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體兼備的杜甫以律詩的影響最大,因而形成了“杜律”的專稱

有唐一代詩人中杜甫被譽為“詩聖”,其詩又有“

詩史”之稱,清人金聖嘆取“杜詩”與《莊子》、《楚辭》、《史記》、《水滸》、《西廂》並列為“天下六大才子書”,可見杜詩作為唐代詩歌文化的一個重鎮對後世影響之巨。眾體兼備的杜甫又以律詩的影響為最大,因而形成了“杜律”這樣一個專稱。確實,上下數千年,又有誰的律詩能如“杜律”那樣冠以姓氏而獨立成專名呢?杜甫今存詩一千四百餘篇,其中五律據浦起龍在《讀杜心解》中稱為516首,而七律據《瀛奎律髓》的編者方回稱為159首,則律詩總數達675首,約佔全部創作的一半。其數量和比例在唐代詩人中均屬罕見。

眾體兼備的杜甫以律詩的影響最大,因而形成了“杜律”的專稱

詩聖杜甫

杜自謂“晚年漸於詩律細”。晚年杜律愈趨精嚴,臻出神入化之境,這是事實。但揆之杜甫早年律作,已可見其技巧純熟。如杜集中第一首律詩《登兗州城樓》即作於少壯年華,據考為二十五歲去父親任所省親時所作,已寫得格律森嚴,筆力遒勁,頗獲後人好評。中兩聯“浮雲連海岱,平野入青徐。孤嶂秦碑在,荒城魯殿餘”尤見氣概,人稱“壯闊深渾,俯仰具足”。清代楊倫謂:“此集中第一首律詩,氣象宏闊,感慨遙深。公少作已不同如此……”(《杜詩鏡銓》)杜甫之祖杜審言為初唐著名詩人,五律趨於成熟定型過程中的有功之臣。杜甫頗以其祖為榮,稱“吾祖詩冠古”,也說過“詩是吾家事”。他的傾心律詩,少年時便寫得一手不同凡響的律作該是家學淵源吧!

眾體兼備的杜甫以律詩的影響最大,因而形成了“杜律”的專稱

詩聖杜甫草堂

​天賦本自高卓的杜甫,加上家學淵源,再輔以苦學深思,其作終達博大精深、包涵萬象、恢張排奡、汪洋恣肆之境。在老杜所作的五律中,如《春望》、《旅夜書懷》、《月夜》、《春夜喜雨》、《江漢》、《登岳陽樓》等均堪稱傑構佳作,備受後世歎賞。至於“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水流心不競,雲在意俱遲”、“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之類的高妙奇絕之對,千古以來曾讓多少人擊節讚賞,驚歎不已!在異代詩人中,老杜於庾信情有獨鍾,稱之為“庾信文章老更成”,“暮年詩賦動江關。”這話移用於杜甫暮年七律的創作也十分貼切。

眾體兼備的杜甫以律詩的影響最大,因而形成了“杜律”的專稱

杜甫暮年的意境

杜甫晚年的七律頗多創意,常以組詩的形式出現,如《詠懷古蹟》五首,《秋興》八首,《諸將》五首,精彩紛呈。在題材上也有極大開拓,前人只用於應酬的這種詩體在杜甫手中功能發揮至極,詠史、懷古、紀遊、抒情無所不能,而格律之精嚴也無與倫比,卻又絲毫不見刻鑿之痕。如“永夜角聲悲自語,中天月色好誰看”(《宿府》)、“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閣夜》)“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蜀相》)、“高江急峽雷霆鬥,古木蒼藤日月昏”(《白帝》),或警拔沉雄,或遒俊婉麗,令人吟味再三,無以釋懷。

眾體兼備的杜甫以律詩的影響最大,因而形成了“杜律”的專稱

古木蒼藤

《登高》一詩更可視作杜律最完美的楷模: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眾體兼備的杜甫以律詩的影響最大,因而形成了“杜律”的專稱

長江

萬里

”一聯被宋人羅大經譽為“十四字之間含八層意思”(見《鶴林玉露》),確實表現了杜詩沉鬱頓挫、內涵豐厚的特點。整首詩都用了對偶,甚至精細到句中自對如“風急”對“天高”,“渚清”對“沙白”。但全詩讀來自然流暢,一氣呵成,真可謂巧奪天工。有人將杜甫不為格律桎梏的情形比作帶著鐐銬的自由舞者,是的,在他遺世獨立的舞姿中我們幾曾感到他身上有鐐銬的蹤影呢?李白志在復古,律詩中常參以古風味,而杜則精於律句,常在古詩中融入律意,如《望嶽》一詩中間四句對得十分工整:“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雲,決歸鳥。”乍一看,常令人把《登高》誤作律詩,就如同把李白《夜泊牛渚懷古》誤作古詩一樣,李、杜這方面的互補也可稱一樁趣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