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偷偷把分數改“98”,卻被親媽一眼識破:試卷上全是紅叉

小時候做錯事為了防止挨父母的罵,想必大家都有用過一些"招數"吧?可不管怎麼欺騙、隱瞞,最後都逃不過他們的火眼金睛。其實面對這樣的事情,做父母的也很頭疼,因為怕用錯方式去教育孩子。

小學生偷偷改試卷分數為"98分",逃不過親媽法眼

寶媽小英有一個正在唸小學的兒子,孩子在學校裡非常地調皮,老師也經常跟她反映,孩子在學習的時候注意力不夠集中。但孩子的想象力卻非常豐富,在調皮的時候總是給她鬧出一些"驚喜",這讓小英對兒子又愛又恨。

在一次親戚聚會的聊天中,小英就與親戚們訴說了一件孩子做的"好事"。原來,孩子在某次數學考試中考了個18分,他害怕回到家會遭受一頓打罵,就想了個歪點子。那就是用紅筆模仿老師的字跡,偷偷地把試卷分數改為"98分"。

小學生偷偷把分數改“98”,卻被親媽一眼識破:試卷上全是紅叉

當孩子拿著試卷回家給小英看時,卷面上的把戲卻被她一眼識破,她當場就罰兒子去抄寫兩張數學試卷。孩子到最後都沒明白,自己這麼"天衣無縫",怎麼救逃不過媽媽法眼呢?後來,小英才告訴孩子:"試卷上全是紅叉,哪來的98分?你忘了這個最大的漏洞!"

親戚們聽完這件事後都哈哈大笑起來,也都開始分享自家孩子做過的"好事"。這時小英的兒子還不忘在一旁說:"我下次一定要好好檢查,防止漏洞再次出現!"小英只能嘆氣地搖搖頭。

小學生偷偷把分數改“98”,卻被親媽一眼識破:試卷上全是紅叉



孩子心思不在學習上,家長應該怎麼做?

1、發揮父母的榜樣作用

俗話說"子不教父之過",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當孩子的心思不在學習上的時候,父母可以為孩子營造一個學習的氛圍,併發揮父母的榜樣作用。比如在家陪孩子閱讀書籍、與孩子互相分享一天的學習收穫等等,這樣可以有效地培養孩子養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

小學生偷偷把分數改“98”,卻被親媽一眼識破:試卷上全是紅叉

2、激發孩子學習興趣

家長可以多發現孩子身上的一些優點,並以此鼓勵孩子變得更優秀,再激發孩子其他的一些學習興趣。這樣不僅可以鍛鍊孩子的毅力,同時還能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家長平時也可以陪同孩子一起完成實踐性的學習任務,比如一起去科技館等。

小學生偷偷把分數改“98”,卻被親媽一眼識破:試卷上全是紅叉

3、不要用打罵的方式逼孩子

有的孩子學習情況很差勁,家長就會對孩子罵罵咧咧,以此逼著孩子去學習。這樣的方式只會導致孩子越來越厭學,因為孩子需要的是一定的鼓勵,而不是一直的打罵。辱罵、暴力是一種消極的教育方式,當孩子被罵習慣了他們就會變得無所謂了,或是變得越來越自暴自棄,很卑微。

小學生偷偷把分數改“98”,卻被親媽一眼識破:試卷上全是紅叉

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很多種,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根據他們的學習情況選取適合的教育方式。孩子成績差並不一定代表孩子不聰明,有時只是他們沒有把心思放在學習上。讓孩子對學習感興趣也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家長更多的還是要有耐心。

今日互動話題:你是怎樣督促孩子學習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分享到:


相關文章: