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漂泊的杜甫對於家人常懷著牽腸掛肚的思念

魯迅先生的《答寄誚》是大家很熟悉的一首詩:“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知否興風狂嘯者,回眸時看小於菟

。”許壽裳先生在回憶錄中說:“這概是為他的愛子海嬰活潑會鬧,客人指為溺愛而作。”又據說是給郁達夫的。不管詩作的背景如何,卻確實讓我們看到用自己的文章作為首和投槍的鬥士的另一面,他還是一個“甘為孺子牛”的仁愛的人之父。是呵!一個真的猛士常常又是一個關愛妻兒兄弟的充滿人情味的溫良男子。杜甫也是一個直麵人生,以他的詩筆記錄了一個時代的詩聖,但對於曾經細心讀過杜集的人必也會為其集中抒寫親情的動人詩作唏噓嘆惋過。

在外漂泊的杜甫對於家人常懷著牽腸掛肚的思念

杜甫

經年累月在外漂泊的杜甫對於家人常懷著牽腸掛肚的思念,把家信看得十分珍貴,安史之亂髮生後他隻身被困長安。在《春望》中他以“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詩句寫出了戰亂中對家人的深摯思念,把來自家中的信息看得貴於一切,直至晚年所寫的《登岳陽樓》中仍在為不能獲家書而悲痛欲絕:“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安史之亂髮生前夕,杜甫有一首《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的長詩,記載他由長安往奉先探望妻兒時路途所遇所感。長篇鉅製,浩歌激烈,展現了當時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動盪社會面目,“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即出自該詩即使是在這樣的“詩史”型的作品中,我們也能看到杜甫對自己家人的拳拳思念與殷殷關切,“老妻寄異縣,十口隔風雪。誰能久不顧庶往共飢渴。”他渴望與家人飢渴與共,但回家後見到的是什麼結局呢?

在外漂泊的杜甫對於家人常懷著牽腸掛肚的思念

杜甫草堂

入門聞號,幼子餓已卒。”這於杜甫無疑是最沉重的打擊,“吾寧舍一哀,里巷亦嗚咽。所愧為人父,無食致夭折。”鄉鄰都在嗚咽哭泣,為人父者怎能不感到愧疚和撕心裂肺的哀痛呢?在平實的詩句中我們感受到了杜甫那份深摯的親情和真切的悲慟。《月夜》詩為安史叛軍所俘時作:“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詩以淺近平淡之語出之,卻寫出了一種至情。“遙憐”兩句,既寫出小兒女們的幼稚無知與嬌憨,不懂得母親望月的心情與孤獨中思念他們父親的那份悲苦痛楚,又在一個“”字中透著杜甫對子女的無限愛意。

在外漂泊的杜甫對於家人常懷著牽腸掛肚的思念

思念親人意境

香霧”一聯,用語清麗,而構思尤妙,即前人所謂的“從對面著想”。後來李商隱《無題》中“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以及宋代柳永“想佳人妝樓顒望,正恁凝愁”(《八聲甘州》)與“楊柳岸,曉風殘月”(《雨淋鈴》)的揣想,似乎都從此獲得啟迪。而“何時倚虛幌”句似乎對李商隱“何當共剪西窗燭”的構思也不無影響。這首憶內佳作用筆精而運法密,確實堪稱典範之作,無怪古人倍加讚賞。浦起龍稱:“心已馳神到彼,詩從對面飛來。悲婉微至,精麗絕倫。”(《讀杜心解》)黃生也說:“‘照’字應‘月’字,雙字應‘獨’字,語意玲瓏,章法緊密,五律至此,無忝稱聖矣。”(《唐詩摘鈔》)這都是從章法技巧角度的剖析,而我們認為最可貴的還是杜甫寫出了兵荒馬亂的歲月中遙念親人的那份至情至性。

在外漂泊的杜甫對於家人常懷著牽腸掛肚的思念

思念之情

從安史叛軍的拘禁中逃脫,杜甫寫有《述懷》詩:“去年潼關破,妻子隔絕久……寄書問三川,不知家在否……”在亂離中未得家書,十分擔憂,惴惴不安中,更生出一種矛盾的心理:“自寄一封書,今已十月後。反畏消息來,寸心亦何有。”確實,消息不來,還有所望,但壞消息一旦傳來,便只有絕望了。“

反畏消息來”,真是十分真切地表現了杜甫的深深憂慮。難怪後來,真正與家人會面時,會產生“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羌村三首》)的恍惚如夢的感覺了。

在外漂泊的杜甫對於家人常懷著牽腸掛肚的思念

思念的意境

而追敘回家經過的《北征》詩中,敘述與子女見面情景的詩句,更展示了杜甫的憐子於菟情:“

平生所嬌兒顏色白勝雪。見爺背面啼,垢膩腳不襪。床前兩小女,補綻才過膝。海國坼波濤,舊繡移曲折。天吳及紫鳳,顛倒在短褐。……學母無不為,曉妝隨手抹。移時施朱鉛,狼藉畫眉闊。”這一段的素描筆法繪出戰亂中杜家子女無衣無襪的困窮景況“海圖”四句是說用一些繡著波濤、水神(天吳)的舊圖障縫補改制成女兒的短衣,衣上的圖案紋飾顛倒錯亂,這在杜甫筆下倒也有了一種幽默的意味。我們細心體味一下,也能感覺到杜甫望著子女稚拙可笑的這種穿著所產生的為人父者的歉疚辛酸之情,以及不勝疼憐的骨肉深情,如同“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中所流露的一般。

在外漂泊的杜甫對於家人常懷著牽腸掛肚的思念

辛酸的意境

當與家人在一起時,杜甫常常表現出一種由衷的喜悅和滿足,那怕是在貧窮和戰亂中。如《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中“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的抒寫。入蜀後,在成都定居草堂時,《江村》一詩中,“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的描寫,都透露出這種信息還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妻兒,杜甫對自己的兄弟、姊妹也是手足情深,時常在詩中可見其憶念之:“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雲白日眠。”(《恨別》)“海內風塵諸弟隔,天涯涕淚一身遙。”(《野望》)杜詩中抒寫親情之作是值得我們細細品味的,他是“窮年憂黎元”的偉大詩聖,卻也有著真切而平凡的常人之情。是的,“憐子如何不丈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