中談到,李佳琦的成功除了個人努力之外,策略與時機都很重要。


他稱李佳琦團隊在最初就是“全部推大牌”的明星路線,後期趕上抖音平臺的助力,使得他從淘寶直播的“賣場情境”中出圈,成為全網知名的KOL。這其中甚至有時代契機的幫助,在2019年下半年微博演藝明星曝光度降低,李佳琦在這一時間加速出圈,成為“明星”的一員。

可見“李佳琦”並不是一個可輕易複製的“公式化”產物。同時,在電商直播發展至下半場,帶貨主播本身的“價值”也開始受到質疑。

“雖然李佳琦和薇婭這些頭部主播的直播足夠有特色,甚至被包裝成內容消費的一種,但這些都不是購物場景的最終目的,賣貨的核心是產品和價格,而這兩者大多數時候與主播無關,考驗的是背後團隊的供應鏈、選品議價與售後服務能力”,張嘉認為,即便李佳琦被稱為頂流,但他身上流量的基礎依然是品牌與價格帶來的,“

主播不需要成為李佳琦,她們只要能拿到李佳琦一樣的大牌,相同的價格就離成功不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