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唯一一條以歷史名人命名的路,韓國人曾來附近祭祖。

極其平常的路卻有著不尋常的經歷,擁有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和厚重的人文沉澱,承載著城市的發展和變遷,是濟南市唯一一條以歷史文化名人命名的馬路,這就是閔子騫路。為紀念閔子騫就將此路命名為閔子騫路。是濟南著名的“孝子”街。

濟南唯一一條以歷史名人命名的路,韓國人曾來附近祭祖。


閔子騫 -閔子,名損,字子騫,春秋魯國汶上人。生於公元前536年,卒於公元前487年,系孔子著名弟子之一,居四科(孔子的學生分為四科、十二哲、七十二賢,其中四科是孔子最好的學生)中的德行科。當時,魯國權臣季孫氏曾召請他為弗(今山東弗縣,古弗國,是春秋時魯國季孫氏的邑)宰,然他潔身自重,隱居在範縣孟村,死後葬於此,閔子墓今仍在。

  閔子騫幼年即以賢德聞名鄉里其小時受後母虐待,冬天穿的棉衣上以蘆花為絮,然其弟穿的棉衣則是厚棉絮,父知後,欲休其後母,閔勸說:“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父覺得有道理,遂罷。後母知道後甚是感動,從此後待閔親生。孔子對此非常讚賞,說:“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閔子騫“單衣順母”的故事千百年來在民間廣為流傳。

濟南唯一一條以歷史名人命名的路,韓國人曾來附近祭祖。


現在的閔子騫路,南起解放路,北接洪樓南路。南北長不足三里,寬僅數丈。然而就是這樣一條極其平常的路卻有著不尋常的經歷,擁有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和厚重的人文沉澱,承載著城市的發展和變遷。

30年前,這裡還是甸柳莊的莊稼地,甸柳莊的村後是一片荒冢墓地,僅有一條通往洪樓方向的路,行人踏出來的羊腸小道,那來往的板車、自行車在田埂上軋出的道道車轍坑坑窪窪,晴天是一條土路,雨天是一道泥路。夏天路兩邊是一望無際的莊稼,玉米葉、高粱葉沙沙作響,尤其晚上路過那片墳地,夜色中一個人行走確實有點害怕。

濟南唯一一條以歷史名人命名的路,韓國人曾來附近祭祖。


上世紀80年代初,隨著改革開放,經濟發展,城市擴容,原來的莊稼地陸續建起了工廠,1986年又在此處闢地建成了以觀賞花卉為主題的百花公園,昔日的那些斷壁殘垣、簡陋村宅民居也被一棟棟住宅樓所替代,其間的羊腸小道拓寬成了寬闊平坦的柏油馬路,這便是現在的閔子騫路。

濟南唯一一條以歷史名人命名的路,韓國人曾來附近祭祖。

如今在近1500米馬路邊的牆上,排著一塊塊書寫著孝子故事的木板。“二十四孝”便化為文化被寫在了牆上,過路的行人都會停下腳步來閱讀牆上的故事,學習先祖對我們的教誨。

濟南唯一一條以歷史名人命名的路,韓國人曾來附近祭祖。


北宋時期,閔子騫後人閔稱道以使臣身份渡海,定居在朝鮮半島驪興,在那片土地上生了根。2015年4月4日,韓國閔氏後人代表一行40多人將踏上尋根之旅,來到閔子騫路附近的閔子騫墓祭拜先祖,這是韓國閔氏首次清明在華祭祖。 

如今的閔子騫路,不僅見證著濟南的發展,還守護著我們自古以來的文化積澱,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濟南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