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育新觀點:A股需要激情投資

張育新觀點:A股需要激情投資 | 主播曉鹿採訪手記

張育新觀點:A股需要激情投資 | 主播曉鹿採訪手記

“A股啟動五至八年的慢牛行情”,這是上海證研張育新總經理於2018年底在《證券週刊》節目中首先亮出的觀點,並在其後持續強化這一觀點。

面對2020年春節以後的A股急劇震盪,她的觀點有無修正?在近日《證券週刊》節目中,張育新提出,日趨特立獨行的A股市場並不表明“百毒不侵”,受外圍市場影響波動震盪難免,但與海外市場相比,A股是強勢性質的調整,這就是慢牛行情的特徵。

张育新观点:A股需要激情投资 | 主播晓鹿采访手记张育新观点:A股需要激情投资 | 主播晓鹿采访手记

張育新談到,新冠疫情對A股市場最初的影響在政策鼓舞下“化險為夷”,二月A股市場牛氣沖天,而三月之初A股急轉之下與新冠疫情在全球的爆發有關,促發了A股二月行情累積的獲利回吐。

美股調整本質上是一觸即發的高處不勝寒,是對漫長牛市擠泡沫的過程。A股也是高位品種的風險釋放,漲幅驚人的芯片、半導體等高科技股恰逢海外股市動盪如何能不驚慌?

在春節前的公司會議上,張育新提出了A股行情由吃肉行情向喝湯行情轉變的觀點,認為2月21日左右可能會見市場高點,調整的空間要比盤面呈現得更大。但與國際資本市場熔斷的調整風險相比,A股只是慢牛行情中的正常調整和修復,會以鋸齒形狀完成調整,即反彈後震盪,震盪後反彈,以此修正過度上漲的個股。

在2019年看好公用事業類等安全邊際較高的個股後,張育新今年轉為激進的選股策略,主張參與熱門板塊,在合適的點位選擇高成長的潛力股。操作策略轉變的依據是,如果為防風險選擇四平八穩的個股,只要一兩年表現平庸,投資心態就會變化,導致踏錯節拍,頻繁換股,這就是吃肉與喝湯的區別。

股市總是漲漲跌跌,無論A股還是美股,風險釋放後就會呈現轉機,不要太過悲觀,也不要過於謹慎。大跌以後要果斷參與熱點,才能有幸遇上穿越牛熊的個股。

張育新也指出了一些個人投資者在二、三月行情中忽而樂觀忽而悲觀的不專業表現,認為A股市場已不適合普通投資者,強調了專業的事情交給專家來做的觀點。要承認市場的機構化、專業化特徵,這是A股市場的大勢所趨。

張育新還談到,因國際金融市場對疫情的反應尚處於第一階段,市場的調整或許要比想象中複雜得多,在穩定之後難免再次調整的可能性。

聽眾朋友認同張育新女士以上的觀點嗎?在大盤觸底反彈中有主動參與了嗎?倘若您難以分辨穿越牛熊的個股,第一財經廣播指導和幫助您發現投資價值。

近期《證券週刊》節目也有多位嘉賓提示:在A股年報披露的密集階段,機構主力正在聚焦醫藥股等業績確定的績優白馬股;行情回暖也打破了汽車板塊的沉寂,是否將在牛市途中長驅直入值得期待;以科技股龍頭為代表的近期跌幅較深的品種也會王者歸來;在海外A股ETF扎堆申購中,外資基金經理驚呼:“全球競相推出寬鬆政策後,外資開始迴流A股了!”而美國2萬億美元財政刺激計劃和多國刺激措施也同樣提振了國際金融市場。

“環球同此涼熱”,在長線買入窗口開啟中,讀一讀偉大領袖毛主席在1935年冬天走完長征所寫的《念奴嬌—崑崙》,就有底氣閱盡世界春秋風雲,該是A股投資者提振信心的時候了。

當然,為了您的財富夢想,是尋找一位基金經理還是自己做基金經理,就讓市場來成全、讓時間來回答吧。

张育新观点:A股需要激情投资 | 主播晓鹿采访手记

《證券週刊》節目

每週日午後一點至二點

和每週日晚上十一點至十二點

在FM97.7第一財經廣播播出。

雙休日裡,翻開第一財經廣播《證券週刊》,

探尋投資路徑,領略財富真諦。

來吧,讓我們在財富之路上奔跑,

伴沿途風景,探未知人生。

監製:王俊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